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25节

      他在夫人请来:“喊上轼儿,他平日里最会吃猪肉,你喊他把肘子炖上。”
    最小的苏辙也没有被爹爹忘记,苏洵一把抓过小儿子,道:“你年纪最小,小孩子最耍得来。你跟赵小娘子说几句,陪她耍耍嘛。”
    老苏开心之下,四川话都彪出来了。
    苏辙放下手里的书,看向比自己矮两个头的小娘子。小娘子穿着一身红色的衣裙,梳着两个双丫髻,瞧着十分可爱。爹爹说了,这是他教的女弟子,是赵家人。
    小苏:这可是全家的金主,爹爹的俸禄就是从她家出的!
    小苏:看我的,我陪小金主好生耍耍!
    他从罐子里拿出糖块,递到大福的面前。他想让自己的声音好听一些:“赵小娘子,你吃糖吗?”
    大福听到变声期的公鸭嗓,十分震惊。她关切地问:“小苏哥哥,你这是生病了吗?”
    “我没有生病……”苏辙脸红得摇头,说话的声音沙沙的,“爹爹说了,我再长大一些,声音便会好听了。”
    “真可怜啊。”大福很同情他。
    苏辙自幼好学,对于玩乐其实不算精通。他和小娘子聊文章、聊诗文、聊养花,难得大福能听懂他的话。他用零花钱买了一盆兰花,卖花的人说是山里挖来的,他十分喜欢。
    “我不会养花,养得不算好……”苏辙把自己的宝贝搬出来,让大福看花。讲到自己的心爱之物,他的眼里充满光芒。
    这是一盆独头兰,一条枝干上只长一朵花。这种兰花只是在腊月开放的,花瓣硕大,颜色碧绿,芳香四溢,十分可爱。
    “明明是很好看的兰花。”大福摇了摇头,“小苏哥哥太谦虚了,你的花养得真好。”
    苏辙发觉脸烧得热热的,他有些羞愧:“我才学不如哥哥,爹爹说我贪玩,总爱摆弄这些花。”
    在整个苏家,大家公认苏轼是家里最聪明的孩子,他在国子监总是能考前几名,还能顾得上吃喝玩乐。他跑去大相国寺跟和尚偷师,学得一手烹饪猪肉的妙法。他看着八娘画画,自己临摹姐姐的画作,竟然画得栩栩如生。他跟随爹爹去拜访欧阳修,学习写词,词藻和音律能相应和。
    有如此兄长作对比,小苏觉得自己在养花上的小成就不算什么。
    他不如哥哥。
    大福伸手,扯了扯苏辙的袖子。苏辙低下头,听得小娘子在他耳边说话:“……我爹爹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要跟别人比。比如我有两个妹妹,我们同年同日同日生,难道就非要分个高低吗?”
    她数着手指,跟小苏讲道理:“比如我,我读书好,先生经常夸我。小花在妆发上有独到之处,爹爹说了,这是一样很稀有的才能。生生不爱诗文,可是她的契丹语说得很厉害,她跟契丹人买羊,总能便宜一半。”
    她的双眸清澈,仿佛旁人的模样全部倒影在她的眼里。她说了自己的感受:“大苏哥哥是很厉害啦,可是小苏哥哥你也不差啊。”
    “真,真的吗?”
    苏辙的手指握着一个拳头,旋即又松开。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人告诉他这个道理。
    他从来都不比别人差。
    “真的。”大福很认真地说,“在我心里,小苏哥哥的诗写得极好,文章也写得好。你会请我吃糖,我来了好几次,大苏哥哥没有请我吃糖,也不跟我说话。”
    苏辙:“……”
    因为苏轼总被爹爹喊去厨房。
    对于下厨一事,苏轼是喜欢的,他会吃也会做。大苏的学习成绩好,苏洵对于儿子这点特殊的爱好表示包容。
    人嘛,只要不偷不抢,不犯法,干点啥都行。
    更何况苏轼做出来的猪肉,真的是好吃啊!
    十四岁的苏轼对于烹饪一道,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他熟门熟路地升起灶火,把肘子炖得酥烂,味道醇香,肥而不腻,滋味比羊肉还要美上几分。
    苏洵做主,切了半只苏轼亲手做的炖肘子,让大福带回去皇宫。大福想要推辞,谁知先生直接把食盒塞到她的手里。
    “这是我家的心意,还请赵大官人品鉴。”老苏的语气很诚恳,“犬子不才,爱钻研这些小小道。”
    苏洵渴望陛下记得苏轼这个人,提前替儿子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他知晓陛下爱吃也爱研发新菜,绝对不会因为苏轼下厨而看轻他。
    “这肉炖得挺香的。”大福看着酱红色的肘子,以她的经验来看,大苏哥哥做的肘子应当不难吃。
    当天晚上,官家顺利吃到苏家的肘子。他吃得满嘴流油,评价道:“手艺不错,跟宫里大师傅不相上下。可惜少了几味香料,不然味道能更好。”
    “这是谁做的?”萧靖问。
    大福如实相告,“是大苏哥哥做的。”
    “竟然是东坡肘子!”萧靖露出惊喜的表情,他以为要吃上苏轼做的肉,还要再等好几年呢。没想到苏东坡小小年纪,厨艺已经如此了得。
    “什么东坡肘子?”大福一脸懵逼,“爹爹,这是什么典故吗?”
    萧靖:典故倒是典故,可是这是好多年之后的典故。
    官家的心情很好,他从来不会拦着大福去看望老师。大福每次出门,时常会带回来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泡菜……
    作为回礼,大福从花房里挑了一盆好兰花,送给小苏哥哥。
    大苏:明明做菜的是我,为什么礼物是送给我弟弟的?
