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05节

      但他是吏部尚书,只是奉旨督查而已。真正查办此案的,还是被新党干将张子麟举荐而来的刑部尚书李充嗣。
    还有很敏感的一点,费宏侄子费懋贤本已被皇帝提为御书房伴读学士。但此事一出,他就外放去广东新法大本营任一府同知了。
    大明朝的第一个活三公权势已然滔天。
    他可不是幸臣,是屹立朝堂多年的文臣首领。如今有新学问、新法的旗帜,不光是参策们,皇帝都得“谨言慎行”。天下官员的铨选、用黜都要看他的脸色,现在,他还勾结了掌兵权和皇宫门禁的大太监张永。
    李翔本应掀起来的滔天巨浪就这么被轻松压了下来。
    【……朕生于安陆乡野,深知百姓疾苦。改元以来,朕从杨太保之请,命工部清查天下水患水利。今再从杨太保所请,必欲重整天下水利以惠万民。】
    【天下百姓皆朕子民,朕岂忍子民既忧水患复忧大旱乎?特于内承运库支银两百万两,命国策会议铨选巡视水利之监察御史凡一十四员,分赴广东之外诸省及北直隶、南直隶巡视重整水利事。】
    【此乃利民利国之善政、国策!天下宗亲、勋戚、官绅、百姓须见制遵行,勿因一己之私阻挠之!重整天下水利,或需五年、十年之功方可初见成效,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天下良田皆得水利之便,则大明富国有望,百姓安居乐业,朕可告慰太明列祖列宗矣!】
    【钦此!】
    一道诏制随后宣谕出去,除广东外,十四个巡水御史奔赴各地。
    大修水利该不该?那自然是善政,应该的。
    但诏制所言,分明不是那些大型的水利工程,而仅仅是对那些遍布各地的小型灌溉河道、沟渠进行一番修整。
    说得再明确一点,把过去那些藩王、官绅、权贵为了让自家良田得到更好灌溉而改的水道,改成对百姓都能有利。
    用的还是从皇帝内库里掏出来的银子!
    “杨廷和图穷匕见!”
    湖广武昌府的楚王府内,第六代楚王朱荣氵戒的弟弟镇国将军朱荣澯愤愤不平地说道:“先帝驾崩,陛下谕旨令天下诸藩安居府内为先帝服丧足二十七月,如今看来亦是杨廷和之意!王兄,湖广水患频频,我楚藩赐田本就连年欠收!俸禄又积欠日久,现在连婚丧嫁聚都难了。”
    “请奏以湖广政司库银预支一万七千两,再以藩府俸禄抵之,朝廷也不许,还要王兄训诫我楚藩诸宗亲,这真的是陛下之意吗?”朱荣澯越说越愤怒,“陛下如这么提防诸藩,岂会过继幼子给先帝,建藩于江西?杨廷和老贼,如今还要以天下水利之名,损宗室之利以邀民心,再接下来就是养声望篡大位了,这是不臣之举啊!”
    朱荣氵戒十九岁的儿子朱显榕也说道:“父王,因为服丧,儿子大婚之事都耽搁了!好不容易左支右绌办了婚事,没失了王府体面,那明年杨廷和若以广东新法有成为名定要推行诸省呢?按祖制,我楚藩当掌着税课司啊!可最近这些年来,税课司可曾再将所得上交王府?父王,实在不能如此软弱受其欺辱了!”
    初代楚王建藩武昌时,朱元璋把武昌府税课司赐给了楚王朱桢掌管。
    武昌九省通衢之地,税课司每年从商贾、侩屠、杂市捐税及买卖田宅等事上征收的钱不小。
    朱荣氵戒性格偏软,现在只听得一脸愁容。
    之前因为这个儿子大婚的事,请奏那一万七千两时,楚王府就大着胆子试探了一下。
    “臣祖昭王原赐武昌府税课司,今更五世,为有司所侵夺。乞改给印章,隶之本府,以为世业。”
    掌管礼部的张子麟自然是严词驳回了。
    朱荣澯继续说道:“广东专设税课司,与藩司、都司、提刑司、治安司、都察司并立!若新法推行之湖广,税课司祖业安能再重归王府?王兄,此太祖专赐楚藩之恩!杨廷和国贼,挟制陛下在先,邀天下民心在后,篡位之心已昭然若揭!王兄,该做些什么了!”
    “父王忘了承奉潘朝之前诽谤父王守制妄出王府、请革楚藩吗?幸赖陛下明朝秋毫!这潘朝,可是礼部派来的人!”
