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4章

      “哎,交个朋友怎么就这么难呢?”
    耸了耸肩,桃井红转身往女汤所在的方向而去。
    对羽生铃雅产生了失望感之后,走在去往女汤的路上,桃井红开始思考起与被她们孤立的夏目雅子交朋友的可行性。
    桃井红自认为并没有对夏目雅子进行孤立,她只是在十六夜秋和羽生铃雅孤立夏目雅子的时候,选择了冷眼旁观而已。
    怀着这样的良好感觉,桃井红觉得自己和夏目雅子成为朋友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于是,在夏目雅子踏入女汤的时候,她受到了来自桃井红的热情对待。
    结果非常的不乐观。
    对于夏目雅子而言,与不知是真傻还是假傻的桃井红相比,她更愿意和带头孤立她的十六夜秋打交道。
    受到了冷遇的桃井红在发现无法得到夏目雅子的好感之后,不愿意再贴对方冷脸的她冷哼一声,随即去了离夏目雅子最远的位置泡温泉。
    就在桃井红将一首完全不在调上的歌快要唱完的时候,她听到了羽生铃雅的尖叫声。联想到对方没有来泡女汤的原因,自觉有热闹可以看的她连忙上了岸,随意的披上了浴衣便往外走去。
    至于带倒了屏风以至于差点伤到夏目雅子这件事,桃井红完全没有注意到。
    待得桃井红赶到尖叫声传来的地方之后,桃井红才知道,向来淑女的羽生铃雅会尖叫,不是由于她叔叔羽生林被她捉奸在床,而是因为她看到了死在房间内的羽生林。
    羽生铃雅一路跟踪她的叔叔,待得看着她叔叔和眼角有痣的女子进入了一个房间之后,估计好了时间的她叫住了路过的温泉旅馆工作人员。在证明了自己和羽生林的关系之后,以担心自己叔叔的名义,羽生铃雅让温泉旅馆工作人员给她开了房间的门。
    然后,在工作人员用工具给她开了上了小锁的门以后,踏入房间的她没有看到意料之中的伤眼画面,而是看到了她死在床上的叔叔——若非她亲眼看着叔叔羽生林进入了这个房间,并且此刻看到了对方拥有六个手指的左手,她都不敢确定那个身体干瘪的人就是她叔叔。
    羽生林浑身赤/裸,四肢摊开的躺在床上,身体干瘪,死不瞑目。
    最关键的是,一直盯着这个房间的她没有看到有人出去过,然而这个房间却不见那个左眼下方有痣女子。
    在开门的温泉旅馆工作人员报警的时候,羽生铃雅擦了擦颊边滑落的泪水,给浑身赤/裸的叔叔盖上了被子的同时,她也仔细打量了在她进来之前门窗紧闭的房间一番,然而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地方。仿佛那个跟着她叔叔一起进来的女子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羽生铃雅捂住嘴,在为她叔叔的死亡流泪之余,也忍不住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她看到的那个女人,到底去哪里了?
    在桃井红接连不断的向她问题,以期知晓更多羽生林死亡的内幕的时候,面对完全不会看人脸色的桃井红,待人向来有礼的她擦了擦泪水,不耐烦的怼了对方一句,“你那么想知道内幕,是想成为下一个吗?”
    桃井红:“……”
    被羽生铃雅吓到的桃井红缩了缩脖子,嘟囔了一句“我也是关心你”之后,便朝另一个同样第一时间发现羽生林死亡的工作人员走去,半点不死心的向别人去打听内幕消息了。
    在桃井红向别人打听内幕消息的时候,询问了发现死者的工作人员之后的毛利小五郎走到了羽生铃雅面前。他先是对羽生铃雅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在夸了羽生铃雅长得好看的同时安慰了对方一番,随后才对羽生铃雅发现羽生林死亡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询问。
    名侦探毛利小五郎的名字,哪怕是向来只关注男神敦贺莲消息的她也有所听闻。基于对名侦探毛利小五郎的信任,羽生铃雅将她从见到叔叔羽生林开始,到发现羽生林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全部都告诉给了毛利小五郎,甚至连自己当时的心态变化都说给了对方。
    在此期间,本来好好待在毛利兰身边的江户川柯南在不知不觉间,站到了毛利小五郎身边,听完了羽生铃雅向毛利小五郎叙述的内容。
    等到毛利小五郎发现江户川柯南的存在之时,江户川柯南已经手抵着下巴,陷入了思考的状态。
    然后,正当江户川柯南思考的时候,他的思路再一次成功的被出手教训“熊孩子”的毛利小五郎打断了。
    江户川柯南:“……”
    果然,毛利小五郎才是他真正的克星!
    作为小孩子的江户川柯南被教训了一番以后,任由他如何“吵闹”,他仍旧由赶过来的毛利兰带离了案发现场,免得打扰到毛利小五郎的调查。
    警察到来之前,作为名侦探的毛利小五郎在进行了相应调查以后,直接作出了羽生林是“自杀”的结论。
    自杀?!
    羽生铃雅完全不接受这个推理。
    羽生铃雅眼眶微红,情绪不稳定的她瞪大了眼,咄咄逼人的看向了毛利小五郎,“请问毛利小五郎先生,你怎么解释我看到的那个女人的存在?”
    她完全不愿意相信,久负盛名的毛利小五郎居然会做出这样草率的结论。
    “这个,这个……”毛利小五郎干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头,“我记得你说过,在你叔叔进入房间之后,你没有看到有人出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