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35节

      难怪了,难怪了!
    李渊想起这两日两仪殿议事,几位宰辅似乎眼神都有些奇怪,自己还加意抚慰……天寒地冻,还赐下了些宫中用炭。
    难怪了,难怪这流言没人传到自己耳中!
    我没有,我冤枉,不是我!
    李渊细细想了又想,厉声喝道:“怀仁如今为军中统帅,此等流言……必有人指使!”
    很确定不是我……李渊有这个信心,因为按照年龄来推算,李善出生的时候,妻子窦氏还在呢!
    前隋时候,隋炀帝杨广对李渊这个表弟颇多忌惮,还曾经问过李渊的侄女,也就是入宫为嫔妃的王氏,你舅舅还没死吗?
    所以李渊一直战战兢兢……呃,绝不是因为李渊畏妻如虎,窦氏生下了长子、次子之后,许李渊纳扬州刺史万武刚之女为侧室,那就是万贵妃了。
    李渊记得很清楚,那段时日自己绝没有沾花惹草,没那个条件,没那个时间,更没有作案动机啊!
    这个锅,老子不背!
    平阳公主慢悠悠的说:“如此流言,就连远在原州的怀仁都知道了,如何还敢擅自留用被俘罪将?”
    李渊缓缓坐下,挥手让嫔妃退下,脸上颇有猜疑的神情,“是谁?”
    李元吉有些小兴奋,但忍住了没开口……如果李善被召回京中,那最有可能接任主帅的,除了秦王,不做二人之想!
    到底是谁干的,还需要猜吗?
    李元吉心里清楚,短短半年,夺嫡局势大变,秦王府稳住了局势,而且优势越来越明显,而东宫那边一次一次的被削权……归根到底,无非是李渊的态度、立场发生了改变。
    第九百二十七章 流言蜚语(上)
    殿内的气氛略有些凝重,李元吉大气都不敢喘,上次父亲如此大怒还是武德二年的河东大败,先是自己丢了太原,宋金刚席卷河东,又有独孤怀恩之叛,关键时刻又出了夏县叛乱。
    那次父亲大怒的后果是……整个夏县都被屠了。
    平阳公主倒是神情愈发放松,笑着说:“泾州大捷,斩首数万,如此大功……听说父亲有意在收复三州之后,加封怀仁嗣王?”
    没等李渊开口,平阳公主继续道:“还好当日父亲没许诺亲王,不然真是……”
    亲王非皇子不能册封,如果那样,真是说不清了……李渊没好气的瞪了眼女儿,“如今看来,连嗣王都不能封了。”
    一边说着,李渊一边在心里琢磨,到底是谁放出这等流言……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必与夺嫡相关,都已经扯上皇室血脉了,这明显是要让怀仁与太子、秦王都起隙。
    但到底是谁……李渊很难做出判断,从明面上来说,如果李善被召回京中,如同赵郡王一般被闲置,那得益的就是二郎。
    如果二郎再次上阵,收复三州,加上手掌兵权……自己也不得不选择易储了。
    李渊细细想了又想,似乎二郎这段时日并没有这等心思,行事作风以至于整个天策府都相对来说比较平静,他心里应该清楚,两位宰辅是得自己授意与之交好,他没有必要这么心急。
    难道是东宫?
    如果是太子,那倒是有些谋略,以此试探,或以此陷害秦王?
    李渊也觉得不太可能,太子向来稳重,少有冒险之举,而且半年前才发生天台山一事……如果弄巧成拙,自己真的以二郎代怀仁领军的话,太子那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正踌躇间,李渊看了眼一脸悠闲的平阳公主,恍然大悟道:“平阳,还不说来听听!”
    听刚才三胡的话,这等流言已经遍传长安了,女儿不可能是刚刚听说,但却今天突然入宫,肯定是有所收获。
    平阳公主笑道:“父亲应知,天下何人最恨怀仁?”
