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4章

      杨峥神色谦卑的拱手道:“属下只是一时侥幸,冶无戴追入深山,自己粮尽,进退失据,被属下突袭,天佑大魏,此人死在乱刃之下。”
    杨峥尽可能的低调。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郭遁神色缓和了一些,“看来真是天佑大魏。”
    夏侯霸与杨峥相处时日颇多,听出话中的谦让。
    又见杨峥全身盔甲如同在血水中泡过一样,心中已经了然。
    本来是宾主尽欢的场景,却突然响起一人的轻笑声,“匹夫之勇而已。”
    杨峥循声望去,却是一内穿盔甲、外罩儒衫打扮之人。
    这装扮有些不伦不类。
    夏侯霸脸色一沉,郭遁也冷笑起来。
    看来都对此人不满,但都没有明说。
    杨峥暗忖此人应该有些来头,没摸清底细,还是不要得罪为妙,刚要拱手,身边一人窜出,飞起一脚,将此人踹翻在地。
    “放你的鸟屁,这胡酋的脑袋是我家将军亲手砍下的,我家将军为国血战,出生入死,你是何人,竟敢藐视我家将军?”
    这嗓门、这狂劲儿,除了刘珩还能有谁?
    “放肆!”杨峥一脚踹他身上。
    虽然心中暗爽,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一下的。
    不然谁都下不来台不是?
    这一脚对于皮糙肉厚的刘珩来说自然没什么效果,他身体晃都不晃一下。
    梗的脖子怒道:“本就是如此,这厮藐视将军,就是蔑视大魏!”
    杨峥顿时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这还是狂犬病患者?
    简直聪明的不要不要的。
    “我砍了你这狂厮。”杨峥摆个姿势,异常缓慢的拔出剑。
    夏侯霸、郭遁自然驾轻就熟的伸手来阻拦。
    那人从地上爬起,擦了擦嘴边的血迹,“你、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道某是谁?”
    杨峥连连拱手,“恕罪恕罪,驭下无方,全是在下过错。”
    “哼,我乃狄道长李简!”
    李简?
    杨峥思索了一番,没听说此人有什么名头。
    只要不是姓夏侯、曹和司马的,打了也就打了。
    以前在枹罕没听说狄道长,陇西太守差不多是夏侯霸兼任。
    现在郭淮进狄道,就出来一个狄道长。
    此人应该是郭淮的人。
    否则夏侯霸和郭遁也不会这种态度。
    杨峥把刘珩推了下去,暗中拍了拍他的肩膀。
    总算刘珩不是真的傻,领会了杨峥的意思,被自己人带下去了。
    李简余怒未消,“杨峥,你殴打上官,罪无可……”
    正喋喋不休之际,忽见夏侯霸的眼神不善起来。
    “都是军中男儿,兴云已经赔罪,你还要如何?难道真藐视我大魏吗?”
    同样的话,在夏侯霸嘴中说出来气势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夏侯霸已经完全不虚郭淮。
    杨峥的军功等于他的军功。
    李简全身一颤,“属下绝无此意……”
    “既无此意,此事就此作罢。”夏侯霸一锤定音。
    “是、是……”李简擦了擦脑门上汗。
    夏侯霸拉住杨峥的手,一瘸一拐的向内城走,“兴云随我入城。”
    西都城内,汉民羌民欢呼雀跃,争相来看杨峥。
    称赞之声不绝如缕。
    杨峥总算感受到了什么是万众瞩目。
    连身后将士也自豪的挺起胸膛。
    脚步都不知不觉整齐起来,铿锵有力。
    胜利和荣耀,最能激励军心。
    夏侯霸为杨峥摆了庆功宴,西都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
    杨峥感觉这些场面上应付比战场还累。
    但夏侯霸的面子不能不给,也就只能虚与委蛇。
    宴席到半夜方歇。
    杨峥回到夏侯霸安排的豪舍,想起刘珩为自己出头,大感欣慰,让人端了好酒好肉前去犒劳。
    西平、武威二郡乱局已被平复,剩下小鱼小虾,杨峥没有兴趣,士卒需要休整。
    郭遁的兴趣却很大。
    几日间攻破临羌、安夷、破羌诸城全都被他收复。
    夏侯霸在军功中也为他加了一笔。
    雨露均沾,皆大欢喜。
    此地之事已了,但陇西还捏在郭淮手中。
    夏侯霸经营多年,就这么被人鸠占鹊巢,自然心有不甘,火急火燎的想回去。
    却被杨峥制止了,“郭淮有假节在身,又是雍州刺史,将军回返必讨不到好,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在西平隔岸观火,陇西多事之地,今将军已有收复西平、击灭冶无戴之功,可高枕无忧矣!”
    堂中只有二人密谈,连郭遁都没资格入内。
    陇西什么情况还不明朗。
    姜维虚虚实实,在岷山、祁山晃悠。
    俄何烧戈联合羌人在南安、陇右、天水诸地闹事。
    还有另一支胡人白虎文自安定南下,似乎要与蜀人接应上。
    这个时候回去,岂不是又要被郭淮当炮灰?
    吃一堑长一智。
    夏侯霸思索了一阵,也就点头同意了,“不错,与其受制于人,不如隔岸观火,若我有子……”
    夏侯霸又念叨起来,话到一半,又咽了回去。
    他本就是性格高傲之人,被人暗地拒绝,自然不会第二次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