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63章

      一时之间,宫城的各个门户,到处都是一派尘土飞扬、人来车往的热闹景象。
    为了应对这种施工现场带来的安全隐患,禁军金吾卫如临大敌,不仅在宫门内拉起了数条警戒线,严防各式闲杂人等溜入禁苑,而且甚至直接派兵于宫城之外也设立了两道盘查岗哨,仔细检查进出通行的物料车辆,防止任何意外发生。
    这样一来,整个局面更显复杂。
    赵亮一路逛下来,对眼前的情况感到非常满意。几处城门此时都被他堵得死死的,一旦举事计划正式实施,李建成和李元吉若要入宫,便也只能乖乖走玄武门这一条道。
    再加上他刻意将玄武门和长乐门的名字暂时调换,尽管无法直接骗过李建成,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打消穿越者心中的一些忌讳和顾虑。
    所以,现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一阵足以掀起大唐皇子们图穷匕见的强劲东风。
    当天傍晚的时候,常何府上来了一位客人,正是昏暗派的弟子——醉老道月影道长。
    月影向赵亮禀告,太子李建成自回了长安之后,便一直没有折返练兵大营那边,萤火接连等了两天,也无法暗中利用小铜钟驱魔降妖。弟子们担心误了仙长的大事,于是委托他赶紧来此,请示赵亮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赵亮在心中暗自盘算一番,认为此时离玄武门之变尚有几日光景,而李元吉若要顺利接手整个练兵部队的指挥权,李建成势必得亲往大营一趟才行,所以在那边动手的机会应该还是存在的。
    于是,他宽慰月影道长,让其转告月光萤火他们,不必太过着急,趁着这段空档的功夫,再好好练习练习镇魂钟的运用方法,同时多模拟几次行动的场景,以便能做到万无一失。
    月影见仙长胸有成竹,遂也放下心来,闲谈几句便打算起身告辞,赵亮记起一事,又喊住了他。张婕妤和尹德妃要自己开什么调理身体的方子,正好托月影回去找月云帮忙。
    月影听完赵亮的描述,尤其是尹德妃好像在有意试探,不禁眉头紧锁。他告诉赵亮,尹德妃的父亲尹祖文,与江湖中的一个名为“光明宗”的邪恶门派有着密切的关联。那个门派共有十二个头目,自封“十二金仙”,并各以生肖为自己的名号和排序。其中位列第一的贼首“阿鼠”,极有可能就是贵为国丈的尹祖文。
    而堂堂的德妃娘娘,或许也是“十二金仙”中的一位。
    对于这个情报,赵亮不禁大感意外,旋即联想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宗教势力,顿时在心中掀起了翻天的波澜。
    第四百七十九章 危机迫近
    令赵亮心绪波动的那股宗教势力,名字叫做摩尼教。
    摩尼教,源自古代波斯的祆教,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曾在巴比伦兴起繁盛。
    该教的核心教义是“二宗三际论”。其中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恶。三际则是初际、中际、后际的统称,代表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分界、交融和较量。
    摩尼教的教众都相信:未有天地之时,只有善恶二宗。善宗即光明王国,最高神被称为伟大之父,他有感觉、推理、思维、想象和意志等五大荣耀,对应:相、心、念、思、意等五种国土,分掌:仁爱、信仰、忠实、慈善和智慧等五种精神品质,推行:怜悯、诚信、具足、忍辱、智慧等五施。
    伟大之父与光明、威力、智慧是四位一体,四面住着十二个神,即十二常住宝光王,负责庇佑善宗神国子民,护持伟大之父。
    而善宗的对立面——恶宗,被称为黑暗之王,或称魔王,住在黑暗王国之中。
    由于信奉光明之力,所以摩尼教又被称人们为“明教”、“明尊教”和“二尊教”。在中国绵延上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这个教派影响极广,民间甚至有种说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曾加入过这个神秘的宗教。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摩尼教是在武则天时期正式传入中土的。来到中原后,他们吸纳了很多佛教元素和色彩,逐渐开枝散叶,布道传法,一时风头正盛。然而,等到唐玄宗登位之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摩尼教忽然被皇帝下诏禁止,又陡然变成了朝廷官府严厉打击的对象。
    自那之后,这个教派便逐渐隐于民间,悄悄发展,直至唐武宗灭佛,该教再次遭到惨重打击,正式更名为“明教”。到了明末清初,明教又进一步发展成为“白莲教”,而摩尼教原本的正统教义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时听月影道长提及尹祖文父女的情况,赵亮立马便从“光明宗”、“十二金仙”等信息联想到了摩尼教。按时间先后顺序推算,这个什么所谓的光明宗,极有可能就是摩尼教在中土的化身,或者是他们的先头部队,以尹祖文为首,通过暗中行事逐步渗透中原地区,为建立他们的“光明神国”做探路的准备。
    倘若真是这样,那么尹德妃在皇帝李渊身边深得宠幸,同时又跟齐王李元吉秽乱宫廷,还联手坑害李建成和李世民,其背后目的可就不仅仅后宫争宠那么简单了。
    赵亮心中暗道:摩尼教的是非曲直,以及在它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自己这个现代人有资格去评价或左右的。善也罢、恶也罢,它终归是真实出现的过往,一切恩怨争斗也皆有其本来的面目和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