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53章

      鲁芝还以为是十万大军,眉头拧在一起,咳嗽两声,“陛下啊……府库……”
    “一万骑!”杨峥笑道。
    这次换杜预眉头紧锁,一万人对二十万,有些托大了,“臣愿领兵出战。”
    杨峥知道他是怕自己御驾亲征。
    将领这么玩命也就罢了,皇帝这么弄……就有些浪了。
    卫瓘看了一眼杜预,“诸部既然是合兵而来,可分化瓦解,以利诱其内变,然后出兵,事半功倍。”
    “不,这一战不是打草原诸部,而是打给西域诸国看,让他们见识见识大秦的兵锋!”
    “陛下准备以何人为将?”鲁芝问道。
    杨峥有些想御驾亲征,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文鸯为主将,秃发树机能为辅。”
    一把神剑在手,不用太可惜了。
    三人都松了口气。
    “一万人兵力太单薄,恐生变故,不必如此冒险。”杜预劝道。
    杨峥不是刚愎自用之人,毕竟对面二十多万众,阴沟翻船的例子比比皆是,“那就两万人马!”
    两万骑,六万战马,府库能承担的起。
    贼众号称二十万,但真正能战的有多少?
    中军裁汰冗员之后,战斗力不仅没下降,还有所上升。
    装备精良,斗志高昂。
    “凉州去岁便有大旱迹象,今年亦是如此,臣建议早做准备,调蜀中、河湟的粮草北上。”鲁芝看的更远一些。
    杨峥一拍大腿,光想着砍人去了,忘记这才是大事。
    其实不止是凉州,未来几年关中也有大旱。
    秃发树机能的叛乱只是一开始,后面还有一连串的动乱。
    “关中加大粮食储藏,河东、南阳、中原的粮食也要向关中输送。”
    关中还真是多灾多难,才过上几年安稳日子,天灾人祸又来了。
    第八百八十六章 野望
    还好旱灾只是局部的,雍凉这么大片,全部旱灾也不可能。
    主要集中在凉州以北的部分地区。
    河流减少,草原干枯,草原部族为了活命只能互相攻战。
    东迁的嚈哒人看到机会,趁机吞并了不少部落,实力壮大起来。
    嚈哒人是匈奴的一支,也就是后世所称的“白匈奴”,原居住在长城以北,后迁徙至金山山脉,与中亚游牧部族以及大月氏人融合。
    原本不断向西迁徙,但大秦崛起,击败了漠西鲜卑,短时间内又无法控制偌大的草原,嚈哒人嗅到契机,填补草原空虚。
    “二十万众”是四个月前的数字,吸收鲜卑、高车部族之后,这股势力已经扩张至三十五六万。
    这几年气温不断下降,草原部族纷纷南下,加上旱灾,更活不下去。
    高车、鲜卑原本是要内附大秦,却被嚈哒人截了胡。
    打不过就只能加入了。
    人口的增长,也让嚈哒人野心膨胀起来。
    当然,任何人手上握着几十万人,也不会选择轻易归降。
    凉州近十年没有大战,来来往往到处都是商旅,遍地是黄金,看上去太像一只肥羊了。
    贪婪让他们选择漠视大秦的强大。
    “拿下凉州,控制河西走廊,便能截断东西,到时候西域还不是咱们囊中之物?”雄骏战马上,薄可罗神采飞扬。
    草原势力的崛起非常快。
    没有地盘,抢!
    没有粮食,抢!
    没有人口,还是抢!
    胆子大,加上一点点运气,就能在草原上混的风生水起。
    “大秦刚刚一统中原,正是虚弱的时候,咱们打狠一些,多杀些汉人,说不得他们的皇帝就会送上公主来和亲!哈哈,到时候咱们一人一个,尝尝中原娘们的细皮嫩肉!”若罗拔能哈喇子都流出了三尺长。
    他是鲜卑人,知道一点儿大秦的底细。
    周围立即爆发一阵浪笑声响应。
    对策早就想好了,打的赢就打,打不赢跑就是了。
    草原这么大,秦人还能追到天涯海角不成?
    “报——”一名斥候由远及近,“禀报可汗、叶护,两万秦军穿过居延山,直奔我们而来。”
    “多少?”薄可罗有些不敢相信。
    当年大汉打匈奴,动辄十几万人北上。
    自己比匈奴差那么一丝丝,但两万人就这么直接冲过来,似乎有些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两万骑兵左右!”斥候再一次确认。
    薄可罗回望一眼身后的部众,浩浩荡荡,漫山遍野,仿佛整个呼揭山都容不下。
    虽说穷了点,很多人光着屁股坐在马上,兵器也差了点,但毕竟人手一根大骨头棒子,配上冲锋的战马,一棒子砸下去,威力绝不容小觑。
    “我原以为大秦有多强,看来不过如此,两万骑兵,不正是给咱们送肉来了?草原上的兄弟们,务必杀光秦军,不让一人逃回中原!”薄可罗张开大嘴嚎叫着,露出一口黑黄的牙齿,心中最后的一丝忐忑也烟消云散了。
    才两万骑,自己四十万众,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他们了。
    “杀光秦人!”
    呼揭山下一片鬼哭狼嚎,长矛、铁叉和骨头棒子一起高高举起。
    “将军,敌人二三十万众,我等就这么杀过去?”秃发树机能咽了咽口水。
    文鸯斜了他一眼,“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