    李渊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李元吉已经脱口而出道:“当然是颉利可汗之子欲谷设,两次被生擒活捉……”
    “都布可汗!”李渊斩钉截铁的打断道:“欲谷设已死,阿史那·社尔与怀仁交锋多次,几度大败,云州一战被怀仁亲手生擒,泾州一战被杀的丢盔弃甲,狼狈北窜。”
    “不错。”平阳公主点头道:“嗣昌探明,流言是从东西两市胡商中散出的。”
    李渊大大松了口气,不是大郎,不是二郎,还好,还好,下一刻李渊狠狠一拍软榻的扶手,“社尔小儿,以此离间,简直就是儿戏!”
    李元吉大为失望,居然是突厥人,自己白高兴了!
    “但如此流言,五日之内,遍传长安。”平阳公主神色一变,冷冷道:“必有人推波助澜!”
    只要不是老大老二主使的就行,李渊放松的靠在软榻上,点头赞同道:“不错,必有人推波助澜……但没听说怀仁有什么仇家啊。”
    这句话是在指天台山一战,不仅李渊、李世民、李元吉父子,还有大批的朝官都得以生还长安,这样的恩情,就算以前有些龌蹉也会一笑了之,就像段志玄那般。
    那厮的仇家……怎么可能没有!
    其他的不说,晚年丧子的裴世钜都恨他入骨了……平阳公主心里吐槽,嘴里却在说:“还请父亲明查。”
    李渊嘴里嗯了声,却没什么办法……突厥离间,流言四起,想在过程中寻找推波助澜的人,这个难度实在大了点。
    平阳公主更没什么办法,她这一次入宫主要是为了看看父亲对李善的态度,如果态度不太坚决,干脆就让李善回京算了,省的后面再出什么幺蛾子。
    还好父亲对怀仁还是信得过的,平阳公主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父亲,如今长安流言蜚语,怀仁也难以自安,不如召其回京,以代国公左监门卫大将军苏定方领军。”
    召李善回朝,但命李善的嫡系苏定方继任主帅,这能显示李渊对李善并无猜忌。
    “不至于此。”李渊摆摆手,想了想道:“赐怀仁骏马五匹,锦袍五袭。”
    平阳公主有些失望,但也无可奈何。
    两个时辰后,中书省内,中书舍人崔信将撰写好的诏书送到杨恭仁案上,随意聊了几句转身离去,背后的杨恭仁喃喃低语了几句……应该只是流言,否则这夺嫡事又要起风波了。
    满腹心事的崔信放了衙回家,刚进后院就被妻子扯到屋内,听了几句苦笑道:“你也听说了?”
    “嗯。”张氏小声问:“真的假的?”
    “假的。”崔信恨恨道:“适才圣人下诏,赐了怀仁骏马锦袍,以示无疑。”
    张氏呆了呆,“妾身问的不是这个。”
    “嗯?”崔信也呆了呆,难道你不是担心君臣相疑吗?
    “郎君还不知道?”张氏神秘的低声道:“坊间传闻,怀仁乃是皇子。”
    崔信嘴角抽搐了下,“假的。”
    “假的?”
    张氏的神色古怪,似乎有些狐疑,似乎还有些兴奋……呃,如果是李善在这儿,对这神色有着一针见血的评价,这叫八卦!
    “但很符合啊。”至今还不知道李善身世的张氏津津乐道的说:“都说是生于岭南,但德谋、稚圭都曾提及,似乎怀仁对岭南并不熟悉,岭南冯家子弟入京也曾言,未闻岭南李怀仁之名。”
    “那时候怀仁还小呢。”
    “武德四年就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名句,难道在岭南那么多年都没留下只言片语?”张氏摇摇头,“不可能,绝不可能!”
    崔信无言以对,只能黑着脸加重语气又重复了一遍,“绝非皇子!”
    “去年初定亲,婚书上父祖一栏是空的,你说不碍事……”张氏哼了声,“难不成你知晓内情?”
    “呃,的确知晓内情……”
    “那他生父何人,祖辈何人?”
