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靖安侯 第124节

      当然了,沈毅钻研学问的动机不纯,或者说动机太纯。
    他不是为了学问本身,而是单纯的为了踏上科考的进身之阶,从而进入士大夫阶层,进入官僚阶层,掌握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本来他一个人在京城求学,除非皇帝暗示主考放水,不然考中乡试的概率不大,不过现在沈毅遇到了顾老头这种名师,自然就不能辜负这难得的机会。
    乌飞兔走,一转眼四个月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洪德六年的九月份,夏去秋来,建康的热浪慢慢退去,天气也变得凉快了起来。
    自五月起,沈毅每天除了看书之外,基本上保持了每天一篇策论或者杂文的“作文”强度,除了写小作文之外,沈毅或者在醴泉楼里找书,或者在建康的书铺买书,几个月时间里他基本上把陆夫子写给他的书,统统看了一遍。
    虽然不一定会背,但是他的的确确看了一遍。
    这些书每看完一本,顾老头就会提问沈毅一些关于书里的问题,一连十几本之后,沈毅才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位看似不起眼的私塾先生的厉害之处。
    顾老头写给沈毅的书,他本人早已经统统背了下来,烂熟于心。
    当发现这件事的时候,还跟顾先生提起过,这个小老头便洋洋得意的对沈毅说,他年轻时在老家有个“两脚书橱”的外号,出了名的博闻强记。
    这几个月时间里,沈毅去拜访过几次赵侍郎,也曾经问过赵侍郎关于顾先生的事情,据昌平所说,这位顾先生原先是地方上的解元,出了名的神童,在宪宗朝进京考进士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参加会试,就愤然上书弹劾当时某位宰相贪腐。
    举人虽然有资格给皇帝“写信”,但是告发宰相的信当然不太可能有什么回音,事后顾老头虽然没事,但是会试之时就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涉嫌舞弊,被终生禁考了。
    之后,这老头便觉得无颜回去面对家乡父老,几十年来一直留在建康,因为只会读书不会别的什么生计,他就在建康辅导进京赶考的学生们,挣点“生活费”。
    陆安世,赵昌平那一批人进京赶考的时候,顾老头名声还很大,因此师兄弟两个人都登门向顾先生请教过学问,算是有一些师徒之实。
    因此,顾先生的业务能力,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
    除了按照顾先生的要求写小作文之外,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沈毅前后给宫里写了五期邸报的稿子。
    虽然除了第一期之外,后面的四期出版的内容,与沈毅写的稿子并不完全一致,还收录了一些旁人写的东西,但是总体来说,这五期邸报的内容,最起码有六七成是出自沈毅之手。
    沈某人不在朝堂,但是却是礼部下属邸报司实际上的“幕后撰稿人”。
    这个身份,实际上权力很大。
    虽然沈毅也知道,邸报司内部,或者说宫里肯定有最终的审稿人,但是以他现在的文字功底,已经可以在不改变稿件内容的情况下,只通过语气的转变,就能引导读者情绪的地步。
    这也是后世新闻人的基本功。
    不过沈毅现在还没有进入朝堂,也没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他还是老老实实的给皇帝写稿子,就当是每个月在皇帝那里刷一下存在感,给将来的面试留点好印象了。
    早在八月中旬,礼部衙门就公布了今年秋闱的主考官,以及具体的考试时间,此时具体考试的九月二十四号,只剩下了不到半个月时间。
    此时,在自己书房里奋笔疾书的沈某人,终于把手中的稿子写完,长松了一口气。
    这是他给宫里写的第六份稿子了。
    稿子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宫里提供的材料写成的,还有一些时闻趣事部分,是他在建康听来的民间故事,或者自己编的一些小短篇。
    而这份稿子,是他乡试之前的最后一份稿子了。
    吹干墨迹,沈毅小心翼翼的把稿子放好,然后用旁人绝对听不到的低微声音嘀咕了一句:“宫里催稿的越来越快了,看来邸报司以后不是一个月一期,而是想要半个月一期了。”
    五期邸报下来,邸报已经被大多数百姓所接受。
    最起码是被大多数建康百姓接受了。
    随着邸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宫里也越来越看中邸报司,到上个月为止,邸报司的人手已经是初建时的近三倍了!
