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0页

      魏晋听闻声响,走过去顺着猫眼往外面看,却发现猫眼被遮住了。
    再扭动把手,魏晋惊觉房间打不开了。
    谁干的?节目组?还是他们中的那个破坏者?
    魏晋研究了一下门把手,用蛮力是打不开的,但把手下有个钥匙孔。
    一般来说,钥匙孔应该在门外才对。
    “密室逃脱?”魏晋想到这个可能,先把屋里的抽屉、柜子都找了一遍,没有发现钥匙类的东西。
    于是魏晋又捣鼓起行李箱来。
    箱子要密码才能打开。
    肯定有线索暗示密码,魏晋拿起唯一可以操作的手机。
    因为没有信号,手机里可以使用的app很少,魏晋在相册里发现了大量避暑山庄的景点照片,以及一些牵手合照。
    倒还挺真实。
    翻到相册最底部,魏晋发现了一张打开的行李箱的照片,密码锁上显示“123”。
    输入密码,魏晋成功地打开了行李箱,箱子里是一些衣物、日用品和一个笔记本。
    笔记本里记载着他和恋人的旅游打卡情况,看日期和勾画掉的内容,他们已经去过山村农家乐、沿海城市、南方小岛、游乐园、著名夜市城市。
    魏晋:“……”
    都是些熟悉的地方,代入感极强。
    照这么说,最后一个打卡点该是避暑山庄。
    魏晋看着第六条的“云城火山温泉”,意外地挑了挑眉。
    他和恋人本打算去温泉?而他们现在在避暑山庄?
    临时改行程了?
    魏晋往后翻看,笔记本里记载了他的人物背景。
    背景第一页特别强调:本内容禁止展示给其他嘉宾,否则视为违反规则。
    再往下看,原来这次避暑山庄的票是他参加问卷调查抽奖得到的。
    设定上这家山庄并不是很出名,再加上不是旺季,来的游客一共只有他们七人。
    虽然人少,但老板待他们很友好,这里的风景不错,食物也很好吃。
    问题出现在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七位客人发现老板人不见了。
    没有信号、大门被锁、院墙上拉起了通电的铁网,这让七人被困在了山庄内。
    食物日益减少,七人被困在这里早晚是死,于是他们开始积极寻找逃离出去的办法。
    至于为什么和恋人分开住——因为避暑山庄的票是他抽中的,陷入这种局面,恋人认为一切都是他的错,在生他的气。
    而他认为恋人无理取闹,二人陷入了冷战。
    魏晋:“……”
    槽点有点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好。
    总之可以确定他是好人阵营的人,目前积极地想要离开这里。
    “啧。”
    好不容易可以光明正大地扮演恋人,结果设定上还是冷战状态,魏晋难免有点失望。
    他把行李箱翻了个底朝天,奇怪的是,并没有找到开门的钥匙。
    “难道钥匙不在箱子里?”魏晋又在屋子里找到了一圈,最后在沙发的夹缝里找到了一把钥匙。
    魏晋:“……”
    成功打开门,魏晋离开房间。
    大厅里,童川、许文陶、柳湘月和李芷都出来了,他们正在翻箱倒柜。
    见魏晋才出来,许文陶暗喜,问:“你怎么才出来?我都出来好久了。”
    言下之意,你魏晋没我许文陶厉害。
    魏晋:“我以为钥匙在行李箱,结果在沙发夹缝里。”
    许文陶得意:“我的就在柜子底下,一眼就看见了。”
    说罢,周游的房间打开,他一出来,许文陶就问:“你怎么也现在才出来?”
    周游还没回答,王良翰从最末端的房间跑出来,张口就道:“谁会把钥匙放灯里面啊!!”
    他找了半天都没找到钥匙,一抬头,才发现灯里有个钥匙的形状。
    要说明显,这钥匙藏得确实明显,但同时也非常难发现。
    大家对王良翰报以同情的目光,许文陶又问周游:“那你的呢?”
    周游:“我的钥匙在床垫下面。”
    七人都顺利从房间里出来了,最先出来的几个人汇报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外面的院墙是封锁了的,按照设定,只能打开院墙大门才能离开。
    这又是个大的密室逃脱。
    而童川等人在出来后对宅院的房间也进行了探索。
    除了每个人住的客房和外面的院子,宅院里还有一个厨房、大厅、杂物间和两个上锁的房间。
    目前他们对大厅进行了探索,没有发现钥匙类的东西。
    一看时间已经快十二点了,李芷问:“我们出不去,午饭和晚饭怎么办啊?”
    童川想了想:“冰箱里有些食材,估计是让我们自己解决吃的问题。”
    许文陶:“我们自己做吗?”
    李芷提议:“别浪费时间了,一部分人做饭,另外的人继续找东西吧。”
    事情安排下去,周游是七人中最擅长做饭的,肯定要留下。
    魏晋表示可以帮忙。
    周游顿了顿:“魏先生,设定上说,我们在冷战。”
    冷战的人会在一起做饭吗?
    童川:“??!!”
    许文陶:“!!!”
    两人眼睛同时一亮。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