    朱显榕跟朱荣澯一样着急。他是楚王的庶长子,朱荣氵戒没有嫡子,他朱显榕现在是距离楚王位置最近的人。
    要是楚藩被革除了,他还有什么?
    繁衍数代,楚藩也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诸多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还有那么多郡主、县主、乡君……诸多的楚藩宗亲有什么事全让楚王这个楚藩宗主来出头。
    可朱荣氵戒只能说一句:“兹事体大,容本王再想想……”
    朱显榕和叔叔对视了一眼,心思各异。
    在离开朱荣氵戒寝宫的路上,朱显榕只是心思沉郁地说道:“四叔,如今先帝丧期已过,我不便多在外。您一边防着王府属官,一边想点办法吧。”
    “知道!”
    朱荣澯倒没多余心思。只不过如今皇帝受制,可依赖的只怕就是勋戚、宗室了。
    还有旧党。
    若是立下大功,至少积欠的楚藩俸禄和武昌府税课司都能稳稳拿下来!
    这还只是太祖时期封的藩王,他们距离大位很远。朱见深的后代们,此刻又是什么样的心思?
    消息传到成都府之后,费宏请了几人到宅里,也屏退了左右。
    随后他才沉下脸:“是不是你们谁动的歪心思?想的什么昏招!”
    “费公,如何能是我们动的心思?只能说天下刚烈者众!”
    “尸劾!有弹章渐渐累积声势便可,如此暴烈,只会坏事!”费宏一脸痛恨不已,“还事先多拜访新党,如此做作,只会给新党借口!现在倒好,借着重整天下水利,新党定会寻一批人开刀!”
    “这事实在办得蹊跷。费公,为何不才觉着是新党做的?”有个人说道,“连张永都与杨廷和沆瀣一气了,有张永照应,他们实能除了那李翔,伪成尸劾。”
    “笔迹、时辰!”费宏瞥了他一眼,“登闻鼓就在宫墙之外,五府边上!望日朝会前,禁卫军眼皮底下,杨廷和若跋扈至此,还需顾忌什么?”
    “民心!声望啊!”那人断然说道,“而且也是试探!试探陛下之意,试探天下反应!费公,此诚社稷倒悬之危,若真让新党借重整天下水利把事做成了,天下万民称颂,杨廷和可就势成了!”
    “再怎么说,吾辈尊崇圣贤教诲,道义而言此乃善政!如何阻拦?”费宏咬牙切齿地说道,“好一招阳谋!若吾辈口称圣贤教诲不可或忘,行事却不顾百姓,那还如何批驳实践学乃异端学说?”
    “可若杨廷和势成,陛下危矣!费公,陛下命您总督四川,实有厚望啊!”那人说得哽咽起来,“想到陛下如今是如何担惊受怕,臣下实在不忍!安化王、宁王之叛在前,如今宗室人人自危。费公,陛下所能托付者,唯吾辈可居中联络,匡扶正统啊!”
    “……兹事体大。”费宏沉默一会才盯着他们,“无论如何,李翔之事若真是你们所为,那么不如先想着怎么应对三法司追索!别小瞧杨廷和!其他事,待我再细细斟酌一二!”
    又谈了一阵遣了他们离开,费宏才静静等候在书房里。
    过了一会管家过来,费宏问道:“进黄粑的来过没?”
    管家有点意外:“老爷今日想吃了?”
    “心烦,想吃些甜的调和一二。”费宏点了点头。
    与后世不同,此时及之前的四川美食反倒是以甜为主。《蜀中广记》有言,蜀人作食喜煮饴蜜以助味。费宏来四川后,就喜爱上了一味此时于川中流行的黄粑。
    制黄粑的店家虽多,但费宏独爱其中一处小店。
    当然了,费宏已经来四川一年多,那家小店也有发达迹象了。
    等管家去了又回,终于再提来一个食盒。
    把其中一盘洒满糖霜的黄粑搁到费宏书房中的桌上,又冲好了一泡茶,管家离开关上房门。
    费宏这才脸色凝重地拿起筷子,一个个地扒开黄粑,直到终于在其中一个里面找到了一个小竹筒,随后又找出三个来。
    他松了一口气,看来这场剧变暂时还没真正影响到他。
    经营那家小店的绝不是内厂在四川的首领,又或者那不知是何人的锦衣卫四川行走。
    费宏是旧党党魁,在这场戏里,他和朝堂中枢的联络除了过去那个密匣,就是这条线。
    但现在必然形势有变,费宏还没来得及通过密匣再向皇帝呈递问什么。下一次再撑过去,也许杨廷和那边为了把戏做足就有来无回。
    关键尸劾之后加太保,实在让费宏难以想象如今是个什么情势。
    好在这消息还是来了。
    吹凉了竹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之后取出一张写满小字的纸。
    每一张这样的纸,都是等黄粑蒸熟之后,又经巧手重新放入恢复得如同原样一般。
    那内厂的手段,也有点难以想象啊。
    最初用这种方式来与费宏传递一些特别消息,恐怕也有敲打费宏之意。
    像这样的小店或别的存在,目前的大明已经铺开怎样一张网?
