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3章

      蛰伏了快两年的程若晚再次名声大噪,她现在已经33岁,过了小花的年纪,似乎也不再追求什么流量,能在一部前期并没有多少宣传的电影中只出演一个镶边配角,在此之前被很多人嘲讽说她挤不进电影圈子,如今看来原来是有眼光,有规划的一个演员。
    成小花这个角色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她死得也很惨,是电影最终的高潮之前的一个大泪点。成小花是一个苦命人,被人欺辱,折磨,诋毁,最终死于非命,虽然她很傲气,聪明,处事圆滑,甚至想出了万全的脱身办法,却还是拧不过时代的洪流,被人作为替死鬼推到愚昧的民众之中,乱棍打死。不少人在持续讨论成小花的角色意义,还有人说,程若晚本人就和这个角色有些重合,她传说中未经证实的绯闻很多,这些绯闻导致程若晚在大众印象里似乎总是随便的,桃花众多的,男女关系混乱的,名声狼藉的。却没人去在乎故事里的男人是谁,或者是否程若晚只是被某些男人胁迫或占些便宜。人们只喜欢议论并把罪责推给故事里的女性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事情。
    女性的客体性大概来自于男权社会,女性一直作为男性的附属,甚至是私有资产。古时妻子可作为物件或资产,送人或发卖,自古以来,只要是战争就伴随着□□,女人和牲畜一样供人随意处理。王朝更迭是妖妃祸国,丈夫出轨是小三勾引。不止男性这样想,大部分女性也这样想。电影把成小花的人生赤裸裸地摆给观众看,她只想求生,是男人和强权逼着她委身,哪怕她十分聪明地逃脱了禁锢,也逃不开扣在她身上的脏水,逃不开民众的口诛笔伐。她明明什么都没做错,强权占她都便宜又逼着她死。
    故事是有时代性的,那如今又好到哪里去呢?很多被xing侵的女孩不敢报案,报案了也常常以为证据不足而无法受理,且事情宣扬出去,被辱骂嘲讽的往往也是女孩,就算证据足够,罪犯被判了刑,几年也就出来了,还有不少放狠话让女孩等着,女孩往往会带着一生的阴影活下去,或者活不下去。
    女性不敢走夜路,独居更要谨小慎微,无论穿什么衣服出门都有可能出问题,只是和朋友在店里吃饭都有可能被男人当场拖走。这些东西放到网上,总有人第一时间跑来说,是这个女人穿的太少了,是女人对不起那男的,是女人怎么怎么样……
    都是女人的错,也可以说都是弱者的错,充满了既得利益者高傲的强词夺理。而女性作为一种本质的“性资源”、“生育资源”、只堪堪因为时代进步摆脱了一部分客体化定义的人类,因为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带来的并不公平的客体身份,因而经常在网上跟另一部分网友产生争执,这种行为被称为打拳。
    成小花这个角色,无疑是更戏剧性地把女性的困境,以直白的、戏剧性的方式□□地扒给观众看。能跟成小花共情的人无尽唏嘘,不能共情的既得利益者暗自庆幸,并以教育他人不要想多来掩盖他们的庆幸。
    随着电影的火爆,关于成小花悲剧命运的讨论越来越多,程若晚在电影里的扮相又一直在短视频平台上转来转去,无数网红加入仿妆大军。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一幕不在勾人,哪怕她濒死前那肮脏、悲惨的一幕,她在烂泥里浑身污垢地死去,她的美也是从骨子里出来的,更显得凄惨让人可怜。
    程若晚的热度高到她难以理解的地步,她平时也是可以上街的,现在梁鸟劝她少去。她没信,去楼下超市买啤酒,很快被人认出来。
    梁鸟按着太阳穴:“姐姐,你怎么不听话?”
    程若晚有点心虚:“只是合照了,也没什么。”
    “他们知道你住在哪儿问题更大好么!”
    “那怎么办,我又没钱换房子,好不容易快要还完房贷了。”程若晚可怜兮兮。
    梁鸟的手指似乎都从手机里伸出来戳她的脑壳:“网上由成小花讨论到单身女性面临的困境你都没看是吧,你一个单身女明星,叫人看见多危险你自己没点数?”
    程若晚无言以对。
    当然,她是真没钱换房子,梁鸟也没想好租一个房子合适还是她继续住在自己家合适,在这期间只能让米元跟程若晚一起住着,起码不算独居。
    虽然已经跑过了路演,但程若晚一次都没认真地看完电影全场,所以她很想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去电影院好好地看一看这部电影。
    于是她让米元挑了一个比较偏僻的电影院,午夜场,梁鸟不放心也跟着,于是三个女人摸着黑悄悄进了电影院,还抱着程若晚非要吃的爆米花和可乐。
    梁鸟:“明天多加一小时有氧。”
    程若晚朝她比个ok。
    午夜场看电影的人很少,这一场也就不到十个人,程若晚坐下,小心地问梁鸟:“这么看票房是不是有些乏力了。”
    梁鸟翻白眼:“大姐,午夜场,不年不节的,谁大半夜跑来看电影。都快七亿了,小青高兴得发疯,你一个镶边女配就别操心了哈。”
    程若晚:好吧。
    她们几个慢慢看着电影,程若晚仔细地看过自己的表演,然后又小心地问梁鸟:“我演得还行吧。”
    梁鸟:“想让我表扬你就直说。”
    她有些扭捏着,又去问米元:“我演的还行吧,我看自己看不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