    人手多了,雕版的速度就会快很多,因此沈毅才会说邸报司准备半月一期了。
    就在沈毅刚放下毛笔没多久,房门外面便传来了一声柔和的女声:“公子,许小哥他们来了,饭菜也准备好了,您快出来吃饭罢。”
    这是沈毅的大丫鬟青儿。
    四个多月相处下来,她已经与沈毅很是熟稔,不止与沈毅相熟,与许复等五人都已经很熟悉了。
    沈毅应了一声,将毛笔放在笔洗里洗干净墨迹,然后挂在笔架上,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旁的读书人讲究“红袖添香”,沈毅现在也有了红袖添香的资本与条件,但是他还是不习惯写东西的时候身边有人,因此这会儿书房里只有他自己,两个丫鬟在他写东西的时候,除了送吃的进来,旁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进来的。
    推开书房房门之后,沈毅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除了他的两个丫鬟之外,还有许复等五个人。
    许复等几个人,这会儿已经在建康小吃界站稳了脚,每个月赚钱也不少,因此常常会带些好东西到沈毅家中来,做给沈毅吃。
    之所以今日都聚在这里,是因为今天是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日。
    重阳要拜神祭祖,聚餐祈寿。
    本来沈毅应当把老爹沈章也请来的,但是这个节日,晋王府只会更忙,沈章这几个月里已经升为了晋王府的大管事,这会儿正在晋王府里忙的不亦乐乎,没有时间过来。
    见沈毅走出书房,一群人立刻围了上来,各自对着沈毅行礼。
    “公子……”
    沈毅点了点头,微笑道:“大家不用客气,随意一些就是。”
    沈毅这个人待人随和,没有什么架子,但是这个时代的大背景就是尊卑有别,再加上这些人都对沈毅有所倚仗,因此依旧对沈毅十分恭敬。
    跟沈毅朝夕相处了几个月的大丫鬟青儿,反倒没有那么拘谨,她看着沈毅有些发黑的眼眶,语气里带了些埋怨。
    “公子您啊,日夜读书写文,黑眼圈都熬出来了,要注意一些才是……”
    沈毅坐了下来,打了个哈欠,并不怎么在意。
    “再有半个月便秋闱了,等考完乡试,我自然会好好休息一段时日。”
    第一百九十五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
    重阳佳节,自然是要好好过的。
    尤其是现在沈毅还有许复等身边人,条件都好起来了,虽然不能说是什么富商巨贾,但是在建康城里也可以称得上是高收入人群,大家伙在一起聚餐,当然要吃一顿好的。
    沈毅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许复等五个人还有青儿萍儿两个小丫鬟就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这会儿院子里两张桌子拼在了一起,已经成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着林林总总十几道菜,很是丰富。
    连带着沈毅一共八个人,各自落座之后,众人端起面前的杯子,一起碰了一杯。
    这一顿饭吃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才算是结束,两个丫鬟还有小妹,三个姑娘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开始收拾桌子,而许复则是跟沈毅坐在了一起,说着这段时间他们在建康碰到的事情。
    “公子,天气凉了,按照您的吩咐,您教我们的冰饮,再过两天我们便不做了。”
    沈毅笑着说道:“倒也不必这么心急,有些人大冬天也爱吃这些,可以带着卖卖,反正也不会亏钱。”
    许复点头,犹豫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公子,您上次跟我说过,咱们不能一辈子在建康摆摊,要想一个能够干的长久,能够做大做强的买卖,我这段时间想了很久,除了您先前说的成药生意之外,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的买卖营生了。”
    “成药的事情……”
    沈毅微微皱眉之后,摇头道:“成药的事情,是我想的欠缺了一些,这段时间我也想过这个买卖,但是现在咱们没有官面的背景,不要说指着这个东西挣钱,就算是在建康城里白送,估计也会出事情,因此成药的事情,我准备先放一放,最起码……”
    沈毅面色平静:“最起码要等到我将来做了官之后,再做这方面的考量。”
    成药铺这个行当,沈毅至今都还在准备阶段,他曾经很多次想要付诸于行动,但是思来想去,始终觉得不太妥当。
    因为涉及到人的生死存亡,很多事情便不得不谨慎小心,即便沈毅做出来的成药的的确确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挣了钱,就自然会有人红眼,这东西想要抹黑,实在是太容易太容易了。
    沈某人现在虽然给皇帝做事情,但是毕竟是在暗中做事,没有官面的身份,在建康城,也没有那种能让所有人给他让路的面子,因此这件事情,只能先放一放。
    不过沈毅并不打算放弃。
    有朝一日,他沈七有了一些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之后,他还是会去做这件事情,哪怕这件事情会带来很多争议,他还是要义无反顾的去做。
    因为他很了解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已经不能用缺医少药来形容了,医疗条件差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不止新生儿夭折率很高,就是已经长成的孩子,可能一场重感冒发高烧,就能要了他的命。
    而如果有了成药,普通百姓治病的成本将会大为降低。
    且不说这东西会不会吃死人,就算会吃死人。
    吃死一个人,能多救十个人,那沈毅就觉得这东西值得去做。
    不过眼下的沈毅,还没有平息争议的能力和手段,这东西他不得不放一放。
    与许复一起聊了一会儿未来的发展之后,沈毅低头想了想,然后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这几个月时间,我一直窝在家里作文读书,脑子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了,秋闱还有半个月就到了,一切等到半个月之后,咱们再坐在一起,慢慢合计将来的事情,如何?”
