第168页
季逢君轻笑了笑道:“好好干,你可以的。”
乐亿安:……
第123章
五年后。
季逢君担忧之中的西北大旱还是到来了——西北三月未降下一滴雨, 井水河水都接近干涸。
季逢君立在长廊下正出神地看着,院中零零落落的也种了不少东西,因着这三月的大旱, 已经全部枯萎。
大旱便是大荒,这是个百年难遇的荒年。
看着这园中的情景,季逢君不禁想起了书中那分外简短,只是在回忆之中提起的八个字——
十室九空, 人间炼狱。
信阳现在的灾情他还勉强可控,米价也并未疯狂上涨,只是有旱情的哪是区区一个信阳?
他的府中尚且省着用粮食,寻常百姓家不知要艰难到何种地步。
他看得出神,等到顾长平走了过来, 他才反应了过来, 低声道:“先生。”
顾长平轻叹了口气:“只有天灾尚还好说,百姓虽然缺粮,但朝中的赈灾粮到了, 便不会有事——就是害怕之后还有人祸啊。”
季逢君垂下眼睑,道:“是啊——西北大旱,西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们以畜牧为生,怕是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那时必然举兵南下。”
“是啊——”顾长平叹了口气,这么一晃君晏那孩子已经进入军中五年之久了。
“三皇兄也与我商议了此事,他自会加强守备,只是军中的状态比之外面, 其实并没有好多少, 粮饷已经亏欠许久, 怕是会人心浮动。”
“若是太傅能够出马就好了——”季逢君喃喃道,他在朝中并非无人,只是军中粮饷欠发的事情,已成积习。
“现在想太多也无用,我尽快让西北大旱的消息传入京中,赈灾粮早到一日,西北的百姓便能少死一人。”
“殿下说得没错,希望朝廷早些得到消息吧。”
季逢君虽然已经做了准备,但朝廷上的事情,他并不能说准,他还是修书一封,请太傅出山为妙——有西北的事情,他也许会出山的。
“先生,您找我就是为了此事吗?”季逢君问道。
顾长平笑了笑:“当然不是,我要去军中一趟,来看你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我带过去的。”
季逢君眼中亮了亮:“先生稍后,我去取一样东西来。”
他再出来的时候,手中拿了一把弓箭来,笑道:“之前看他信中说,他现在也是神箭手了,我便寻思着为他做一张弓来,先生,您试试?”
顾长平拨弄了一番,点点头道:“不错,是好东西。”
季逢君的唇角缓缓勾起了一抹笑意——这五年之中,阿晏回来过三次,并非他不想回来,而是只有三次能够回来的机会,他去了边关两次。
只可惜,每次见面没多长时间就要再次分离。
五年的时间,西北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从普通的士卒升到偏将,并非件容易的事情。
想想上次无意中发现他受的伤——季逢君有些心疼,他的目光落在了西北的方向,现在这个时辰,阿晏应该正在巡视营中吧。
季逢君倒是猜错了,君晏此时不是在寻营,而是在做令一件事情。
鲜血映入眼前,君晏缓缓地合上了眼睛,其中有一丝令人不易察觉到脆弱,再一睁眼的时候,眼中又恢复成了一如既往地冷静自持。
这围观者有近千人——两名逃兵刚刚被斩首,众人皆处于惊悸之中。
君晏上前一步,缓缓道:“大家看到了吗?”
众人噤若寒蝉,一言不发。
“这两人曾经是我们战友,是我们的同袍,只可惜在他们偷偷逃离军中,并供认不讳的那一刻,便不再是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同袍,而是一个理应被我们鄙夷的小人。”
“如今西北大旱,西凉虎视眈眈,我们便是西北数十万百姓的屏障,无论如何我们不能退——我们大多都来自西北,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我们若是退了,我们逃了,西凉来袭,死得就是我们的父母妻儿!”
“逃兵虽小,但若不严惩,则我军纪不振,军法无用,在此斩杀这两个逃兵,还忘大家知晓,逃兵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哪怕你侥幸逃回了家中,那更是会祸及家人,世世代代背上骂名。”
“还望诸将士珍重——”君晏说罢,便转身离去。
季逢肃轻叹了口气,目光落在了君晏的身上,这件事情他处理得不错,只是这斩杀逃兵,从来都不是一件好差事——尤其是,如果他没记错,这其中一人和君晏是同一时间参的军,并在一起住了半年的时间。
不知对君晏会不会有影响。
君晏心中也有些怅然,他本以为自己这一世绝对不会再沾上无辜之人的鲜血,却没想到有一天,他会沾上自己同袍的血,不过军纪如山,哪怕是他心中不忍也无用。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不知道这件事如果由公子处理,会怎么样,他会选择与自己一样的做法吗?
京城中。
轩王府中有些说不出的压抑,侍女太监噤若寒蝉。
“五年了!五年了,竟然还让他活着,你们都是饭桶吗?”季逢轩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又一波被他派去刺杀季逢君的人铩羽而归,眼见父皇年龄越来越大,对他愈发冷淡,却是频频问起信阳那边的事情,药材什么的更是络绎不绝的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