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1章

      维达是想着如果他们要早点离开白蓝白紫家,可能等会就要采摘竹子,移植或者寻找种子,所以带着篮子去比较保险。
    “走吧。”背好篮子的维达回头喊了下背挎篮中的萌兽和修竹。
    “嗯嗯,来了。”萌兽和修竹低头看了看刚塞进白蓝给的干果子的挎蓝,应道。
    接着,一伙人不紧不慢的走下了山。
    直奔竹林。
    到达竹林,一眼看去是节间圆筒形,竿下部不分枝,绿色,光滑无毛的竹子。
    之前没来得及看清楚竹子的整体相貌,现在才发现这群竹子的颜色是偏黄的。
    “嗯,修修,这个……怎么吃?”萌兽仰头看着这七八米高的竹子,脸色呆滞的问。
    “萌萌,我来教你。”修竹态度十分积极。
    “其实里面有更好看的竹子,就是大哥平常用来给我编小篮子,小动物的那种竹子。”白蓝小跑过来对萌兽和修竹说。
    修竹听了,急转头:“真的?哪里?”
    双眼迸发出期待的热切光芒。
    “来,跟我走吧,我带你们去看。”白蓝踮着脚丫子,招呼他们。
    话落,白蓝就领头开跑,萌兽修竹依次跟上。
    穿过这片比较高大粗壮的竹子后面就是一片小竹子。
    后面的这片小竹林竿劲直,高达三四米,绿色,无毛,常有紫色斑点,箨环隆起,从视觉体验上比较舒服。
    “萌萌,我怎么觉得这种竹子更好吃呢。”修竹舔了舔嘴角,痴痴道。
    “是吗?怎么吃啊?修修,你好像没告诉我呢?”萌兽挠挠脖子,追问。
    “对啊,我能吃吗?”白蓝多余的插了一脚。
    修竹抿着唇,斟酌后道:“你可以尝尝。”
    上句结束,修竹便不间断的计划好了下一步,“好了,我去摘。”
    话还没说完,修竹就兴奋的跑进了这片绿色挺拔的小竹林。
    然而,他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
    “修修,你怎么不动了?”萌兽等了许久没等到修竹做出有实际意义的行为,禁不住泛起困惑。
    “萌萌,我……好像不知道怎么摘竹子好吃的部位?”
    萌兽懵了,歪头惊讶:“那咋办?”
    “怎么了?”维达适时走过来。
    “我们想吃竹子,但是修竹不知道怎么……吃。”白蓝贴心的上前为其解释。
    维达:“……”
    “修竹,你……有什么想法吗?比如吃那些部位?看到就告诉我,我来摘。”维达停顿片刻,向修竹提出建议。
    “哦哦,我看看啊。”维达的到来给了修竹不少自信。
    “这个,我吃过。”修竹微微皱眉,仔细端详片刻后,指着生长在竹子旁边的一个细长不胖的三角圆柱说。
    “这个?”维达看着表面并不好看的三角形,心底虽然有些抗拒,但还是蹲下把这个三角形挖了出来。
    “维达,我记得可以剥壳的。”修竹在维达蹲下的时候也蹲下了。
    “是吗?”萌兽也蹭过来,蹲下。
    白蓝看着背部圆润的三只熊猫,左看看,右看看,感觉找不到插上去的空隙。
    烦恼!
    “好,我试试。”维达拨拉了几下竹笋的皮,颔首表示可以。
    于是,维达张着两只毛爪子开始扒拉竹笋皮,先把外层比较厚的竹笋皮给撕掉,一层一层,直到最里层。
    差不多把竹笋皮剥掉之后,竹笋看起来就变瘦了很多。
    “嗯,对对,就是这样,是我喜欢吃的嫩笋。”修竹看着竹笋皮剥地越来越多,眼睛也越来越亮。
    “怎么吃啊?”萌兽探头过来,捏着爪子,跃跃欲试的模样。
    “直接吃哦。”修竹眨巴了下眼睛,笑道。
    “直接吃?不用煮?”维达眉头一挑,颇为吃惊。
    “嗯嗯,维达,给我吧。”修竹翘着脚趾,朝维达伸出两只爪子。
    “……给你。”维达动作顿了一下,还是把竹笋递给了修竹。
    修竹心情愉快的接过这块青白交杂的竹笋,然后一把塞进嘴里,啃了一口。
    清脆的咀嚼声响起。
    听得萌兽一阵心痒痒。
    萌兽揣爪等了等,“修修,我也想咬一口。”
    维达木然:“……”
    “好。”修竹自然的把竹笋递到隔了一个维达的萌兽嘴边。
    萌兽也不客气,直接张开“血盆大口”狠狠咬了一口。
    似乎这东西他先入为主感觉很好吃。
    “哇!很好吃的呢。”吃了一口,萌兽眼睛都瞪大了。
    清清爽爽,又脆又甜,汁多笋嫩。
    “很好吃吗?我可以也尝一尝吗?”站在一边的白蓝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急躁了。
    “当然可以了。”修竹继而把竹笋递上去。
    白蓝欣喜一笑,忙走过去,弯下腰接过竹笋啃一口。
    “哇,还不错唉。”白蓝惊喜的晃悠着耳朵,道。
    “嗯嗯,竹笋是不是很美味,维达你要不要也尝尝?”最终修竹还是对维达下手了。
    维达看着迫不及待怼到他面前、已经略显磕碜的竹笋,静默片刻,接了过去,“好吧。”
    其实他也有几分尝尝的念头。
    温文尔雅的咬了一口,咀嚼吞咽,半响,维达道:“味道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