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第26节

      等宣瑾瑜逗玩了一会儿小猫,小猫沉沉睡去后,两人才谈起正事。
    裴佑先说起了之后他的打算。“河套平原在匈奴手里已经经营了数十年,现在重回轩国手里,首要解决的是人口问题。朝廷打算从关中迁徙数万百姓过去,以充实河套人口,还要派能臣干吏前去经营。安周县地处要道,从关中前往河套必须经过此地,日后必能发展为商业重镇,这地方又本是你祖上的封地,现在也无兵灾之虞,所以我想着,还是给你最为合适。”
    看来安周县借着朝廷迁人经营河套的这股东风,就算躺着也能赚取无数金银,自己似乎平白赚取了一块升值潜力无限的宝地?宣瑾瑜想着,她顿时有些担忧:“这地方竟然这么重要,那现在给我,是不是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你本来也当得起,如果不是你带着南沧县支援,长都郡水灾早就乱成一团,后方一乱,望泗关必破。”裴佑正色说。
    这倒也是,自己也算是无功不受禄,想到这里,宣瑾瑜心安不少,又问起裴佑新的关市。
    关市果然要换地方。和匈奴的边境线现在到了阴山一带,因此关市也要重新搬迁到附近,以和匈奴展开贸易。而且,轩国拿下了河套地区,就意味着轩国和西域的商路也会逐步打开。沿着楼兰,进入高昌,龟兹等地,西域各国的神秘面纱就此展开,而沿途的香料、宝石、美玉、名马也会源源不断流入。
    听得裴佑讲述,宣瑾瑜不由得心驰神往,这不就是异世版本的丝绸之路吗?没想到自己竟有亲身参与建设的一天!
    “河套地区新建的关市到时候会和西域各国都开展贸易,南沧县和安周县也在进入河套的必经要道上,你若是有空,不如一起去看看。反正到时候你封地出产的货物,也要和西域商队交易。”裴佑含笑发出邀请。
    裴佑话音刚落,宣瑾瑜突然听到一声久违的“叮咚”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已获得对外贸易的机会,系统任务更新。
    主线任务(三):成为丝绸之路的传说
    任务达成条件:和西域各国通商,名声响彻丝路
    任务奖励:解锁【领地资源】卡池。”
    没想到系统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更新了任务?宣瑾瑜激活的这个神秘系统一共有【稀有良种】、【技术图纸】、【领地资源】三个卡池,她解锁了【稀有良种】、【技术图纸】这两个,唯独【领地资源】这个卡池一直是灰色,也没有任何解锁的线索。宣瑾瑜为此一直头疼,毕竟她对【领地资源】这个卡池最为关注。她推测,这个卡池里八成可以抽出领地矿脉这类物资勘测信息,对于完成基建必不可少。
    现在终于有了解锁【领地资源】卡池的任务,宣瑾瑜心中一片火热,行啊,只要肝完这个任务,就能卡池全部解锁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更新来啦~比心心~
    第44章 腌酸菜
    新收复的河套地区命名为了北川郡, 不过北川郡甚为广阔,有寻常两三个郡大。都城朝廷下令, 从中原地区迁徙六万平民前往河套, 充实河套人口,这段时间已经陆续有民众在官员带队下出发,想来不日就会抵达长都郡。
    对于这新起的北川郡, 宣瑾瑜自然无限好奇。不过她眼下忙着安周县的事务,也无法动身, 怕是得明年春夏才有时间动身。就在这个时候, 古元朗却翩然前来, 找宣瑾瑜辞别。
    因为此次救灾有功,古郡守接来调令, 让他前往都城,任职奉常,奉常位列九卿,这位置再进一步, 便是三公,对于古元朗来说, 这是实打实的高升。宣瑾瑜自然为他高兴, 不过也难免伤怀。她之前和古元朗相处下来, 虽说二人年纪相差颇大,可早已结成往年交, 眼见着朋友离去,她自然难免伤怀。
    到这个时候, 宣瑾瑜才明白, 为什么古代人写离别诗能够一首一首又一首, 只因在交通和通讯同样不便的年代, 离愁会被无限放大。
