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4章

      要是林如海,看见这辈子女儿如此活泼健康,心中定然十分欣慰。
    大约还会凑上来八卦一回林璋到底和他未来的媳妇儿在聊些什么。
    黛玉跑远,林璋才发现,原来是自家的老二搞鬼,两人凑在一起叽叽咕咕又不知说什么,还指着自己这边笑。
    屏风后面霍家姑娘,看着林家一家子姊妹真真心中又羡慕又喜欢。
    想到自己的处境,又陷入无限惆怅,说来这桩婚事也有自己几分设计,林家救自己出苦海,自己今后必定要好好当林家的媳妇。
    她又道:“我出来的久,先回了。”
    林璋见她要走,连忙又向霍家姑娘表忠心,只愿让她放心:“你一出孝,就会大定的!”
    屏风后面的霍家姑娘急了,也是脸涨的通红,还好让丫鬟远远守着,这边没几个人。
    “你小声点!”
    林璋后知后觉地哦了一声。
    眼看屏风后面的人影走远,林璋怅然,想来她从另一出院子出去了。
    送走佳人,林璋才转过身来去收拾撺掇着黛玉捣乱的某位弟弟。
    “林珺!你等着!”
    林珺还在那儿看热闹不嫌事大,与妹妹道:“我们将来的嫂嫂可厉害了,会武艺呢!哥哥就是这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
    ……
    林璋定亲的事情传到京城,诸事大定。
    荣国府上下的也十分意外。
    只那终归有是林如海做主的婚事,肯定有他的深意在,荣国府不能插手什么。
    贾母再怎么打主意,现在能配得到一处的是他的宝贝孙子贾宝玉和黛玉的婚事。
    老太太倒没有对林家的两个外孙动心思。
    贾赦笑道:“哟,怎么定了那个人家,平日里都不见什么交道。”
    贾琏在一旁,对这样一桩婚事十分有话要说:“我估摸着,肯定是璋哥儿自己看上了,他那个性子,寻常姑娘入不了他的眼,将门虎女对他胃口!”
    说完这一句话,贾琏还不忘奉承自己的妻子几句:“我当然喜欢我家奶奶……”
    这个媳妇贾琏喜欢,聪明懂事识大体,现下有了身子,早早就给贾琏预备好侍妾,贾赦这辈子没有上辈子出格,贾琏也有样学样,没人像是王熙凤一样拘着他,他反而不会偷腥了。
    真是叫人唏嘘,果然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如此劣根。
    众人见贾琏轻浮,懒得搭理他。
    贾母沉默了半晌:“还是甄家老太太保媒。”
    荣国府一家子上上下下多少人,近来真是闲来无事只有林家这桩事,掀起几分波澜。
    至于先前王夫人挨过一遭,对林家的事情历来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这日贾赦才从东府吃席回来,还没走到自己院子,就见外面赖大家的着急忙慌跑进来:
    “老爷!老爷快进宫!”
    “圣上病重!”
    “您快进宫吧,哎呦……”
    赖大家话才说完,就一脚踩空,摔了一个大马趴。
    贾赦没心思再去理他,微醺的小酒顿时清醒,还好今日没喝太多。
    他赶紧叫贴身小厮去预备官服,轿子也来不及乘,骑着马和东府匆匆换上衣裳醒酒的贾敬进皇宫侍疾。
    皇上病重,指不定就是一个皇位交替,最是风云激荡之时。
    贾母虽料到如此,却想不到家家的爷们这么一去竟是被在宫里面关了两天两夜。
    一直等到第三日夜里,忽然外面传来消息,是一个史家的小厮过来传话。
    “新皇登基了!”
    贾母这两天都没有睡好几乎没有合过眼,听见这个消息,猛然站起来,眼冒金星。
    “什么?!”
    史家人也面色灰白:“圣上病势沉重,禅位于太子殿下,新皇登基了!”
    贾母颤抖着手,挣扎着站起来连声音也跟着发软:“换衣裳,一会儿要进宫,车马都预备起来!”
    ??131 ? 第一笔三十一章
    ◎换个皇帝,正好偷懒,贵人千万多忘事◎
    老太太年岁大, 坐镇家中,才能叫小辈们安心。
    她是敕封一品诰命夫人,毕竟熬过两朝的老人家, 比这惊险的事情她都经历过,所料果然不差。
    那日史家报信的人才从后门出去, 宫里传信的公公挨家挨户上门传旨,请各家诏命夫人按品大妆,入场朝拜新皇。
    贾母也顾不得身上疲惫,赶紧让人找衣裳和头冠。
    这一次政权交接在贾母看来已是十分平稳,没出现什么围着宫门和什么王爷家,再杀头几百口,关上宫门几十日不见人影的事儿。
    只不知太上皇的病重到什么程度, 没准过几日又要有国丧。
    一朝中天子一朝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贾母心底虽然这么想,在去宫里朝拜路上止不住的盘算。
    早就听说太子和老牌勋贵不对付,但儿子们不算成器,老大平日里只图不惹事儿,做不出什么大功绩,老二只是一个员外郎, 在官场中毫不起眼,想来并没有什么能得罪先前的太子地方, 如今贾府也只能暂时回避,越不起眼越好。
    这辈子的贾母大约是见儿子还能提点一二, 也不似前世那样只顾着自己享受, 反而比先前更加低调了。
    京城的风波震荡传到江南, 尚有一丝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