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太子他不肯和离 第17节

      披着甲的常将军单膝下跪:“禀陛下,适才地动,臣恐江山殿内有失,进去看过,发现有支小旗折断……”
    嘉禧帝皱着眉坐起身:“何处的旗?”
    “是……”常将军顿了下,“西北方,万年吉壤之处……”
    嘉禧帝心头一跳,旁边孙宦官问:“只有那一支旗?”
    常将军不敢抬头,只老实道:“只那一支,其余再无异样。”
    说完,他立刻又补充一句:“单臣一人进去看过,此事并无他人知晓。”
    江山殿里摆放的是高祖和太宗打江山时制的许多沙盘,大煜开国后,高祖命人将众多沙盘连成一处,制作出整片疆土。那处殿宇平常看守森严,只有当值的羽林将军能去申请钥匙,由两名司匙内侍同去开门,相互监督。而被允许进入江山殿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嘉禧帝刚想细问,外头又传来声响,说是去司天台的宦官半路碰到司天台过来的人,现来回禀情况。
    孙宦官看看嘉禧帝脸色,见他点头,便出去将人领进来。
    司天台来的是个值守的小官,头一次面圣,话都说得不利索:“启、启禀陛、陛下,方才的地动是、是西北边……西北边那颗龙珠坠下了。”
    这话一出来,嘉禧帝、孙宦官和常将军都禁不住面露异色。
    嘉禧帝强绷着脸,挥手让那小官出去。
    他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最终依然心头难安,对还跪着的常将军道:“常卿起来,朕去江山殿看看。”
    三人急匆匆地走了。
    殿中宫人早在刚才嘉禧帝休息时就全被遣出去,他再带着孙宦官、常将军一走,一时就空了下来。
    过得片刻,一只黑猫从梁上顺着柱子奔下,跳到殿内一座没点燃的大香炉上。这香炉专用于燃安神香,一般要到嘉禧帝快安寝时才会点起。
    黑猫嘴里叼着一个小布包,低下头用爪子按住布包一边,换成咬住绳结,很快将袋口扯开。它又咬住布包底部,将里面的粉末尽数抖进香炉冒烟的小口中,再用爪子把散在外头的粉末也尽量刮进去。
    这样的动作小黑最近天天都做,已经相当熟练。
    做完这些,黑猫叼起布包,重新爬回屋顶,从屋顶离开紫宸殿。接下来它会去宫人内侍用的膳房找吃的,沿途还能顺便将布包扔进御花园的池子里。
    翌日早朝,殿中气氛一片诡异。
    嘉禧帝沉着脸坐在上方,谢煐一如既往地面无表情。众朝臣禀事的声音都轻了几度,没急事的全都紧闭嘴巴,把原本要说的事咽回肚子里再放两天。
    大理寺卿冷汗岑岑地站在队列里,等着嘉禧帝点自己名。
    昨日晚间已经有小宦官给他传信,让他在早朝上详细说明社稷坛的火后显字是什么把戏。可他哪里知道那是什么把戏?只得紧急和幕僚们商议出一套说辞,也不知能不能应付过去。
    煎熬之下,他终于听到上方天子说:“大理寺,社稷坛一事查得如何?”
    大理寺卿暗暗吸口气,正要出列应答,突听殿外有奏报:“陛下,华寿县有人到,请求禀报地动事宜。”
    所有人顿时微愣。
    江山殿的事群臣还不知道,不过司天台的消息已经传开,众人都知是西北边地动。华寿县正在安阳西北,是修嘉禧帝帝陵之处。
    地动的事瞒不住,嘉禧帝只能宣人入殿。众人一看,竟是负责修陵的官员亲自来了。
    那官员一进殿中倒头便拜:“启奏陛下,昨日吉壤地动,所幸震感不强,未有人员伤亡。只是……”
    嘉禧帝原本已有心理准备,听到这却是不安猛增,甚至扶着龙椅站起身追问:“只是什么?”
    那官员开始瑟瑟发抖:“只是,上宫正殿墙体开裂……塌了……”
    上宫是日后嘉禧帝下葬时的陈棺处。
    震感不强,别地都没事,独独上宫塌了?
    不说群臣作何感想,嘉禧帝听完只觉脑中嗡的一响,随即全身无力地软倒下去。
    旁边的小宦官惊得高呼,手忙脚乱地过去扶。前头孙宦官连忙回身,几步跑到御座前,一边扶人一边喊:“传太医!”
    底下群臣乱了一阵,最终在嘉禧帝被抬下去后,也各自散了。
    *
    谢煐回到东宫议事殿,薛明芳、张峤、贺兰和都着急地围上来问情况。
    待冯万川将殿门关上,谢煐难得露出个笑脸:“婚后迁居的旨意已经下了。”
    三人顿时喜笑颜开。
    张峤叹道:“殿下果有天佑!那个火后现字的把戏好弄,可臣原本十分担心点火装置会留下痕迹,却不想早一日就正好有道雷劈下来点燃了树!”
    他原本的计划是先等皇陵出事,再点火现字。这样有皇陵的事在前,社稷坛旁无故起火现出“崩”字会更让人心慌,探查之人心有畏惧,也更容易漏看残留痕迹。结果一道天火让字早一日现出来,倒是显得天衣无缝了。
    薛明芳道:“还得是地动来得最及时,正正好掩饰掉咱们炸上宫!”
    谢煐等他们的兴奋劲过去,问道:“派去帝陵的人都回来了?”
