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8章

      为防止京城中人传出谣言,虞行烟失踪的消息瞒得很严。除了圣上,贵妃,虞府的一干忠心奴仆,京中无人知道她
    的近况。
    沈黛是在她失踪三日后发现不对劲的。
    她研制出了一种遇水不化的脂粉,敷在脸上,十数个时辰内不会脱妆。在“冰肌坊”丫头们的脸上试了试,效果惊人。
    便迫不及待地来府上找她,希望她能提出些改善的建议。孰料,到了国公府,却发现朱红大门紧闭,门房也不见了踪影。
    她当时便起了疑。
    来府这么多次,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
    可能是有事吧。沈黛这般想着。
    第二天又来,仍不见。她琢磨着可能是出事了。朝街上众人打听,民众也摆摆手,一脸雾水。
    沈黛心里一沉。
    她拿出了虞行烟之前送她的信物,找到了虞氏在京城的一家绸缎铺子。
    铺子老板是虞家的忠仆,见到沈黛手中的梅花玉牌,知这人是自家姑娘的密友,犹豫片刻,将事情告诉了她。
    沈黛没想到竟是虞行烟失踪了。震惊过后,暗自雇了几个长安城的密探,托他们打听。
    自个儿去了两次郊外的相恩寺,祈求佛祖保佑。
    心诚则灵。盼着盼着,终于回来了。
    虞行烟笑了笑,递给她一串珍珠手串:“我知道你一直记挂我呢”,见沈黛呆呆的,又主动把手串给她戴上,“这是我闲着无聊做的小玩意儿,你瞧着喜欢不?”
    淡粉的珍珠颗颗晶莹饱满,穿成一圈,戴在了沈黛莹白如玉的皓腕上,衬得她肌肤胜雪,纤质莹莹。
    正是虞行烟当日在云州时做出来的物件儿。
    沈黛也不推辞,欣喜戴上。转头一瞧,却发现廊下,往常在虞行烟身边伺候的双生子少了一个,多了个面生的丫头。
    “绿翘怎不见了。”
    沈黛好奇问道。
    她来了这么多次,每回在虞行烟身边伺候的都是绿翘,海棠这对儿姐妹花,何时多了个清秀的丫鬟。
    虞行烟摆摆手,和她简单解释了番事情经过,道:“她在青州。再过两日,便和我母亲,幼妹一同归家。”
    虞沉,绿翘比较幸运,被冲上岸的地儿离崔氏娘家不远。两人没费多少波折,便到了虞行烟外祖母家。
    沈黛点点头,想到方才来的时候,见到的一陌生男子,不由好奇道:“府上近日来了贵客?我刚在见到了一极好看的男子。”
    秀雅出尘,气质温和。
    真是顶顶好看的男子呢。
    沈黛在心里默默补充。
    第28章
    虞行烟一愣。
    沈黛的话让她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几日,府上众人为避流言,皆闭门不出。直至今日,虞府大门方才打开。
    沈黛是第一个登门来访的客人。
    这个时候,哪儿会出现一个年轻男子呢。
    她把府上众人排除了番,心头浮上个猜测,迟疑道:“你是不是在西北角的竹园见得他?他手中是不是有根竹杖?”
    沈黛呆了下,姑娘怎么知道的?她似乎没和她说过具体是在哪里见的年轻男子。
    竟还知道他手里拿了根竹杖。
    她面带疑惑地点头,然后便见眼前女子悠悠叹口气道:“那应该是我三叔。”
    “三叔?”
    沈黛眉间微蹙,满脸疑惑。
    虞家人口简单,老夫人孙氏生有三子。
    排行最长的是虞伯延,官职也是最高。
    二房家的,目前正外放幽州做知州,夫人李氏和一对龙凤胎则留在了府上。
    沈黛见过他们几次,对他们也熟悉。
    唯独这个老三,她只知道他的存在,但却从未见过。
    她之前忖度:这人定是身体有疾,所以才从不现于人前。以至于京城中人说起来皆一头雾水:“虞家有三个儿子吗?”,“不是两个么,莫非我记岔了?”
    沈黛来京城不过半年,对京城各大侯府知之不多,虞府她来得最勤,对她家的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却没想到,今日竟是见到了传闻中极少露面点虞家三郎。
    他行走无虞,又容颜俊美,何以多年来不在众人面前出现?
    虞行烟知她疑惑,抿了一口茶,告诉了一个令沈黛很震惊的事实:“我三叔,他生下来便目不能视。他手边的竹杖是他行走时的必需之物。”
    “他极少出门,我们不愿没和外头的人谈论此事。所以长安城的人对他不了解。便是我自己,也只能在过年时的家宴上见他几次。”
    虞行烟表情苦涩。
    沈黛的此刻的反应和自己当初见到三叔时,一模一样。
    一个玉般温润的人,偏偏生来不能视物。一直生活在混沌里,看不见颜色,也不知道世界长什么样。
    许是怕给别人添麻烦,他每日只在自己院子里打转,日子过得极清苦。
    虞行烟每回想起,便恨老天爷残忍,让三叔患上眼疾。心上酸痛不已。
    她平日里不愿去想这个,可沈黛忽然提起今日在竹园有见过他,她一下子便感伤起来,想要顺道去看看他。
    “你也一起去吧。”
    虞行烟拉着沈黛的手,两人携伴去了竹园。
    --
    翠竹墨绿,根根生长得窈窕,绵延数十里,织就一片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