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页
等到民怨平定之后,在陛下的授意下,登州也隐隐传开,要八月才可能天降甘霖,这让登州以及饱受旱灾侵蚀的百姓很绝望,可绝望也没有法子。
在朝廷的一系列接济赈灾的措施下,勉强还能度日的百姓也渐渐接受现实,反而心里也有了盼头,就盼着八月降雨早日来临。
虽则心系登州,却也不能因为登州就耽误旁的大事,譬如每四年一次的“小朝会”。
小朝会是戏称,实际上是召见各地藩镇入京都面圣。就近汇报各地的军部以及边境情况,本朝是少见的文武并重,每年年节都有大朝会,万邦来朝,由于边陲主帅不能轻易调动离守,小朝会是每四年一次,且不是各地一起来京,而是每一次轮着来。
基本都是几个道,唯独陇右道与河北道例外,陇右道就是整个西北,河北道囊括整个东北,所以这两地基本就是一道就有不少将领,今年恰好轮到了河北道各方主帅受诏入京。
西北与东北两个一左一右最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一样复杂的民情,两地汉家子女一度没有旁的种族子女多,不同的是西北被沈家统御数十载后铁板一块,成为了陛下的心头刺。
而东北原本是萧长风的父亲,老巽王平定统一,老巽王却选择了急流勇退,将东北交给了陛下来管辖。
帝王之术,在于制衡。
河北道单是都督府和都护府就有十来个,其中最有权势的莫过于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单于都护府以及安东都护府。
势力可谓整个朝廷最为复杂之地,暗地里不知道多少尔虞我诈,只要没有闹到明面上来,陛下也从不插手制止,相比东北这个血流之地,陛下很显然不喜欢西北这个日渐富强安稳之所。
两位都督与两位都护都不是独自上京,带了各自最看重的年轻一辈,没有成婚又适婚的儿女,他们远居朝廷之外,自然也要想办法在京中结下姻亲。
沈羲和派人安排了他们的住宿,自然对他们的人员情况了若指掌。
“陛下有意将尤都督家的三娘子许配给小九。”这日萧华雍从朝会回来,看到沈羲和在翻阅一本记载着河北道风俗的游记,便顺口道。
尤领,室韦都督。
室韦都督府源自于平定的室韦族,与契丹比邻,据说先祖也是契丹血脉,室韦部一个异族繁杂之地,各部落林立,民风之彪悍,尤胜西北,能够在室韦都督这个位置坐稳的人都绝不是泛泛之辈。
这些人今日才抵达,沈羲和还没有见到人,她对这些人也不感兴趣。
听了萧华雍的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回应,便继续翻阅自己的游记。
萧华雍净手净面又换了一身舒适的常服走过来,站在沈羲和的后面,瞟了一眼,竟然是黑水一带的记载,便又道:“呦呦想了解黑水,不若问问我。”
可比看书有趣多了。
沈羲和忍不住唇角动了动,依他合上了书本,萧华雍去过黑水,沈羲和知道,因为海东青就是他在黑水河熬回来,为了熬海东青,他在黑水留了几个月。
了解海东青的习性,与黑水附近的百姓学习如何驯鹰。足足学了三个月,才对盯上的海东青下手,饶是准备充分,也是追了二十多日,才把海东青给降服,中间听天圆说,还几次历经风险,死里逃生。
“闲来无事,便随手翻些书籍,恰好这两日安置河北道几位都护与都督,看到这本游记也就翻了起来。”她并没有特意要去关注或者了解东北人土风情。
没有目标寻书,恰好看到一本与近来接触的人和事相关的书,随手拿来打发时间罢了。
虽然她现在掌了宫权,可不在宫里,她的宫务就少了许多,她又是出了名不好招惹,且还不是长辈,各家女郎也不敢和不必要往她面前凑,沈羲和乐得清闲,就看起了自己的书。
“是我误解了呦呦。”萧华雍轻轻一笑,“我原以为呦呦是想早些知晓东北。”
“为何要去知晓东北?”沈羲和问出口就反应过来,“未雨绸缪,也未免想得太远……”
萧华雍的意思是她日后是要做天下之主,甭管是皇后还是太后,总有一个是她的目标,到时候她关心自己的山河也在情理之中,趁着现下有时间多看看,日后主政,也不会手忙脚乱。
“不远不远。”萧华雍从珍珠手里接过扇子,为沈羲和轻轻扇着风,“呦呦就该从此时就做好打算,日后也能得心应手。”
沈羲和上下打量了萧华雍一会儿:“你不是说要陪着我?日后你登基,这些事儿有你便是。”
她要操心朝廷之事,除非萧华雍不在,或者她与萧华雍离心,各自为政,否则她也是愿意清闲之人。
“我自是要陪着你。”萧华雍一手打着扇,一手握住沈羲和的手,垂下温柔的眉眼,看着她不反抗搭在自己掌心的柔软指尖,“可我想与你同坐龙椅,帝后临朝。偶尔我若身子不适,或是想要偷个懒,便请呦呦为我批阅奏折……”
其实不用等到以后,现在分配到萧华雍手里的奏折,他很多时候都会拿到沈羲和的面前与她讨论,有时候诸多批阅都是沈羲和的想法。
要不是沈羲和现在还只是太子妃,而非皇后,只怕萧华雍直接将笔递给她让她自己动手。
沈羲和幽亮的眼瞳平静地看着萧华雍,萧华雍始终含笑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