    薛明芳回道:“都回了,连夜回的,排队进城时还看到修陵的官员快马赶过来。我想着既然一切顺利,就让他们休息去了。”
    谢煐点个头:“平安便好。”
    薛明芳又说:“这次多亏三郎提供的那什么炸弹,不然想把正殿搞塌可不容易。”
    张峤看过去,笑道:“你先前不还口口声声‘楚溪侯’,现在倒是喊上‘三郎’了。”
    薛明芳也不怕他笑话,坦然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他是咱们自己人嘛。”
    谢煐转向贺兰和:“他那个炸弹,威力如何?”
    贺兰和回道:“比军中用的强一倍有多。家父去看过,他说配制过程其实和军中差不多,主要是三郎提供了一个密封法子,就增强了威力。回头家父会把配方和图纸整理好,让季贞送军里去。”
    谢煐再次点头:“此事尘埃落定,你们着人通知白三一声。”
    *
    白殊接到谢煐消息之时,正在院中给刚洗完澡在晒毛的黑猫仔细梳毛。
    小黑舒服地趴着,尾巴一晃一晃,在脑中和白殊说:“就是进江山殿弄断旗费了点事,给皇帝下药不算难。下次我们要是能找到毒蘑菇之类的,比如白毒鹅膏菌,我可以再进宫一次,直接毒死他,太子就可以继位了。”
    白殊失笑:“那看老天会不会把那种巨毒送到我们面前吧。”
    这时,客院和应玄观相连的那处月亮门突然响起敲击声。
    白殊抬头望去,已有东宫卫上前查看,不一会儿过来禀道:“那头有个小道童说,国师让您过去一趟。若是方便,他便开门了。”
    白殊站起身整整衣服,让小黑留在原地继续晒毛,自己走到门前,隔着门道:“小道长请开门吧,这边没有锁。”
    片刻之后,木门打开,还是那天接待白殊的小道童站在门后,规矩规矩地对他行了一礼。
    作者有话要说:
    第18章 待婚
    白殊跟着小道童来到一间静室,室内空得只有一尊细烟袅袅的博山炉,和席地打坐的国师。
    国师散着发闭着眼,似在入定。
    白殊自穿越以来头一次见到和自己一样平日不束发的人,心中甚至生出一丝亲切感。他在门口脱了鞋,无声地走到国师面前,动作轻悄地坐在地上。
    刚一坐好,对面国师便睁开眼。
    白殊回视过去,感觉国师与在宫中见到时很不一样。虽依旧无甚表情,却是目光平静,周身氛围带着祥和,全然不似上回的普通。
    未等白殊行礼,国师竟是一扬衣袖站起身,抱拳弯腰,行了个大礼。
    “害贵人受谶语所累,实乃贫道之罪。”
    白殊眨下眼。
    国师礼毕复坐,又道:“贵人降临,是世人福祉。贫道本不该对贵人行事再有多言,但……”
    白殊听得起了兴趣,笑道:“在下行事有何处不妥,国师旦请直言。”
    国师直视着白殊,缓缓道:“贫道观贵人身旁有颗伴星。贵人与此世纠缠已深,不可分割。但那颗伴星却并非如此。”
    白殊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指的该是小黑。
    他敛起笑,正色问道:“国师的意思是,它还有可能离开?”
    国师像是在端详白殊,斟酌着道:“它受贵人之气庇佑,原本不与此世相干,想来能够长伴贵人左右。可如今,它沾上些许世间浊气……虽贵人之气会慢慢濯清污浊,但若沾染浊气过快,恐怕……”
    白殊心中一凛,立刻想到这几天小黑在宫中的行动。这事他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太子那边丝毫不知情。
    如此看来,以后不能再让小黑直接参与行动,尤其是核心行动。尽管不知道国师的话能不能信,可白殊担不起这个风险。
    他郑重地拱手道谢:“多谢国师提醒。”
    想了想,白殊又问:“国师的谶语中龙凤并举,是否除了我,太子也可庇佑它一二?”
    以后万一出现不得不和小黑暂时分开的情况,他总要得有个人能托付。
    国师垂眼思索片刻,才抬眼回道:“宫中那日,贫道观贵人与太子之气两厢疏离。若是日后贵人与太子联系渐深,当太子亦能感应到那颗伴星之时,该是可以庇佑它。”
    白殊不解:“什么样的联系?要多深?”
    国师却摇摇头:“天机深奥,贫道亦参透不了许多。”
    白殊只得将这事记在心中,看国师已无他话,便起身告辞。
    国师跟着站起,再次一拜:“世道艰难,望贵人多怜苍生悲苦。”
    白殊笑笑,没有回话,直接开门出去,随候在门外的小道童回了客院。
    黑猫还眯着眼趴在院中榻上。白殊过去坐下,拎起猫放到腿上,从头到尾揉了一遍。
    小黑听完他的复述,先说的是:“可惜,不能直接毒死皇帝了。”
    声音里居然还真带点遗憾。
    白殊捏着它的小爪子:“国师说如果我和太子联系深,太子就有可能感应得到你。是指他也能接入光脑系统内?”
    小黑摇晃着尾巴:“其实,有一种情况是能多授权一人接入系统的——只要你和他结婚。”
    打了一辈子光棍的白殊想了好一会儿,才记起来:“那是双方在民政系统登记后,可以开通相互授权。可现在他没有光脑,我也登不上民政系统,要怎么授权给他?”
    小黑:“那就只能是那句老话——尽人事,听天命。你就安心等结婚吧。”
    当朝晕倒的第二日,嘉禧帝心绪总算平缓,将白泊召进寝殿中问话。
    “旨意可已下发?”
    “陛下放心,昨日便已到东宫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