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30章

      今日韦见素威压皇帝,弹劾皇子,这又是何等的气魄!
    和元载一样,在大朝会的大臣心中,已经隐隐约约有了别的想法。
    李道源本来还准备去中书门下递送报功的文书,却没想到来了两个身穿明光铠的禁中侍卫。
    李道源还没反应过来,就出现了一个圆脸的太监。
    “李司马,陛下宣你入朝会。”
    什么?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与此同时,在鸿胪寺驿馆住下的俺达协理发,也同样得到了召见。
    传旨的太监和侍卫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几乎是架着他们去往大朝会所在的宫殿。
    李道源被这群人送到了大殿,这座大殿是凤翔府从原来的行宫改建的,自然比不上长安大明宫的华丽。
    后世凤翔府的临时皇宫早就不复存在了,李道源还是第一次见到宫殿样式的建筑物,他忍不住打开了摄像机。
    就算是一座临时的宫殿,都建造的如此华丽,果然是大唐啊。
    李道源被收缴了武器,然后在一名宦官的带领下,走进了大朝会的正殿中。
    “宣建宁王府行军司马,李道源上殿!”
    随着太监尖锐的声音,李道源走进了大殿,走进了这座大唐权力的中心。
    李道源虽然对于这些政治斗争没兴趣,但是能够见到这个时代的大唐天子,还是让他很激动的。
    会不会有一个成就?
    李道源左顾右盼的样子,在场的众大臣都有些不屑。
    果然建宁王手下的人都是些土包子,连朝堂礼仪都不懂。
    不过大唐的封建礼法也没到后世那么严苛的地步,众人也只是认为李道源是土包子,没有人上来参奏他“殿前失仪”。
    一直到了前排,李道源才看清楚了皇帝的样子。
    李亨的样貌和建宁王很像,但是身体消瘦有些佝偻身子。
    其实如今李亨也不到五十岁,但是在李隆基手下多年的太子生涯的折磨,加上平叛的重担,让李亨显得苍老如同六七十岁的老人。
    而相比之下,韦见素已经是六十五了,但是长期养尊处优的他精神矍铄,看起来还要比皇帝年轻一些。
    “建宁王府行军司马李道源,见过陛下。”李道源也确实不懂什么朝觐的礼仪,随口说道。
    不过李亨也没有在意他的礼仪是不是合规,而是直接问道:
    “免礼平身吧,今日召见你过来,朕是要问,建宁王报捷文书上所写是否属实?”
    李亨故意用上了压迫性的语气,如果李道源说出“真相”,那李亨就可以用皇帝的威严压下这件事,不再讨论进贡的一万头牛羊的来历,只治建宁王一个“谎报军功,欺君罔上”的罪名。
    这个罪名虽然也重,但是比起“盘剥百姓,搜刮地方”好多了,大不了免去建宁王的王爵,将他从陇右召回来就是了。
    若是普通的人,见到皇帝这么严肃的问,肯定要慌张失措。
    可是对于玩家来说,什么神仙皇帝,在李道源看来不过是一个特殊点npc罢了。
    甚至长得还没建宁王帅呢。
    而且皇帝给自己发任务吗?
    李道源完全感觉不到所谓皇帝的威严,只是说道:
    “报捷文书下臣已经带来了,回鹘老可汗擅自攻击大唐藩属国葛逻禄,建宁王以曹令忠为将,在在金山脚下击败葛勒可汗大军。”
    “我带来的牲畜,就是金山之战的缴获。”
    皇帝皱眉不说话,韦见素说道:
    “葛勒可汗亲率多少兵马?”
    “回鹘王帐精锐加上碑林军,差不多五万可战骑兵吧。”
    韦见素露出笑容,建宁王可是胆大包天啊!
    五万回鹘骑兵,那都能从草原打到凤翔府了!岂是你区区一个建宁王能灭的?
    既然你这么吹牛,就不要怪本相不客气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的是大捷!
    韦见素直接对着皇帝说道:
    “请陛下召回鹘求亲使俺达协理发觐见!”
    韦见素的语气坚决,高居于御座上的皇帝竟然也被他的气势震慑。
    过了一会儿,御座旁的太监这才说道:“召回鹘求亲使,俺达协理发觐见!”
    一道道命令从御座传到了大殿之外,接着鸿胪寺两名官员,带着俺达协理发走进了大殿。
    俺达协理发精通汉学,一套礼仪完美无瑕。
    站在官员行列中的元载暗暗心道,这次建宁王是完蛋了。
    韦见素出手可以说是稳住狠!
    回鹘求亲使就在大殿上,那么建宁王的“谎言”一下子就戳穿了。
    只要谎报军功这条大罪坐实,建宁王就已经输了。
    伪造军功虽然在边镇中不少见,当时在大朝会上暴露出来,建宁王免不了惩罚。
    估计连郡王爵位都保不住,就要被皇帝召回凤翔府了。
    弹指挥手之间,就拉下来大唐一名郡王!
    韦见素果然是真宰相!
    元载心中火热,暗暗立下志愿,如果日后也能位列宰辅,也要做韦见素这样的真宰相!
    元载又看了看李道源,暗暗摇了摇头,建宁王果然不行啊,麾下的使者连一点机变都没有,到了大朝会依然当着皇帝的面说谎。
    陇右果然是荒野之地,没有足够的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