    “这个……”崔信用力揉着眉心,脸都扭成麻花了,“但真的不是皇子,也不是宗室子弟。”
    第九百二十八章 流言蜚语(下)
    崔信痛苦的揉着眉心,却只能站在这儿听着妻子絮叨……再往里走,不远就是那位亲家母的住所。
    张氏像是没听见丈夫第三次的重复,板着手指头算,“祖籍陇西成纪,武德四年入京投亲,名扬天下却无人知其生父名讳,而且还得陛下如此信重,得平阳公主厚待……”
    “那是怀仁救了平阳公主的性命!”崔信忍不住打断。
    “怀仁后来也说过,那等秘药险之又险,一个不好平阳公主就要身亡,若非血亲,就是天下名医也不敢试吧。”张氏反驳了一句,然后开始口述剧本,“必是那次救了平阳公主性命,怀仁才与陛下见面,才会说出身世,不然陛下如何那般信重宠爱……”
    看着神采飞扬的妻子口若悬河,崔信觉得头痛欲裂。
    “对了,雁门大捷,生擒欲谷设,却从一介县公直接被列入宗室,册封郡王,越过了郡公、国公,那一次的战功还不够吧?”
    崔信都懒得分辨了,那次明显是陛下用怀仁去顶锅的……当时不知道,之后他是知情的,原本突利可汗是要求与秦王义结金兰。
    张氏的思绪越飞越远,眼睛都在放光,“对了,陛下建国前,成年皇子只有太子、秦王、齐王,子嗣算不上多,但建国之后,每年宫中都闻婴啼……怀仁这年纪,放在里面刚刚好啊!”
    崔信听得都忍不住笑了,若没有李德武,那这逻辑……还真的挺符合的。
    说到这儿,张氏突然住了嘴,崔信哼了声,“不继续说了吗?”
    张氏靠近了点,小心翼翼的说:“怀仁真的欲夺嫡?”
    崔信长长叹了口气,“这话让朱娘子听到,两家亲事也只能作罢了。”
    “甚么?”
    “你非要给朱娘子安上这个名头,还指望她善待女儿吗?”崔信没好气的说:“已然查明,是平阳公主夫妇查出来的,应该是两个月前败北的突厥都布可汗的离间计。”
    “离间计?”张氏大为失望,又立即追问道:“真的不是……”
    “不是!”崔信咬咬牙,“若是皇子,为夫怎么敢将女儿许给他?!”
    如果真的是皇子,很可能会陷入夺嫡之争,崔信是不敢随意结亲的,历史上的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直到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他才与曾经的天策府大将程咬金定下亲事,第二年完婚。
    要不是那篇《爱莲说》,而李善也实在是光彩夺目,家里的小白菜已经倾心,崔信还真未必会点头呢。
    张氏有些失落,倒不是因为女婿不是皇子,在五姓七家的心目中,皇子这个身份也贵重不到哪儿去……百年后,人家荥阳郑氏的嫡女宁可嫁给出身博陵崔氏的九品小吏,也不肯做太子妃。
    但这么大的瓜……还没等自己吃就摔在地上,四分五裂了,实在是可惜了,张氏有些意犹未尽,总觉得这流言不会是空穴来风。
    崔信加重语气叮嘱道:“这几日小心点,决不能让朱娘子知情……你总要为女儿想想。”
    张氏眨眨眼应了声,心想那位亲家母性情爽利,自己旁敲侧击应该能问出点什么吧?
    好像如今执掌后宫的万贵妃也是官宦之后,这位朱娘子显然也不是寻常出身,说不定……
    等第二日,赐邯郸郡王李善的诏书新鲜出炉之后,相关的流言蜚语不仅没有消散的迹象,反而更加如火如荼了。
    坊间到处都在传言类似的话……
    “难怪邯郸王那么得陛下信重啊!”
    “难怪之前陛下许邯郸王节制北衙禁军,执掌宫禁啊!”
    “难怪雁门大捷就能被册封郡王……”
    “难怪天门山一战,邯郸王纵马狂奔,急行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