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80

      /p
    /p
    微笑着的慵懒语气。
    齐誩闻言,身体不自觉地向上拔,对这个人接下来的话警惕以待。
    自己不想成为这张包装纸上的花纹。
    但是那张包装纸显然是这么设计的:“我跟不问归期关系很好,我们还一起对戏,一起配剧,我还曾经邀请过他到我所在的城市。”
    齐誩一愣,反应过来的同时唇边不由自主逸出“呵呵”两声。
    一起对戏是真的,不过只有一次。而且还是在半无奈、半迎合的状态下进行。
    一起配剧也是真的,不过只有一期,而且骂名基本上都是自己担了。
    至于邀请……
    如果说微博上那个转发到三千的@算是邀请的话,那么确实也有过。
    “所以,要是说我跟他有什么间隙……那一定是误会。”铜雀台笑盈盈地向所有人解释之前公屏上出现的负面言论。
    “噢……”齐誩眉毛一扬,也跟着在屏幕前笑。
    笑都是笑。只不过一个暖,一个冷,各自分明。
    “那么25号的铜雀台选手,你准备好了的话,我就可以放麦了。”铜雀台的声音在听觉上是很令人享受的,即使是主持人阳春曲也不例外。齐誩能够听出她的询问声比平时多了几分软软的笑意,表达出强烈的和善。
    光是这样,局面似乎已经稍稍倾向了铜雀台。
    他彬彬有礼的回答更是加了印象分:“好的,有劳主持人。”
    齐誩深吸一口气,静静等待他的第一句台词出口。120倒计时正像阳春曲宣布的那样在左边窗口处出现,明明每一秒钟的间隔是一样的,齐誩却有一种数字越跳越快的错觉,焦虑感被刚刚那一番开场说辞煽动了,影响到他的平常心。
    不过不要紧。
    重点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对方怎么演。
    这时,耳机内突然传出一声幽幽的叹息:“嗬……”
    几乎是同一刹那,齐誩感到后背一片凉意席卷而上,寒毛直竖,手指匆匆一抖,险些把鼠标摔出去。
    什么……
    什么……
    这个开场和这种叹气的方式……明明就是——
    “朕就不明白了……”铜雀台一副病怏怏的口气念出这句话,接着台词节奏停了一停,恨恨地且不厌烦地高声喝问,“如今天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怎么还会有那些叛党作乱?”
    当铜雀台说完第一句台词,齐誩已经基本可以肯定了。
    从语气到语速,从大局到细节,都和刚刚他自己表演过的相差无几。连靠在龙椅上不耐烦起身的姿态变化都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铜雀台声线上的优势太显著,纵使表演的精细度不如他,声线也在一定程度上遮盖了瑕疵,使听众们的注意力紧紧吸附在那种低沉悦耳的声音里,不容易听出演技里面的生硬。
    之所以生硬,是因为这是模仿,而不是表演。
    铜雀台这家伙……打算完完全全照搬自己么?
    齐誩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没注意到自己气得发抖的手差点把耳机的插线给拔了。稍稍冷静下来,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却是自己除了在电脑前忿忿地拔断所有的线,别的什么也办不到,什么也阻止不了。
    发现这个状况的人其实不少,只不过真正出来质疑的人不多。
    即使质疑,也一定会被反驳。
    听众1:……是我的错觉吗?这个25号的表演跟16号的表演好相似……(⊙_⊙;)
    听众2:好像刚刚有人在公屏上说过,25号似乎是16号的导师还是别的什么来着??总之如果是这种关系,说不定他们私底下悄悄讨论过,用同一种表演形式也不奇怪啊。25号自己也说过和16号关系很好吧??
    听众3: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他们的表演方法很相似……不过我觉得是25号在模仿16号耶……
    听众4:喂喂,别随随便便给人扣一个模仿的大帽子好不好?之前那个炮叔的表演不也和好几个选手相似?你们怎么不说他模仿?╮(╯▽╰)╭
    听众5:那么多选手参加比赛,有一两个人表演相似有什么好奇怪的,角色都是同一个角色,设定也只有一个设定。如果理解对的话,人人的表演都应该一样才对!!再说,铜雀雀自己说和不问归期关系好,说不定不问归期是他教出来的,师父和徒弟的表演像有什么好奇怪的??
    听众6:~\(≧▽≦)/~声线来说,我更喜欢现在这位……【啊啊啊,人家是总攻音控】
    ……
    ……
    眼前的局面荒谬至极,齐誩怒极反笑。
    老实说,那些反驳里面有一些话没有说错——在他之前,包括轰天一炮在内的许多选手都具有非常相近的表演模式,譬如帝王的龙威,譬如帝王的发怒方式,譬如台词语气的把握……等等等等。
    但是里面每个人的细节表现还是非常不同的,其中轰天一炮算是佼佼者,发挥出色。这种情况下不能判断谁有没有模仿谁。
    而齐誩对角色的理解和这些人都不相同,表演当然独树一帜。
    开场那一声叹息,龙椅上的不耐烦与神经质……种种细节都是他自己在看台词的过程中,结合原文的剧情,一边推敲一边设计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不问归期式昌帝”。除非世界上有一个人复制了他的想法,否则不可能构思出完全相同的“昌帝”。
    铜雀台没有复制他的想法。
    铜雀台直接复制他的成果,从评委那里拿下了目前最高分的成果。理由很简单——如果要模仿,必然要挑公认为最好的东西模仿,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可恶……”
    齐誩看着耳机线在自己手中绞成一团,声音都连同手指一起颤抖。
    一开始他认为这是愤怒,但是到了后面竟然被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占了上风。
    如果……没有办法指证对方是在模仿自己,把自己当作踏脚石来用。那么,他会输。
    在声线劣势,表演模式相同的情况下……他很有可能会输,不是输掉比赛那么简单,还有输掉和沈雁的那个赌。
    第八十四章
    如果铜雀台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他会一五一十照搬到底,不做任何改动。
    但是面对公屏上陆陆续续出现的质疑声,他在后面的表演上稍稍做了变更。譬如,他没有采用齐誩最具个人特色的台词重复法,渐渐削弱了听众们那种“在模仿16号选手”的印象。
    而在嘶吼戏部分,铜雀台声线上的优势给了他充足的后座力,不必像齐誩那样承受压嗓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听上去更自然。
    这个过程就像画图一样。
    临摹已经完成的一幅画往往比从一张空白帆布开始简单许多。
    而且,还可以一边临摹,一边改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