    大苏:这不公平啊!
    苏洵笑得乐呵呵的,得到皇帝家里的回礼,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他知道小儿子喜欢兰花,让苏辙把花搬走。
    苏轼凑过来:“爹爹,我也想养花。”
    苏洵一巴掌糊过去,“你这个瓜娃子一向喜欢红花,你要绿兰来作什么呢?还是让你弟弟养吧,他不爱红的,偏爱绿的。”
    苏辙捧着花盆,看到嫩绿色的兰花花苞,心里甜滋滋的。
    他知道,这是赵小娘子特意为他选的兰花。
    他把花养在东轩的书房,为此写了一首《种兰》。
    兰生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阴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他问大姐姐要了一张绢纹宣,把写好的诗誊抄在上面。他打算在下次赵小娘子来的时候,拿给她看,让她知晓他的喜悦。
    他再见到大福的时候,是在上元节的御街山棚附近。她穿一身海棠红的霞帔,袖口上缫着金丝。她坐在朱车里面,半个身子探出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街上的花灯。
    苏辙顺着赵小娘子的目光看过去,那是一处卖灯球的。枣子大小的灯球发着亮光,底下接了一根细细的木簪,这是上元节独有的装饰。街上的小娘子们都爱买上这样一盏灯球,戴在头上发光。
    少年走到灯球摊子旁边,问:“你家的灯球,价值几何?”
    他的声音变得清澈,已经过去变声的尴尬时期。
    摊主说:“红灯球要十文钱一个,黄灯球要八文钱,绿灯球只要五文钱。”
    “给我来一根红灯球。”苏辙递钱过去,“我要那个。”他手指了一个最亮的球儿。
    他想要走到朱车旁边,不料被几个健壮的男人拦住了。大福看到他的方向,赶紧挥了挥手,大声喊:“这是我认识的朋友,你们让他过来。”
    暗卫们放开了苏辙。
    苏辙的心被揪得紧了一下,他走到朱车旁边,把红灯球递过去。他还没说话,谁知车里又探出来两颗脑袋。
    原来这辆车里面一共有三个小娘子!
    “这是小苏哥哥专门送给我的东西。”大福赶紧拿过灯球,戴到头上,“去去去,别抢我的。”
    小花和生生打闹了一番,终究没敢抢大姐姐的东西。
    大福摸着头上的灯球,心里美得很。她看过花灯,心满意足地回宫。当晚,梳头娘子帮她拆开发髻,惊呼一声:“天呐,公主你的头发,你的头发——”
    “怎么了?”大福摸了摸自己的头顶,她的心情不错。
    宫人如实道:“公主,你的头发烧糊了,这里一大片白的……”
    “啊?!”
    大福对着镜子一照,可怜她小小年纪,头发被烧糊了一大片,好大一缕头发都变白了。她哭丧着脸,忍不住流泪:“我再也不要和小苏玩了,他坏,他烧了我的头发!”
    作者有话说:
    小苏比大福年长四岁。
    有引用苏辙《种兰》。
    关于上元节灯球,有参考《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宋朝的妇女会订做一种大如枣子或栗子的灯球,再加上一些珠宝翠玉做装饰,戴在头上。在元宵节里,满城妇女都戴着这种光彩夺目的头灯入城竞艳。
    头发烧糊之后会变白的,我小时候吹头发不会吹,把头发吹糊了,白了好大一片。感谢在2021-09-05 21:25:43~2021-09-06 22:29: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3章 番外:苏家
    ◎大苏和小苏去考科举◎
    孩子们日渐长大, 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苏八娘在年头与宗室赵宗汉订婚,这一门亲事是她自己选定的。赵宗汉偶然之间发现画家“苏八”是一个小娘子, 升起惜才之心和爱慕之心。他穷追猛打一番, 终于求得八娘的点头。
    八娘本来不是很愿意嫁给宗室,她自知苏家家境顶多小康,论不上富贵, 与高门大户是万万扯不上关系的。赵宗汉为人不错,可他的父亲赵允让是汝南郡王,又是当朝的大官。
    人家是什么家世, 她是什么家世?
    八娘听闻贵族家里规矩多, 她不愿意被人看轻,遭人白眼。
    “你家没钱,没关系呀。”赵宗汉笑起来十分阳光, 像是一只憨厚的大狗,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继承爵位是大哥的事情。父亲有十个儿子,我能继承的家业并不是很多,估计只有一个田庄,外加东京的三四处铺子。等我成亲之后,父亲会帮我向官家求一个差事,我们搬出来住, 自顾自经营日子便是。”
    “苏姐姐的画画得好,比我能挣钱。我尚且不如你,哪里会看轻你和你的家人。”
    “更何况我和苏轼在国子监同窗,他的才学比我强多了。父亲很看好苏轼, 认为他以后考科举一定能考中。”
    赵宗汉比八娘还小三岁, 他丝毫不介意八娘年长, 反而很喜欢这样的漂亮姐姐。漂亮姐姐会识字读书,还会画画,懂理财细务,她家里还有两个得用的兄弟,这样的好事去哪里找?
    他是真心求娶八娘的。
    八娘见他言辞恳切,顿时羞红了脸,说不出拒绝的话。她捂着脸,头一回飞快地跑走了。
    赵宗汉借口来找同学苏轼玩耍,隔三岔五带着礼物来拜访苏家。他察觉苏轼爱烹饪猪肉,每次上门都带上一篮子鲜肉,吃得肚儿滚圆才走。苏洵和夫人程氏不知内情,总给他添饭,还劝他“多吃点”“别拘束”“就当是自己家里一样”。
    在赵宗汉长胖了十五斤,身材即将走样的时候——
    八娘终于答应和他订亲。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