    费宏集中注意力,认真辨认起上面细小的字迹来。
    第205章 万家生佛杨廷和
    巡视江西水利的人,身份很特别。
    他娶了陛下的姐姐,可他的哥哥却娶了杨廷和的女儿。
    论身份,他是超品的驸马。论官职,他虽然只是一个七品监察御史,现在奉的是皇命,但又是来办巡视江西重整水利差使的。
    每个人都嘀咕着他真实的立场,余承业没从南昌府开始,而是从建昌府开始,先去了益王的藩地。
    益王朱祐槟的孙子现在还有一个敏感的身份:朱厚照嗣子睿王朱载堚。
    虽然改过名字了,但这个睿王毕竟是益王的亲孙子。
    余承业到了建昌府之后,先以宗亲之名拜访了一下益王府。
    谁也不知道他进府中说了什么。
    但他离开益王府之后,就去了乡野之间。
    “益王爷仁德爱民呀!”老农如是说,“听说,王爷平日里只吃菜蔬豆腐。衣物鞋帽都是洗了穿、穿了洗,发白破旧才不穿了。王爷有德,这才子嗣繁荣!”
    余承业微笑着点头:“你知道这望军台地一带的二百顷良田,是何时赐给益王的吗?”
    “记得!那还是弘治五年的事了。”
    “这么多年,一直是县里代管?王府没有派人来崔征?”
    “都是县里代管啊!王爷从不过问这些,他老人家用度也都简单。”
    余承业依旧微笑着:“江西不缺水,怎么我看你忙着担水往田里浇?这是准备育秧了吧?”
    “哎呦!老爷您还知道田里的事啊?”老农有些意外,“秧苗娇贵,小老儿只能多用心一些。”
    “您老人家在望军台地那里租种了多少田啊?”
    老农有些犹豫,随后说道:“小老儿没在望军台地租种,就湾里这九亩多田。”
    余承业也没点破:“我看望军台地那边虽地势高一些,但水渠纵横,怎么老人家您这田里反倒需要担水来浇?”
    “……这位老爷,您到底是什么官啊?”老农有些支支吾吾地开口问。
    “我是来江西巡视水利的御史。”余承业没有说自己的驸马身份,“老人家,您说要是前面那条河上游的堰稍微多开两个口,你这里是不是用水也方便些?您家里没有儿子吗,我看您一个人担水也劳累。”
    “哎呦!御史老爷!那可是王庄的水,小老儿哪敢去争?王爷行善积德,这是要小老儿折寿的!担水也就来回多跑几回腿罢了,老头子身子骨还行。江西河多,年年都要防着夏讯的。虽然小老儿的儿子去应役修河堤去了,但小老儿还顾得过来!”
    余承业继续笑道:“益王仁德爱民,要是看到他王庄附近的百姓耕作如此辛苦,也会主动提出改一改的。只多开两个小堰口,那望军台地上除非遭了大旱,不然也都不会误了庄稼。”
    老农看了看他,忽然就跪了下来磕着头:“要是真能行,那自然是太好了。小老儿这几亩薄田,每年也能多收三五斗粮食。”
    余承业把他扶了起来:“都是修河,这修河之事,今年归我来管。老人家不妨回去和里正、乡亲们商量一下,看你们这一带的河若是水能涨上来一些,该怎么修。什么地方在挖些水池,什么地方可以起个新堰。至于再下游,江西河多嘛。”
    老农双膝离了地,怕弄脏了他的衣服,仍然屈膝弯腰不已:“小老儿必定回去与乡亲们好好说说这喜讯!还不知道青天大老爷尊姓大名,我们瞿家湾必定给您立生祠,日日上香火。”
    “本官也只是奉命办差罢了。去年、前年有人过来查勘河道沟渠,就是为了今天嘛。陛下和杨阁老都念着你们,你们田地里用水方便了,用心耕种田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