    其实以沈毅的眼界见识,他自然能够在这个世界里找到许多商机,找到许多营生,但是这小半年时间的题海填鸭,让他脑子有些混沌,太多的想法在脑子里碰撞,一时半会有点没有思路了。
    许复连忙低头道:“公子,您考功名要紧,其他的事情不值一提。”
    “考功名固然要紧,其他的事情也是要提的。”
    沈毅拍了拍许复的肩膀,微笑道:“不过事情有先有后,咱们一件一件来。”
    下午时分,沈毅告别了自己的这些小伙伴,带着自己写好的第六期邸报,送到了内卫在城里的办事处,由内卫替他递到宫里,再由宫里递交邸报司。
    因为今天是重阳节,宫里也十分热闹。
    重阳敬老,过了中午之后,皇帝陛下便不在德庆殿,而是来了皇城之中的仁寿宫中,陪伴生母孙太后。
    母子俩在一起待了一整个下午,小皇帝向母亲汇报自己亲政大半年以来朝中的大小事情,以及平时生活里碰到的一些趣事,母子俩相处的十分融洽。
    到了傍晚时分,母子俩又在一起吃了顿晚饭,然后皇帝才起身,向孙太后告辞。
    孙太后此时还很年轻,她拉着自己儿子的手,轻声道:“皇儿,你亲政未久,朝廷的许多事情,不能想当然的去做,有些事情你在皇城里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经验,就只能让那些大臣们去做。”
    “你交给他们去做,他们做得好了便奖赏,做的不好了便责罚,这样你这个皇帝,终归是无错的。”
    这些帝王之术,本应该先帝亲自教授当今陛下,但是先帝去的太早,去的太急,导致这几年时间,真正来教授皇帝的,其实是这位孙太后。
    小皇帝恭敬低头:“母后的话,儿臣都记下了。”
    “嗯。”
    孙太后叹了口气,开口道:“母后知道你国事繁忙,今日能在这里留半天,已属不易,你自去罢。”
    皇帝恭敬点头,行礼告辞。
    就在皇帝要离开的时候,孙太后看了看小皇帝,问道:“对了,大婚立后的事情,皇儿也要多上上心,你若是没有心仪的女子,便由母后来给你挑了。”
    小皇帝不太喜欢这个话题,行礼之后,有些狼狈的告辞离开了。
    离开仁寿宫之后,高太监已经备着抬辇在宫门口等着,伺候皇帝上了抬辇之后,高太监面露喜色,低声道:“陛下,刚刚送来的消息,出了件大喜事。”
    小皇帝本来正在头痛大婚的事情,闻言瞥了一眼高明,皱眉道:“什么事情,这样失态?”
    高明低着头,笑着说道:“陛下,奴婢卖个关子,您回德庆殿之后,奴婢再跟您说。”
    小皇帝虽然疑惑,但还是皱着眉头没有发作,主仆二人离开仁寿宫之后,很快回到了德庆殿里,回到了寝殿之后,高明才跪坐在皇帝面前,低声道:“陛下,北齐周晋安死了。”
    听到这句话,小皇帝神情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