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
得到了阿九的回答,无情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他知道阿九只是看上去是个小姑娘, 可她的内心比许多男子都要坚强。有的时候,无情都觉得或许自己没有她那般坚强。
阿九所说的那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数日后,江南地区发生了水患,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朝廷的救援刻不容缓了,可是朝堂之上却因着救援一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皇帝是第一时间便想着让人带着赈灾的银钱和粮食等等去往江南赈灾的,可是他心里也非常的清楚,他手底下的这些臣子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确实其中有能力出众的能将这件事做好,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而他需要一个可以替他把控全局的人。
这个人选最好是皇室中人,倘若皇帝有皇子,这件事便不用愁了。可是,皇帝只有阿九一个女儿。
其实,宫帏之中实在是难藏得住什么秘密的,更何况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就算是下狠药,也无法继续再众臣面前隐藏病情了。
有那些个心思多的,早就想着做些什么,好博个从龙之功。
世人皆知,当今皇帝只有一女,皇位似乎已经是赵王的囊中之物了。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赵王的儿子。
所以,当有人在朝堂上提出何人能够主持大局的时候,就有人提议有赵王主理此事。这其中,未尝没有给赵王卖个好的意思。
只可惜,赵王不领情,他醉心书画,这些事他无心亦无力去管,让他去做这件事,何苦来的呢?
赵王不领情,皇帝亦有别的想法,是以朝上是吵开了锅,然而皇帝亦不曾做下决断。
等到下朝之后,阿九早就等在皇帝的书房里了。
其实,早在上朝之际,皇帝便命人悄悄去寻阿九了。当然,亦是让人同阿九说明缘由的,来与不来,全由她自己决定。
然而,就阿九自己而言,就算是她对那个位置没有想法,她也不可能对江南水患坐视不管的。
身为公主,得到了天下人的奉养,便对自己的子民有一份责任。从始至终,阿九便是这样想的。
阿九,你对此事有何想法?
皇帝在考较阿九,而阿九也一点都不胆怯。
父皇,对于水患的治理和灾后的各项事宜,其实朝廷早有记载。听闻,昔年温王便针对此事有过一篇上书,我虽不曾亲眼见过,却听太傅提到过。用在此时,倒是适宜。
不过,想来父皇问我,也不单单是为了这件事。以往亦有这样的事,朝廷会派人带着银钱粮草等前往江南救灾,可这样的事,总归是要一个带头人的。
儿臣愿意前往,但求父皇应允。
虽然这是一件突如其来的祸事,但是对于阿九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是她正大光明的站在世人的面前证明自己的机会。
皇帝心中亦是知晓,这些年来,虽然他与阿九见面的机会还不如诸葛神侯这个师傅,但是阿九的大事小事,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件事交给阿九,她定是能做好的。
他的这个女儿,是个有本事的,不是一个一般的女子。她若是身为男子,那他此刻亦不会再有这些头疼的事了。
?也罢,既然如此,那便由阿九代父皇走这一遭吧!皇帝轻叹了一声,只是,此去路远,其中艰难自不必言说。回头让太傅选几个好手与你带在身边吧,遇到事情了,怎么说也是一个帮衬。
提到帮衬,阿九头脑中第一个闪过的身影便是无情。无情智计过人,武功高强,心思缜密,还是个断案的高手,有他在身边,一个可抵得过旁人几个呢!
只是,这事现在说不得,但阿九到底是放在心里了。
与皇帝辞别之后,阿九亦到皇后的宫里走了一遭,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她要去江南赈灾的事。
不出阿九所料,皇后果然不允,她只阿九一个女儿,怎么能叫她去那样危险的地方呢?更何况,朝中有的是大臣,怎么会要她一个公主出去呢!
好在阿九早有准备,只说是皇帝应允的,这事只怕已经下了圣旨,再无回转的余地了。
皇后泪眼婆娑,叫阿九看了心中实在是不忍,可她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儿,岂能被困在这一隅,当有外面更广阔的天地,任她作为。
阿九耐心宽慰皇后的同时,悄悄使了个眼色,命人去找皇帝了。
这叫女儿出去,虽是孩子自己提议的,倘若他心中不愿,自是不能成行的。皇帝知道这个道理,故而在阿九让人叫他过去的时候,他是一点都不耽搁的便过去了。
有了皇帝亲爹来救场,阿九就顺顺利利的从宫里出来了。
阿九原以为一回来,就能看见无情了。结果,无情出门办案了,得有个两三日才能回来。
倒是一向忙碌的诸葛神侯难得空闲留在了府里,师徒两个便在书房闲话一番。
阿九,陛下已经将你要去江南赈灾的事同我说过了。既是要去,便要做好准备,我从六扇门给你准备几个好手带在身边,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还是说,你自己有没有什么中意的人选?
诸葛神侯最近喜爱烹茶,此时正取了水,备好了茶叶,手上不慌不忙的动作着。
世叔,六扇门的哪个不是好手?只是,阿九想要一人,不知世叔舍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