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136节

      张嫣的眼神顿时就亮了。
    舅舅也喜欢吗?
    她不敢再咬人了,咬人会疼会流血的。但她还依稀记得昨天的样子,伸手去摸男人的喉结,她觉得这块软骨能动,特别好玩。
    果不其然她能听到皇帝的喘气越发粗重,她想了想,又伸舌头舔了舔这块可爱的骨头。
    “别,别碰啊。”
    被她温柔地安抚着,他的声音都要碎了。
    夜里看得不分明,白天却能勾勒得清清楚楚。她和他靠得很近,几乎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男人的身体被她这么一碰,又燥热难耐起来。
    张嫣也感受到了,她羞红了脸,软绵绵地趴在他的身上。宫中的女官早已对皇后进行过启蒙教育,教她如何孕育子嗣,还含含糊糊地说过如何让男人得到快乐。
    “舅舅,要不我……”
    她把手往下摸了过去,人也想要往下挪。
    “不必了。”
    他压抑地制止了她的动作,依旧大口地喘着气,胸膛上下起伏着。她是他手心里的宝啊,他不想叫她被旁人看轻。
    女官嬷嬷讲的是一回事,但皇后要是真放下身段,被人知道她如此轻浮。
    那可真是整个后宫的笑话!
    在这个年头,只有青楼女子才这样行事的,以讨好恩客。
    他翻身下了床榻,从衣箱里拿出常服,等他再从屏风后出来,又是一条好汉。
    除了脸色有些潮红,手上有些黏糊以外,其他的还算正常。
    趁着这段时间,小姑娘还给他做了一条细软的围脖,好挡着脖子上的红印和伤口。这会儿都是夏天了,皇帝见人还得带着围脖,多尴尬了。
    “都是我害了舅舅。”张嫣很过意不去。
    她也会一点针线活,但比起技艺精湛的专业绣娘,她就是那种缝个袜子的水平。但她的态度很认真,一针一针地缝着,用白色细软的丝绸,凉凉地贴在脖子上。
    只是针脚好丑,跟银色的大蜈蚣似的,横搭在皇帝的脖子上。
    “唉,太丑了。”
    “别管那么多,能用就行。”
    萧靖也不嫌弃,低下头让张嫣给他系好。然后再是天子的腰带,也被小皇后系在他的腰上。
    正逢这日要和大臣们开会,他穿戴整齐就过去隔壁的未央宫上班了。对着一群能干事的小老头们,大家让皇帝无为而治,所以他的压力很小,几乎就是点头回应,“嗯”“说得有道理”“就这样去办”。
    来来回回就是走个过场,他坐在上首当个吉祥物就行了。
    他开小差的时候,就想着家里的小姑娘,不知道他没有陪着的时候,她有没有按时吃饭啦,有没有偷偷吃糖啦,作业不知道写完了没,今晚还得给她讲物理课啊……
    大臣们都留意到,陛下今日的神色和煦极了,嘴角一直都带着笑意。
    八月份的天多热啊,陛下的脖子上竟然还戴围脖,戴就算了,做工还那么丑的。和天子通身的精致打扮不一样,那条围脖的针脚都露出来,还有线头岔开了。
    那么粗糙的东西,肯定不是宫中的绣娘做的,连宫女和嬷嬷的手艺都比这个要强。
    但他们见陛下那个珍惜的样子,时而拿手摸着,应当是心仪之人所送的。
    连丞相萧何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莫不是哪家的野花姑娘送给陛下的?
    陛下肯定喜欢得紧了。
    作者有话说:
    我今晚出去过节吃饭,回来才码字的。
    今天更新晚了,最近总想要写甜到发腻的恋爱啊。
    第150章 刘盈不短命(77)
    ◎汉惠帝的皇后在抄答案◎
    吃什么补什么, 吃荔枝总不能补个木瓜出来的。
    等皇帝走了之后,少女看着手里干瘪的荔枝干, 真小啊, 让她觉得丧气极了。舅舅是随口一说,她却听了进去了。大抵上莫非男人都喜欢大的,不喜欢小的?
    她记得在自己刚来月事那天, 大嬷嬷之前领进来两个宫女。那时候她正发着烧,身上也疼,她没记得别人的脸长什么样, 只记得她们的身材丰满, 穿着单薄的夏装,胸前那几两肉都快跳出来了。
    在这点上,十四岁的皇后自然是比不上的。
    “去, 中午把那两人给我唤来。”张皇后下令道, “我倒要好生问问,她们都是吃什么长大的。”
    正好舅舅中午要和大臣谈论政事,不会回来椒房殿吃饭,她抽空见了人,不会让她们有机会“偶遇”皇帝。
    要是有什么丰胸秘法,小皇后也想要参考参考。
    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说抄答案呢?
    连初中生小张都懂,这叫借鉴。
    她说要见, 很快就小太监跑出去传达娘娘的旨意。宫女一个梁氏一个周氏,出身比普通家庭的家人子还不如,她们家里太穷了,是被亲生父母卖进宫当宫女来的。
    她们家中人多又穷, 都养不起了, 叫女儿进宫能吃饭, 也总好过卖去见不得人的腌臜地方。父母还能得一笔钱,回头能买粮食填家里的好几张嘴,比全家抱在一起饿死强多了。
    梁氏和周氏都不恨父母,这算是一条出路,好歹她们还见过天子一面!
    不知道比全天下多少人要幸运多了。
    那可是大汉的皇帝啊,皇帝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英俊的时候。他遗传了太后的好相貌,又有高祖皇帝的风流之姿,他的笑容是温柔的,可惜只是对着皇后一个。
    那日只打了那么一个照面,都叫梁氏和周氏羡慕死了。
    她们只敢用余光偷偷看着,陛下跟榻上的娘娘在说话,他的语气是轻柔的,把娘娘搂在怀里,就差没含着怕化掉了。陛下还亲自给娘娘喂药,那种眼神怎么说的?
