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章

      白昊一解释张建国虽然十四岁就进厂当学徒,但大概听得明白。
    白昊又说道:“这东西不值钱,明年我估摸着和漂亮国再签约可能最好那种不会超过八十美刀,到了后年我看,三十吧,最多三十美刀一台。”
    “你心里有数就行。”张建国不是很了解这事,他也没再多说。
    白昊解释的目的是为了让张建国理解自己,而不是要学习这些知识。
    次日,张建国天不亮就出门了,他现在是工电厂的职工了,厂里给他一个工段长的职务,算是半工半干的类型,拿的工资高过真正的八级工工人工资。
    白昊呢,醒来之后终于反应过来杨柳为什么知道自己欠下七百块钱的事情了。
    因为,家里是杨柳管账。
    这事,自己忘记了。
    赵放凑了七十五块钱送过来,只说是这是自己帮陆桥凑的,因为白昊要认大头那七百块的债,所以把钱送到白昊这里,听到白昊去了羊城,赵放很惊讶,但杨柳也不知道白昊去干什么。
    白昊醒来第一件事情就去拿钱,趁着杨柳去厕所的当空,刚数了二十张大团结就被杨柳发现,杨柳只差提菜刀了,拿着那根已经包浆的柳条指着白昊:“老大,你什么时候学会偷钱了,把钱放下。”
    白昊一下就急了:“搞什么,拿个钱怎么了。”
    “一分都不能动。”
    “这钱,我说过了一半是工电厂的,公家的钱。”
    杨柳把钱护在身后:“就是知道有公家的钱,我才更不能让你动,你带我去我和工电的会计算账,给清了公家的钱再说,你就是能造,万一造没了怎么办,今天你反正不能摸这些钱,这样,给你两块钱,够你下一次馆子了。”
    第三十节 家里最能守财的人
    两块钱!!!
    在杨柳眼中,一点也不少了。
    两块钱,可以炒三个菜,还有两个可以是肉菜呢。
    放在任何时候,两块钱都是零花钱的巨资。
    可在白昊眼中,你不能这样!
    白昊上前一步,杨柳把钱护的更紧了。
    娘了个腿的,白昊真想给自己几嘴巴子,自己重生之后怎么就忘记杨柳这守家的习惯了,后悔的肠子都变紫了,昨天晚上怎么就让杨柳见到自己的钱了。
    白昊深吸一口气:“老二,这是公款,你说谁家里能有这么多钱。”
    “嘿嘿。”杨柳不傻,她昨晚听的非常清楚,这些钱虽然不全是自家的,还要上交工电厂一部分,但却一半,或者接近一半能留在家里。因为白昊说的清楚,这钱一半可以属于他。
    白昊换了方式:“给我两千,今就算了。”
    “嘿嘿。”杨柳依旧是这反应。
    唉!
    白昊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记起来了,想从杨柳管的账中拿出钱来,要先作汇报。
    无奈,十分的无奈。
    白昊坐下:“这样,给我七百二,我把陆桥的债平了。再给我二十,我这么大的人了,穿着价值几千个肉夹馍衣服,请客吃饭二十不多吧。再给我装几百零花钱,我要去工电厂办事的,买几瓶好洒,几条好烟不过份吧。”
    白昊唾沫都喷了一碗,总算拿到了钱。
    九百七十三。
    还有零有整的。
    数完钱,白昊拿出钱包,想到想把钱塞进了裤子口袋里,他害怕钱包上杨柳看到,钱包里还有一百多美刀,好几百夏国币。
    整好衣服,白昊准备出门,顺手拿了两包烟。
    杨柳眼尖,快速的抢回一包:“这烟我听说了,一条二十美刀呢,贵的要死,一包就顶上咱们京兆最好的金丝猴一条,顶爸抽的羊群一箱,你别那去给那些货散,他们有包羊群就不错了。”
    “这,好吧。”白昊听话的交出了一包,然后放了一包羊群在口袋。
    若不是杨柳守家,白昊记忆中自家最苦的那段日子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养父张建国一个人挣钱,家里六口人吃饭都要精打细算。
    白昊又准备出门,杨柳又把白昊拉住了:“背上钱,我们去银行。”
    白昊想了想:“算了,直接去工电厂吧。”
    “也行。”杨柳心说和工电厂作了结算,有多少归工电,有多少留下来,自己心里也踏实。
    还是杨柳去借了一辆自行车,白昊骑着,杨柳用绳子把几个纸箱绑紧挂在车后架子两侧,自己坐在车架子上,手紧紧的拉着绳子。
    工电厂总厂门口,保卫处的人拦下白昊和杨柳:“干什么的。”
    “找郑书记,我是白昊。”
    “白昊,恩,登记一下,我打电话请示。”
    让保卫处的门卫,还有杨柳都极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郑爱国竟然亲自到工电厂门口迎接,然后指着白昊对保卫处的门卫说道:“告诉你们处长,他叫白昊,他是咱工电厂的人,他到工电不能再拦了。”
    “是,是。记下了。”门卫都没想到,这小年轻这么大谱。
    这还不算完,郑爱国又让保卫处的人扛上那一串子纸箱,往办公楼走的时候郑爱民说道:“你带的是钱吧,这些钱张昌兴给我说了,一会全部先交到财务处,你把你记的小本留下,但凡是付过钱的,付五千的,我安排人给他们托运五台多士炉,五台华夫饼铛。对吧。”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