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8页

      “看我。”步疏林一拍额头,“你就快及笄了,西北王是应该来为你主持及笄礼。”说着打量了一下府邸的布置,她问,“只是西北王不住沈府?”
    “我在这里,他定是要住这里。”沈羲和最了解自己的阿爹和阿兄,“陛下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计较。”
    “陛下这几日很是易怒。”提到祐宁帝,步疏林也难免说一句,她回来之后去宫中复命见过祐宁帝,祐宁帝少了往日的平和,不见怒气,却能感觉到他的不悦。
    “河南府那边传来消息,于造身份有异,此事又耽搁了下去。”沈羲和能够理解祐宁帝的心情,偏百姓们不愿意拖,他们就想快些知晓结果,“至多明日,陛下定要先下罪己诏安抚。”
    原是打算查出幕后真凶,罪己诏也可以含糊其辞一点,现在于造的身份存疑,牵扯到案中案,偏于造现在还死咬着自己就是于造,也没有什么幕后主使,案情焦灼着,百姓却已经等不及。
    “陛下已经派人去查于造身份,呦呦……”步疏林还是有些担忧。
    “勿忧,我早已安排妥当。”沈羲和笑着道,“此事既然是我出的主意,我自然不能当真由着昭王去。他都是顺着我的安排行事,一切都安排妥当,绝对查不出任何可疑。”
    她花了两天两夜仔细问清了于造的一些经历,就好比于造身上那块烫伤,确实是在外求学所伤,其实就是寻常烫伤,她非说有块胎记,被他给毁了,反而越能去信于人,因为伤一验就知道年岁长。
    “我担忧的是你寻的证人。”步疏林不担心这些真真假假的证据。
    “给于造安排的身份也不是假的身份,是确有其人,至于证人……”沈羲和淡然一笑,“我用了些手段,让他们自己都误以为自己所言为真,经得起盘查。”
    顿了顿,沈羲和又道:“为了万无一失,陛下派去的证人,太子殿下也插了手。”
    两个人彻查之人,有一个可控,有一个可利诱,这件事情出不了纰漏。
    至于于家那边,不需要去串供,甚至不需要提前知会,于家人听到风声,就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他们巴不得于造不是于家人,这样他们还能成为苦主,否则……
    只怕他们会拿出更多的证据。
    步疏林听完,有些麻木:“你们二人联手,何事不能成?”
    沈羲和听得先是一怔,旋即莞尔一笑。
    她的笑容让步疏林啧啧两声,然后投以打趣的目光:“呦呦和太子殿下可真是心有灵犀。”
    派到河南府的要不是昭王,这事儿就成不了,只有昭王萧长旻才能脱这么长时间,去安排这件事。
    步疏林是了解沈羲和,她轻易不会开口求人,她应该没有让萧华雍促成萧长旻去河南府。
    “不用叮嘱,亦不用使手段,最后来的都必然有昭王或是只有昭王。”沈羲和指尖轻轻拂过面前的枝叶。
    萧华雍不让昭王来,沈羲和也会递上证据证明萧华雍的清白,在明显背后有皇子,甚至敛财意图谋反的情形下,陛下只会派没有可疑的昭王来,其他人只会把这件事弄得更复杂。
    事情影响恶劣,陛下已经不能容忍它再出岔子,昭王和于造到底是姻亲,更容易令于造开口。
    第247章 呦呦,我盼你多时
    “如此说来,太子殿下就是多余。”步疏林露齿一笑。
    沈羲和淡淡扫了她一眼:“明儿我入宫,帮你带坏。”
    笑容顿时一僵,步疏林:……
    瞧她变得极快的脸,沈羲和忍不住笑了:“你来我这儿,就是寻我闲聊?”
    “我是听闻太后开春要办春日宴,据宫里传出的消息,是要为诸王选妃。”步疏林兴致勃勃道,“也不知是否这个缘由,五公主竟然不来纠缠我,害我回京之前忧心了好几日。”
    “她不纠缠你,是因我不在。”沈羲和淡声道,“待我明日入了宫,她定会固态萌发。”
    步疏林:???
    “为何你不在,她就不纠缠我?”步疏林不解,脑子里一个念头闪过,她有些臭美地笑着,“该不会是误以为你倾心我,担心我被你勾走了?”
    沈羲和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淡淡看着步疏林:“她是怕我杀她,才借你保命。”
    步疏林:!!!
    惊了片刻步疏林才道:“你为何要杀她?”
    “长陵公主针对我,是她挑拨。”沈羲和轻轻拨弄着翠绿的叶片淡声道。
    “她挑拨?这是为何?”步疏林想不明白,阳陵公主为何要挑拨长陵公主与沈羲和作对。
    “不知,应是受人指使或是受人威胁。”沈羲和望着前方,风吹拂着她的青丝,勾勒着她半边脸庞,平添一分风情,“我便是为了她身后之人,才留了她性命至今。她为了保命,倒也有几分聪明,赖上了你。”
    转眸有些惋惜地看着步疏林:“你不过是她视作保命的物件罢了。”
    步疏林:……
    原以为自己魅力无边,结果真相竟然如此不堪,她的心有丝丝堵得慌。
    赖上步疏林,沈羲和轻易还真不好对阳陵公主动手,否则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步疏林,五公主倒有几分小聪明。
    心堵也是一瞬间,很快步疏林就想到另一茬,喜滋滋道:“原来连五公主都知晓你在意我,为了我可以饶她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