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9章

      魏游行至半路,停下脚步。
    幽暗光线下魏游面无表情,树叶沙沙,负责打灯的侍从动作愈发小心。
    已经可以确定人了。
    熟悉的脚步声快速靠近,魏游调转脚步迎向来人,飞速吩咐:“你走一趟驿站,调查一下乔……”
    “王爷,建州知府乔应选死了。”
    柴正峰与魏游同时开口,说的话却令魏游沉默了。
    第78章
    乔应选, 那个留有山羊胡,时常穿蓝色官服,有着中年婴儿肥的建州知府。
    魏游与他打了一年多交道, 留下的印象不深, 只觉得是一个处事圆滑、左右逢源之人, 有几分爱民如子之心, 但对性命极其看重,非要说,甚至有些胆小怕事。
    不像个主动招惹杀生之祸的人。
    魏游甚至觉得覃洐的嫌疑大过乔应选,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无关大局的人捅了魏游措手不及一刀。
    林家攀上国舅尚有踪迹可查,乔应选呢?
    事发突然, 魏游不得不边走边说:“陛下可得知消息?”
    “已派大理寺和刑部前去调查, 只不过——”
    微弱的光印在柴正峰脸上,照出他犹豫不定的模样。魏游道:“不必顾虑, 尽管把你打听到的都说出来。”
    “非有所顾虑,”柴正峰顿了顿,压低声音道,“王爷有所不知,乔应选乃自缢而亡。”
    乔应选死的蹊跷, 魏游赶到乔府时,小小的乔府已经聚集了一批人,人不多,但也不少,恰好不久前与他对峙公堂的老熟人们都在, 一个不拉。
    “来了。”
    三皇子最先注意到魏游。
    魏游的目光没有在他身上停留太久, 环顾四周,素以明净为主的乔府一片狼藉, 书房内的珍宝被摔得粉碎,地上到处都是杂乱的册子,房间唯一的一片净土上,躺着一个蒙着白布的人。
    死去的乔应选。
    “六弟来的倒是巧。”
    魏游终于舍得将目光移向立在一旁的人:“大哥何出此言?”
    “我听闻六弟与乔大人关系不错。”
    “本王与乔知府共事多时,于情于理都该走一趟。”
    大皇子靠走近魏游,目光看向尸体:“得此关心,乔大人泉下有知怕是内心彷徨的很。”
    “乔大人一直为政清廉,爱民如子,当得起。只不过如今死的不明不白,可查出凶手是何人?”
    话出口后,室内人神色各异,魏游不动声色地将每个人的微表情记下。
    魏游来的迟,自知落了下成,只能见招拆招,虽有十足把握不会牵连自己,但也不会如大皇子一般狂妄自大,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好一个为政清廉,爱民如子。”
    大皇子摁住魏游肩膀以示亲近,魏游拍开他的手,不欲与他多言,偏生大皇子今日揪住他不放:“六弟你今日坦护乔应选,可知他如何对待你?”
    遮人的白布旁边散落几本册子,大皇子一脚踢到魏游脚尖,魏游低头,一本摊开的册子安安静静躺在地上。
    画面上是一幅图,格外眼熟。
    只需一眼,魏游辨认出它的来历,正是陈家向官府备案的战船设计图。
    大皇子脸上的讥讽犹如实质:“想必六弟已经记起此物来历,大理寺与刑部已经查明真相,下狱的杨家人也招供了,与鲤州海寇同流合污之人正是乔应选!”
    “我朝朝廷命官勾结海寇,做尽伤天害理之事,哪里当的了瑞安王一句‘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如今自缢而亡,定是知道无法逃脱清算,才以死谢罪!”
    门口一阵狂风灌入吹灭烛火,天边的闪电照亮大皇子半边脸,遮不住大皇子得意的神情。
    轰隆——
    雷声奔腾而来,大风将半掩的木门吹得吱嘎作响,风雨灌入,寒意从心口蔓延,大皇子若有所感,僵硬回头,只见遮盖乔应选的白布被吹起一角,露出惨白的面庞。
    烛火复燃,门扉闭合,室内久久无人开口。
    “若真如此,大哥怕什么。”
    魏游打破僵局。
    “行事坦荡之人何惧之有?”大皇子立在书房正中,语气凌然,任凭所有人打量,不见一丝慌张急促。
    一旦细看,就会发现,大皇子自始至终不曾往乔应选的尸体多看一眼。
    吹起的一角,无人处理不是无动于衷,是心中有愧。魏游蹲下捏起白布盖上:“事情查清了?可有遗漏或疑点?”
    却不是问大皇子,面朝的是大理少卿的位置。对方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证据确凿,人证物证均齐全。”
    “乔府中人如何处置?”
    “全凭陛下定夺。”
    魏游并未多言,大理寺和刑部查不出线索,可见此事安排周密,背后之人胜券在握。
    马车驶离乔府,往昔门庭若市的大门上贴着长长的封条,门口聚拢了不少自发前来的百姓,有为乔应选哭冤的,也有在乔府石狮子旁默默撒上白纸的。
    来福于心不忍:“王爷,好多人为乔知府伸冤,是不是大理寺和刑部被人蒙骗了。”
    “你看。”
    魏游没有回答他,指了指一处地方,来福循着微弱的光线仔细辨认许久,终于发现有一小伙人与大多数神态不一。
    突然,他们把手伸进篮子,就在来福以为他们准备撒白纸时,一个臭鸡蛋正中匾额,留下了一道稠浓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