    古元朗来南沧县,一是为见宣瑾瑜,二也是来见自己闺女古灵。古灵已经从苏嬷嬷手里接过了纺织作坊,这作坊也正式成为南沧和安周两县的官方织造署。古元朗现在才知道,自己闺女背着自己做了何等大事,解了他燃眉之急的妆霞纱就是出自女儿之手。古元朗有心带女儿回都城,古灵却倔强拒绝,当爹的自然还是拗不过闺女,他其实心里也清楚,让古灵安生嫁人,一辈子待在深闺大院中,这孩子估计会郁郁一生。古元朗这次前来,先是给古灵在南沧县置办了宅院,留下家仆,又恳请宣瑾瑜多加照顾古灵和古淼兄妹俩,这才放心离开。
    送走古元朗,裴佑带着新上任的长都郡守顾贞又登门拜访,这次来,却是要商议,长都郡城如何支援北川郡,尽快把北川郡经营起来。
    比起诗书风流的古郡守,顾贞就完全是另外一种行事作风了。他三十多岁,举止沉稳,一板一眼,但跟裴佑却意外相处融洽,看着他和裴佑竟是之前就相识。宣瑾瑜其实心里明白,裴佑一直在以望泗关为根基,暗暗发展培植自己的势力。来到轩国,裴佑又穿成皇子,有些事情避无可避,还不如早做打算。裴佑处处对她关照,现在北川郡是裴佑的封地,她自然也要支持北川郡建设。
    宣瑾瑜主动提出,出让水泥制作方子和农田种植技术,今年留下的一批高产良种,也可以送给北川郡。裴佑却不愿平白拿走她的技术方子,最后商定,两方共同在北川郡城兴建水泥作坊,宣瑾瑜出技术和熟练工匠,北川郡出地皮和石灰矿,最后收成四六开,宣瑾瑜拿四,北川郡府拿六。
    至于农业种植技术,则由南沧县廷府出一批精于此道的田啬夫,前往北川郡教授技艺,这倒不必北川郡在额外出银钱,毕竟农业乃是民生根基,又获利微薄,宣瑾瑜没必要赚这个钱。。
    长都郡城这边,顾贞则是迁徙了一批熟练工匠前往北川郡城,北川郡城负责沿途迁徙花销和工匠月俸。
    三人商定好细节,宣瑾瑜和顾贞就开始安排人手前往北川郡,裴佑也带着齐王府幕僚护军前往北川郡城。宣瑾瑜正沉浸在离别的惆怅,又听到了收获的好消息,南沧县的第一茬大白菜终于种成。
    宣瑾瑜早就在等着这茬大白菜。现在也没有搞大棚种植的条件,普通百姓到了冬天也无甚蔬菜可吃,就算是权贵之家,也只能吃上地窖里冻得毫无味道的干菜叶子。而冬日里最适合吃的菜蔬,自然就是用大白菜做的腌酸菜了!
    于是,南沧县种的第一波大白菜刚从地里收下,宣瑾瑜就指挥着家里的厨娘做起了腌酸菜。洗刷干净的大缸里,水灵灵的大白菜一棵一棵垒进去,加上咸盐,用压缸石压上去,腌制个十天半日,第一批酸菜就可以开吃,剩下的酸菜就随吃随拿。
    陶碗里盛上了浓浓的栗米粥,旁边放着一叠切成细丝的酸菜,厨娘忐忑不安地给郡王爷端来朝食,等郡王爷品鉴。
    宣瑾瑜不紧不慢地夹起一筷子酸菜丝,先尝了一口。酸味的食物,例如醋,或者一些没成熟的果子,入口只让舌头酸得打颤发苦,可酸菜并不如此,酸菜丝口感脆嫩,咬下去爆出来的酸汁刺激得人直流涎水,胃口大开。一口酸菜一口米粥,宣瑾瑜很快就喝下一大碗。
    宋冬今日早早来找宣瑾瑜禀报事务,因此也一起吃朝食,他刚一尝酸菜,就被这味道深深吸引:“王爷,这酸菜就是拿那个大白菜腌出来的美味?”
    “正是,这酸菜可存放整个冬天,我有意在属地推广这酸菜腌制之法。”宣瑾瑜说。
    “这酸菜可以存放整个冬天?”宋冬惊奇地说。冬天里甚少菜蔬,就连他也很难吃到,如果真能做出可以存放整个冬天的酸菜,那可真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啊。用过朝食,宣瑾瑜和松动就开始商议,如何成缸制作这酸菜,又如何让百姓们都尝到。
    南沧县廷府的小店里,开始卖起了一种叫酸菜的新吃食。小店的门口,立刻就排起了长队。边二虎也带着自己媳妇过来买酸菜。自打家里攒了些余钱,边二虎也很快成了亲,他和媳妇合计后,没有接着在农田里讨生活,而是拿着两边家里出的彩礼嫁妆,凑钱在县城里租了间铺面,做起了食铺生意,因为价格公道,做出的饭食又好味道,很快边家食铺就有了一些名声。
    二虎媳妇知道,要想客人长长久久地光顾,就得不时推出新菜,因此十分留心县城吃食里的新花样。这不,小店刚上酸菜,她就拉着丈夫过来排队了。
    因他二人来得早,很快就排到了掌柜跟前。
    二虎媳妇对掌柜说:“酸菜咋卖?”