    她们的老子跟娘在一起几十年了,从来都没有这么好过!
    “要是陛下给我喂药,别说是药,鸩酒我都愿意喝下去。”
    那日,两人失望地退出去后,梁氏偷偷跟周氏这样说话。周氏低下了头,没作言语,但她心中也是认同的。
    她们不敢埋怨皇后嫉妒,皇后生得貌美,还是鲁元公主和驸马的女儿(理论上是这样,但本文私设张嫣是驸马和他小妾生的,张嫣和皇帝没有实际血缘关系),从小都是受尽宠爱长大,她们从不敢挑战这种贵女的权威。
    可是,谁不盼望着能一步登天呢?
    即使地位有云泥之别,她们依旧盼望着能分得君王的宠爱。
    不多,一点点就好。
    等听闻皇后传唤她们,梁氏和周氏的眼神都不由得兴奋起来了。梁氏认为皇后终于醒悟过来,要把她们当“自己人”,拿去笼络陛下。周氏也浅浅地笑着,觉得未来可期。
    “快,我要打扮得好看一些,能入娘娘的眼里才好。周妹儿你的手艺好,能帮我梳头吗?”
    十七岁的梁氏本是热情开朗的性子,她拉着周氏的手,说要互相梳头打扮。她好不容易翻出一套水红色的曲裾,衣领上和裙角还绣花锁了边,也算是精致。都怪宫中那些最爱捧高踩低的宫人,听闻她们尚未承宠,连衣裳都不予她们做。
    她们也不在普通宫女的编制之内,地位尴尬,专门给宫女做衣裳的绣娘也推脱说太忙了,她们手里的活儿都没干完。
    梁氏有些不忿,“那些人哪里是忙了?不过是瞅着我们这儿没油水,懒得干罢了。”
    最后还是周氏领着布匹回来,两人互相参考着宫里的样式,自己摸索着做的衣裳。周氏不爱说话,往日里她们两个住一块儿,都是梁氏吧嗒吧嗒地讲着。
    梁氏也不计较,有人肯听她讲话,她也不算孤单了。她还摘了新鲜的杜鹃花,浅红色的花朵刚从院里采下来,在上头洒了点水珠,好保持着花瓣不蔫。
    若是戴在发髻上,能衬得人鲜亮一些,气色也好。
    屋里还有剩下一点香膏,是上回大嬷嬷拿过来的,预备着她们那夜伺候皇帝,才给用的。
    香膏带着甜腻的香气,装在两寸高的小瓶子里,梁氏往掌心倒了些许,搓得融化成一汪油,又往头脸上搽。
    她自己涂完,手心里还留有余香。她记挂着屋里的好姐妹,拉着周氏的手。
    “来,周妹儿的头发也搽一点,香喷喷的。”
    “谢谢梁姐姐。”
    周氏小声地说,帮梁氏把发髻梳好。
    说是梳头打扮,只不过是简单地挽了一个髻子,再插上一朵鲜花,也没什么好打扮的。
    皇后的珠宝多得一个库房都放不下,珍珠玛瑙玉石黄金什么都有,整个宫里的能手巧匠都供着她一人的装扮。还有各地诸侯国进贡上来的华丽首饰,听说之前还有玳瑁和象牙做的发梳,陛下不喜,让地方别再做动物的产品。
    可她们呢,连一支多余的发簪都没有。
    连周氏这个闷葫芦都小声地说:“是我们的命不好。”
    “是啊,我们的命不好,出身卑贱,连给娘娘提鞋都不配。”一说到这儿,梁氏的眼眶红红的,“娘娘一出生什么都有,我们呢,我们什么都没有。”
    “这话莫要再说了。”周氏劝道。
    叫人听了去,只能徒生事端。
    她们互相打扮一番,连饭都没有多吃,就把腰勒紧了去见皇后娘娘。都说男人最爱丰胸纤腰的,勒紧点好,显得腰细,婀娜动人。
    ……
    皇帝不在,张嫣自己吃得比较简单。她人小胃口不算大,就点了糖醋肉、清炒豆角、小葱烧鱼汤、还有一道河虾炒蛋,主食是米饭,点心是核桃酥。
    只不过两荤一菜一汤一主食一点心,放在宫中算是节俭的了。
    舅舅不陪着她吃饭,少女就着菜扒拉着半碗米饭,嘴里咬着比巴掌还大的桃核桃酥,就算是一餐了。嘴里的核桃酥一咬就掉渣了,还参杂了核桃仁磨的粉,果仁被烘焙后的香气飘得一屋子都是。
    嫌吃着太腻了,喝两口清茶,立刻还能再战一回!
    舅舅说过主食和甜食吃多了会发胖的,所以张嫣宁愿少吃两口饭,想要多吃两口甜点。她像是囤食的小仓鼠一样,很珍惜地把一块核桃酥吃完,就没有再碰了。
    她不吃独食,剩下的想要拿给舅舅吃。
    一想到舅舅,少女整个人都不由得幸福地笑着。
    “今天做的核桃酥不错,也算酥脆香甜。”她跟大嬷嬷说道,“估计陛下这会儿也该用饭了,这碟点心拿过去未央宫,就说是我吃着觉得很好。”
    “诺。”
    大嬷嬷满意地退下去,觉得皇后懂事,会借着送东西去争宠了,去笼络皇帝。
    其实这哪里是争宠?
    只不过心里念着你,见到好吃好玩都想要和你分享。
    大嬷嬷刚提着食盒走出去,门口就有宫人禀报,“回禀娘娘,梁氏和周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