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0章

      ……
    熊七的暗示,很快就被传到了正屋里的穿越众这一桌。
    而正在被大伙取笑的黄举人,听完后敲了敲手中的扇子,点头说道:“熊七这个消息和我观察的结果是一致的,老熊那两天的确心情不怎么好。”
    “这么说的话,你明天还是要着重和老熊谈一谈郑芝龙的危害,然后拿咱们对比一下。”宋嘉听到这里,扭头对张冬东说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嘛。”
    “了解。”正在埋头吃鱼的张冬东点了点头,表示收到。
    “另外,老熊是比较忌讳兵强马壮这四个字的,到时候你说话要注意。”黄举人这时补充到。
    “了解。”张冬东这时终于吃完了鱼:“老熊等于是被郑芝龙逼迫到福建来当招安巡抚的,虽说历史上他捏着鼻子招抚了老郑,但这不代表他心里就舒服了,起码招抚初期,他就是这个心态。”
    张冬东顿了顿,组织下语言继续说道:“现在老熊多了我们这个选择,所以听不得兵强马壮这种带着隐性威胁的词句,这是合理的。”
    “郑志龙那伙人,要是在熊文灿面前还摆着历史上那一套臭架子,嘿嘿,现如今被咱们捧惯了的老熊可是傲娇之人,郑芝龙,一边歇息去吧。”
    “嗯,不错不错,老张对熊文灿的心态把握的很准,傲娇这个词用得好!”现如今已经混到熊大抚军身边当赞画的黄举人,这时抚掌赞到。
    “呵呵,说起傲娇,你老黄才是专家啊!知道多少人当时看完你的傲娇小视频后,表示身心遭到重创,内容引起严重不适吗?”
    “哈哈哈……”一群人又开始哄笑起来。
    而黄老爷这时略有点狼狈:“过了啊,过了,哥几个取笑人没完了啊!”
    晚宴很快结束。
    而带着“密会曹川,讨论见面事项”这个任务的黄赞画,这时已经和穿越同仁们商量好了明天张冬东和熊文灿会面的细节。看看时间已经到了晚上8点半,于是黄平决定回衙门。
    从理论上讲,穿越众这边到福州后,原本应该去巡抚衙门投帖问路的。然而眼下情况特殊,所以熊文灿才会在天黑后,特意派出黄平这个不起眼,又对闽粤局势有详细研究的赞画去和使节团接洽。
    当然,如此一来,黄平正好有机会和同志们交流情况,也算是一桩好事。
    定下来明晚和老熊会见后,黄老爷和已经吃饱喝足的亲兵队就正式告辞了。黄老爷这支队伍眼里可没有什么宵禁夜禁这一说,告辞后,打起巡抚衙门的灯笼,就横冲直撞的去了。
    和来时不一样的地方是:黄老爷回去的队列里,多出一辆驴车。
    ……
    时间:黄平从别院离开1个小时后。坐标:福建巡抚衙门,后宅,小书房。
    往日里需要点亮红烛的书房,此刻却毫无油烟味道,反而是白光大炽。一盏黄铜仿古太阳能马灯,正在书桌上散发出明亮,甚至有点刺眼的白光……小书房里的人物器件,这一刻暴露无遗。
    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熊文灿正坐在书桌旁,仔细看着手中的一张礼单。太阳能灯此刻散发出的光芒,使老熊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连带着老头脸上微微抖动的胡须,这一刻都落在了一旁微笑端坐的黄平眼里。
    半晌后,熊文灿才抬起头来,将礼单放在桌面上,然后轻叹一口气:“老眼昏花之人,看这份礼单居然毫不费力,这纯阳灯果真是异宝,此辈当是有心了。”
    黄平这时微微一笑:“东主果然慧眼。听那曹川所说,这纯阳琉璃得之不易,便是泰西之地,十年也未见能出产一块。”
    熊文灿听到这里,点点头,然后捋了捋颌下长须,张口问道:“先生今日见那曹川,可有所得?”
    黄平心知关键时刻到了,于是正色道:“我观曹川此人,言辞恳切,急于在东主治下谋一落脚之处,不似那作伪之辈。”
    “嗯。”熊文灿想了想后继续问道:“这曹家和郑家两相比较呢?”
    黄平呵呵一笑:“曹氏势弱,郑氏势强,一为商贾,一为强盗耳!”
    “以先生所见,该当招抚何人?”
    “东主,使功不如使过,使强不如使弱!”
    ……
    1628年6月1日,大员使节团抵达福州的第三天清晨。
    张冬东正在别院里转悠。
    昨天深夜,巡抚衙门的黄平,别院的使团,宋嘉的杭州站总部,以及薛海元的办事处,这四处地点,已经通过车载电台进行了通话。
    所以张冬东现在心里极度镇定:他对今晚熊主考的面试充满信心。
    郑芝龙这位参赛选手,在历史上笔试成绩是第一的。所以尽管这货很拽,面试成绩也一般,历史上熊考官还是捏着鼻子录取了他。
    现如今一切都不同了。穿越众已经打通了关节,熊主考家已经堆满了茅台酒,所以郑芝龙笔试第一又如何?他很快就能知道,什么叫做英雄难过面试关。
    第188节 焦姐
    就在穿越团队全力准备首脑峰会的当天。
    上午10点来钟,城东闽王祠。
    闽王祠也叫忠懿庙,主祀五代闽国国王:王审知。
    闽王王审知在福建各地可谓家喻户晓。此君在职二十九年,保境息民,轻徭薄赋,奖励工商,鼓励垦荒,三年之内,人民衣食无虞;招集流亡,中原避乱人士,相从入闽,拓垦山林,兴修水利,一时闽中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