    掌柜听见这话,从柜子底下搬出一个大陶罐来,说道:“一罐酸菜十文钱,若是自家带了罐子,那就把菜装走,只要八文钱。”
    那罐子足足有一尺高,这么多酸菜,才十文钱!现在食铺里就算是一碗什么都不加的素面,也要卖一文钱哩!不过素面能饱肚,这酸菜怕是只能做配菜吃。二虎媳妇一边盘算着生意经,一边买下了一罐酸菜。
    二虎和媳妇带着这罐酸菜回了家,迫不及待打开罐子,扑鼻而来就是一阵酸香。二虎媳妇拿起筷子一尝,酸美不可胜言,且极为开胃,若是用这种酸菜来做吃食,那岂不是让人越吃越开怀,连下两碗米饭轻轻松松?他们开食铺的,不就最喜欢客人吃得多吗?
    拿着酸菜罐子,二虎媳妇火急火燎地去厨房研制新菜。
    酸菜很快火遍了南沧县的大街小巷,朝食配粥,甚好,午食配面饼子,极佳。至于做配菜的时候,这酸菜不管是和和肉一起烩,还是和面条一起煮,也都滋味酸美。这股风潮很快也就传到了安丰县。
    这些日子,安周县也终于迎来了一批前往北川郡的居民。而跟着来的,还有前往西域的商队。
    庞有财是从南边来的一位小小行商,这两年光景不好,他只能举债度日,眼看着还钱的期限越来越近,可家里都快无米下锅,如何能凑出还债的钱来?听说北边新建了一个北川郡,可以和西域通商,他咬牙拿着最后一笔余钱买了些丝绸和茶叶,想着去北川郡再搏一把,若是成了就能把贷的钱还上,还有最后一线生机。
    辞别家中妻儿,庞有财押着货物一路颠簸,一直走到安丰县,才有了停驻休息的时候。这段时间他吃的都是硬得硌牙的干粮,到了安丰县,他难免想打打牙祭,于是找了家食铺进去。
    因囊中羞涩,庞有财就只点了两个麦面饼子,店家是个实诚人,上了两个扎扎实实的大面饼,又奉上了一碟子小菜。庞有财先是尝了一下这面饼子,普普通通的味道,图个管饱,可他一尝那小菜,却是口舌生津。
    白色的晶莹细丝酸味十足,嚼起来汁水丰沛,嘎吱嘎吱嚼着下饼子,越吃越有味道,不知不觉,接连两个面饼子就下了肚腹。
    这是什么菜?庞有财越吃越觉得香,那碟子又小,很快小菜就见了底,他犹豫了一会儿,要不问问这一碟子小菜多少钱,不贵的话再来一碟?他招来店家问了问价钱。
    店家听他说完,先是一愣,然后爽朗笑道:“客官,这酸菜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只要买饼子都给加,不用钱的。”说着,店家就又拿筷子夹了一小碟子过来。
    不要钱?庞有财越想越心动,如果这小菜如店家所说,价格十分便宜,又这般味美,他不如贩上这些小菜,回老家售卖,不也能挣上几个钱?
    吃完饭,庞有财迫不及待地找店家打听,若要买这酸菜,该上什么地方去。店家竟似是见怪不怪,反问道:“客官可是来做生意的?”
    “正是如此。”庞有财说。
    “那不妨上集市里看看,里面摆着不少货物,若有看得上眼的,都可以下定钱买。客官你想买的酸菜,在里面也有呢。”店家说。
    就这样,庞有财来到了集市,只把他看了个眼花缭乱。参考南沧县建立的集市,安周县早已经建好了集市,就等着迎接从中原前往西域的行商。很快,初次来到集市的庞有财就挑花了眼。
    店家没有骗他。那酸菜竟然是拿大缸成缸售卖,一缸酸菜也不过一百五十文!还有一种叫酱油的料汁,搁一勺进菜里,白水煮都好吃。另外还有上的好醋,比昂贵的酢味道还好些。酱油和醋都不贵,一百文一缸子,只一种叫香皂的金贵东西,要一两银子一块,可那香皂能把肌肤洗得光洁透亮,若是转手卖,怕是挣个翻倍也容易。
    庞有财心中火热,觉得这西域之行宛如一条铺满黄金的商路,这些稀罕货物只要带回老家贩卖,何愁换不了借债?他本想着等去北川郡,把丝绸和茶叶换成金银,就立刻回老家,现在他却改了主意,何不如用丝绸和茶叶换了金银,再用金银在安周县置办货物,回老家贩卖再赚些银钱呢?
