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81章

      我是不是太糊涂了?
    过了好一阵,杨彪才平静下来。“子美最近吃了不少苦吧?”
    “苦的确是吃了一些苦,但都是值得的。要不然,这样的机会怎么会落到他的手中。”袁权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玉不琢,不成器,希望他这次能抓住机会,不负江夏黄氏之名。”
    杨彪想了想,眼神却渐渐亮了起来。“他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无愧于江夏黄氏。也许天子是对的,世家子弟只读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到战场上去历练一番,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公达、子美便是明证,当为士人楷模。”
    袁权心中虽然欢喜,却也不敢将黄猗与荀攸并列。本想谦虚几句,却见杨彪不像是说笑,一时也有些激动起来。
    第四百七十一章 证道
    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同为四世三公,又有婚姻关系,经常被人并举。
    但两者的家风传承却大不相同。
    在权势上,袁氏更强。
    在名望上,杨氏更为人敬重。即使是袁权这样的袁氏子弟,将袁绍、袁术和杨彪进行对比,也会毫不犹豫的更敬佩杨彪。
    杨彪对黄猗的称赞,让袁权第一次感受到了夫贵妻荣。
    “子美若有成绩,也是德祖以身作则,示范有成。”即使很高兴,袁权还是表现得非常沉稳,不敢有一点点得意忘形。
    说到杨修,杨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抚着胡须,微微颌首。“说起来,德祖才是受天子影响最深的那个人。只可惜,他没有军功,不如公达与子美。”
    “文治武功,各有所长。眼下大乱,当以武功为先。太平之后,却以文治为重。德祖如今刚刚弱冠,便为一郡太守,将来位登三公几乎是必然的事。”
    杨彪想了想,笑道:“德祖有没有对你说过,天子曾有一问,视为德祖之龙门?”
    袁权心生好奇。“这是什么样的问题?”
    杨彪陷入回忆,将当初的形势说了一遍。“天子问德祖,秦失天下,山东六国后裔并起,为何最后却是高皇帝得了天下。又说,如果所答不出《过秦论》,则不必作答。”
    袁权沉思着,眼神闪烁。“那德祖有答案了吗?”
    “他应该是有了答案,但这个答案是不是正确的,还需要实践去验证。”
    “需要验证?”袁权更奇了。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答案,居然还需要验证?在她的概念里,从来都是坐而论道,最多诉诸文章,哪有实践验证的,又如何验证?
    莫不是如圣人所说,以实际的政绩来证道?
    袁权忽然意识到,杨修赴任几个月,好像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凉州广阔,汉阳郡虽与武威郡接壤,但汉阳郡治冀县却离休屠泽两千余时,沟通极其不便。自从黄猗赶回行在后,和杨修的联络就少了。
    ——
    汉阳,朱圉山。
    杨修策马而行,越过浅浅的小河。
    马蹄踢起雪白的浪花,惊得岸边饮水的羊群“咩咩”的叫着,如云般散开,又渐渐聚拢来。
    一头体型极大的猛犬紧紧跟随,忽前忽后,仿佛忠诚的卫士。
    冲上山坡,杨修勒住坐骑,拨转马头,回望河谷。
    杨阜策马追了过来,在杨修面前勒住坐骑。“明府出行,本是好事,但放马奔驰,万一有什么意外,如何是好?阜冒昧,恳请明府持重。”
    杨修用马鞭一指远处正在追赶的属吏们。“义山,趁着他们未到,我有几句话想对你说。”
    杨阜微怔。“明府有何指教?”
    “你想迁到关中吗?”
    杨阜心中一紧,随即说道:“听说关中户口渐多,因为土地分配的事,发生了不少纠纷。现在去,怕是不合适吧?”
    “天子命司徒赵公赶到关中度田。以目前关中的户口而行,你若想去,自然会有土地给你。只不过……”杨修环顾四周。“想和凉州一样自由自在,是不太可能的。”
    杨阜嘴角轻颤,随即又说道:“依明府之见,我当不当去?”
    杨修淡淡地说道:“天子着意安定凉州,不管是大族还是单门,只要肯吃苦,总能有生存之道。到关中耕种,在凉州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土地或有厚薄,朝廷爱民之心却是无二,但能损有余,补不足,便能便百姓安居乐业。关中也好,凉州也罢,可共享太平。”
    杨阜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他是凉州从事,凉州牧韦端的属吏。韦端赶到武威去见天子,一去不返。朝廷既没有罢免韦端,也没有委任新的凉州牧,凉州牧府群龙无首,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得不与汉阳太守杨修共事。
    杨修避开其他人,问他要不要去关中,自然不是随口一说。
    杨氏虽不是天水四姓那样的大姓,却也是举足轻重的大族,与其他各家都有联系。他又是凉州牧府中的重要掾吏,杨修对他说这样的话,就是对整个汉阳的大族说话。
    主旨只有两句:朝廷很重视凉州,朝廷不希望凉州出现不受控制的大族。
    你们要是配合,在凉州也行,去关中也行。如果不配合,那就只能将你们当作豪强,迁到关中去了。关中田地有限,肯定会分给你们土地,但不会多。
    作为大族,其实是不希望迁徙的,除非到了关中就能拥有更多更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