    还债的希望就在眼前,庞有财只觉得一路上的愁苦尽去,心中升起无限的期待来!说不得,这次还完债后,他还能挣上一笔呢!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办书塾(一更)
    在安周县找到了还债的希望, 庞有财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他本想着即刻动身前往北川郡城,好把丝绸和茶叶换成金银, 以积攒出进货的本金来, 可他打听了一圈,却发现在安周县出手丝绸和茶叶,也能卖出公道价, 还省去前往北川郡城的遥远路途。
    庞有财当机立断,在安周县把丝绸和茶叶卖出, 转身就去集市里买了十缸子酸菜、十缸酱油、十缸醋, 打算回老家贩卖。他想得明白, 如同香皂这样的昂贵货物,要想卖出去, 还得有个繁华铺面,或者认识些富人,才有贩卖的门路。如他这样的行商,最容易的还是卖些灶间吃食, 只要安然到家,总能赚着钱。
    雇了行脚夫, 庞有财押送着货物一路前去。令他惊讶的是, 他刚出安周县, 就看见了一条正在建的宽阔直道!听人说,这叫做水泥路。他进入安周县的时候还没见到这水泥路, 在县城里也就停留十余日。等他出城的时候,这路已经修出了十几丈去!
    说不得下次他再来安周县, 这水泥路也就修好了?庞有财震惊无比, 益发坚定了来安周县跑商路的决心。
    像庞有财这样来安周县找财路的人还有很多, 也因为这一个又一个走往轩国各地的商贩, 安周县的名声也悄然传遍大江南北。
    行商们来了又去,冬天也如期到来。日子一天冷似一天,宣瑾瑜每日都得在贴身里衣外面,再罩上一件羊绒衣,然后再穿上外袍和大氅,这才算是有了热气。晚间睡觉更是被冷衾寒,宣瑾瑜接连被冻了好几个晚上,才终于从系统里抽出了【火炕图纸】。
    抽出【火炕图纸】的那一刻,宣瑾瑜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才是幸福过冬的保证!毕竟对一个南方人来说,没有现成的技术图纸引领,徒手造北方火炕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宣瑾瑜迫不及待地让徐福调来了几个熟练工匠,立马开始盘炕,一刻也不想多等。
    徐福细看着火炕图纸,他这段时间沉迷工程修建,对筑造一事进步神速,加上火炕设计并不算难,主要是要注意烟道的修建,还有就是在屋子里选好烟囱的开口。徐福告了罪,带着工匠前往郡王爷寝处,小心规划了烟囱的位置,立马就开始盘起炕来。
    为着给宣瑾瑜修炕,徐福提前带人制作了一批土砖。这土砖也不难做,还是用以前修屋子的黄土制成砖形,借水泥炉窑一烧也就制成。土砖砌好火炕,火炕里面隔出烟道来,再用特制的大方砖铺出炕面。火炕连着的另一侧,则是修好的灶台,和卧处筑墙隔开,这灶台正好用来温水。
    宣瑾瑜习惯每日洗浴,有了这灶台也方便许多,再也不用从大厨房担热水来,夜间口渴起床,也有热水喝。宣瑾瑜对这火炕是越看越满意。王府里常年备着木炭,取来在灶台处点燃,炕面就慢慢暖和起来,宣瑾瑜再坐在上面,寒气尽去。
    这火炕在自己寝处试验成功,宣瑾瑜自然记得要给李氏修建一个。不过王府女眷住在深宅大院,要先将李氏寝处所有东西都搬去偏院,等归置好所有物件,又把丫鬟仆妇清退,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院子,这才让施工队进来盘炕。
    李氏先搬走又搬回,一来一去之间花了数日,不过火炕着实舒适。火炕上先是铺了一层竹簟隔热,又铺上蚕丝夹褥,夜里只盖一层轻薄单被,就十分暖和舒适。白日在房间里,也暖和许多,至少不会如同平日,从笼袖里拿出手都觉得冰凉刺骨。
    李氏为了这火炕,更是一连夸了宣瑾瑜好几次,她年轻时坐月子落了病,每年一到冬日,腿肉就浮肿积水,骨头缝里也隐隐作痛,自打盘了这火炕,睡觉和坐卧间有火温着,腿疾好转许多,腿上积出的寒气排出,整个人都松快不少。
    又过了数日,连郡王府的书房也盘好了火炕。有了火炕,自然也少不了炕桌,宣瑾瑜、宋冬、徐福现在就分坐在炕桌两侧,商议公务。
    炭火烧得足,书房内一室暖意,炕桌上摆着一壶热茶和数碟点心。宣瑾瑜对他二人说道:“我打算在南沧县,办一所书塾。”
    办书塾?这是好事啊!宋冬刚一听,读书人的心思狠狠动了,当即眉开眼笑说:“郡王爷说得是,咱们南沧县的读书人到底还是太少,正经读过史书经义的就更少,着实该建个书塾!”
    徐福没吱声,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郡王爷想建的书塾没这么简单。
    宣瑾瑜又往下说去:“我办这书塾,却不打算教史书经义。”
    不教史书经义?宋冬和徐福这两个读书人都觉得疑惑不已,难不成郡王爷还打算自己著书立说,开宗立派?要讲自家的经义之学?
    宣瑾瑜说:“我办这书塾,只讲三样东西,第一要教常用的文字,那些太文绉绉的字眼都不必教,也不必苦练一手好字,只需写出的字能让人认出,有个囫囵样子就可以;第二要教的是简单的算学,怎么加减,怎么算账,能对付日用就足够;第三要教的最为紧要,乃是要教授大家一门手艺,譬如腌酸菜,种地,乃至于盘炕,抹水泥面,这些都行。”
    教这些东西?宋冬和徐福只觉得闻所未闻。不过到底他俩跟着郡王爷也已经习惯了和新鲜物事打交道,宋冬也很快反应过来:“难不成郡王爷是想让普通百姓都来上这书塾?”宋冬琢磨着,听着这教授内容,怎么看也不像是培养读书人,倒像是让老百姓有个门路生计。
    宣瑾瑜给了个赞赏的眼神,老宋上道啊。她说:“没错,冬日里大家都窝在家中,也无甚要紧事情,农活是彻底停下,此时不读书,更待何时?咱们县的百姓几乎个个都是睁眼瞎,出门看不懂字,做生意不会算数,谋生的手艺更是乏善可陈,要想致富,还得多学习啊!”
    恰是这个道理。现在就连徐福手下的熟练工匠,往往都是一些认识简单文字,懂些算术的人。那些睁眼瞎的庄稼汉子,只有少数手脚勤快,又脑子灵活。绝大多数人连守时上工的观念都没有,其实这全赖没读过书。
    徐福沉吟半响:“郡王爷想办的这个书塾,我看与其教得多,倒不如教得少而精,一切所学都奔着实用才好。就是这样看来,平日书塾讲学时用的经书,全都拍不上用场,只怕还得找个有学问的人,专为这书塾写些书本,好用来教导学生。”
    “你二人可认识这样的饱学之士?若是不识得,看能否让朋友举荐些人选,咱们且去厚俸礼聘。”宣瑾瑜说道。办这书塾她早就想好,就等着冬闲日子到来。不过要想办出这书塾,还得找个有学问的人来专门编写教材才行。毕竟现在官学的书本,可都不符合她的要求。
    宋冬说道:“郡王爷,下官还真有一个人选。”
    “是谁?”宣瑾瑜闻言,连忙让宋冬说来。
    宋冬就说:“下官想要举荐的,正是教授我农术的许由大师。老师他学究天人,若论在史策经义上的造诣,不下于都城大家,且他老人家又醉心农术,对于营造、纺织这些民生之术都有所涉猎,想来还真是最适合的人选。”
    宣瑾瑜也听说过许由的名声,宋冬的农术不就是跟他学的吗?给书塾编课本的人,既要学富五车,懂得删繁就简,但又不能性子迂腐,需熟知民生用途,许由不就是她最需要的人才吗?
    宣瑾瑜说:“我看这人选妥当!许大师若愿意来,这自是再好不过。你尽快去请,大师若有任何要求,你一律应允便是。”
    听得宣瑾瑜发话,宋冬便说:“那下官立马修书一封,请老师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