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靖安侯 第975节

      “我与沈七相比,最大的弱点,大约就是……”
    说到这里,周元朗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话里的意思已经不难猜了。
    在周元朗看来,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老板差距。
    南朝那位洪德帝……
    胆量气魄,格局眼界,似乎都要远胜大齐的这位新主子……
    ……
    四月。
    苏定的左路军,兵进河间府,与河间守军,展开激战。
    相比较来说,凌肃的进度就要慢一些,因为去年大名府的齐军并没有清理干净,如今他还在大名府,还没有来得及兵进真定府。
    不过,河南那边的战事,倒是出奇的顺利。
    在薛威的帮助下,一个多月时间,汝宁府已经被打下了大半,西路军与薛威,在三里铺会师,兵围了汝宁府的府城,也就是汝阳城。
    就在战事一片顺利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建康,谣言四起。
    最大的谣言就是,靖安侯沈毅,之所以主张朝廷免去山东三年赋税,并不是为了要替百姓说话,而是要把这三年的赋税收为己有。
    有了这三年的赋税,淮安军便不再需要依靠朝廷的钱粮,完全可以自主作战。
    沈侯,有不臣之心。
    建康,是除了燕都以外内卫最多的地方。
    因此这些消息,很快传入了洪德皇帝耳中,当高太监,一五一十的向皇帝说这些传闻的时候,正在看着皇长子写字的洪德帝,只是哑然一笑,不以为然。
    “多半是胡齐清净司所为,派人去顺藤摸瓜,捉几个胡齐探子出来。”
    高太监低头应命。
    次日,高太监再一次来到甘露殿中,对着皇帝低头,面色古怪。
    “陛下,知道有人造沈侯爷的谣,建康百姓群情激愤,一天一夜时间,建康百姓自发的,捉到了十几个恶意造谣之人,内卫详查了,其中大部分是拿钱办事,只有一个,是出身清净司。”
    皇帝陛下闻言,终于微微变了脸色。
    不是因为有人造谣,而是因为,沈毅的声望……
    他皱着眉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闭上眼睛,开口道。
    “禁绝此类消息。”
    “让内卫密控建康,将清净司的人……”
    皇帝面沉如水。
    “统统揪出来!”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沈家的新宅
    当初沈毅在东南差点被一把火烧死之后,他的身边就开始跟着内卫了,而且数量不少。
    一直到现在,内卫都没有断过。
    这么些年跟下来,沈毅身边的不少事情,洪德皇帝可能比沈毅自己都要清楚,再加上两个人相识多年,皇帝心里非常清楚,沈毅没有造反的心思。
    但是如今,沈侯爷一路北上,如同战神一般,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几乎快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民间很多草台班子,说书的茶馆,都在唱说沈侯爷北伐的故事,说的有鼻子有眼。
    如今有关于沈毅的谣言刚传到建康,根本还没有传开,就让城中的百姓自发扑灭了。
    这才让洪德帝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让高太监发布了命令之后,这位皇帝陛下自己坐在甘露殿沉思了很久,又把高太监喊了进来。
    “高明,你说……”
    “建康城里的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
    高太监低着头,沉默了许久,开口道:“奴婢以为,不是什么好事。”
    皇帝笑了笑,开口道:“何以见得?”
    高太监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沈侯爷名声太大,将来有一天,如果有了二心,哪怕淮安军不能用,他在民间振臂一呼,也可以拉起不少人,这对于陛下来说,是一层隐患。”
    皇帝陛下笑了笑,开口道:“朕记得,你跟沈七关系不错,怎么不替他说话了?”
    高明低着头,开口道:“奴婢是天家私仆,永远都是替陛下您考虑,不会替他人说话。”
    皇帝眯着眼睛,轻声笑道:“你有一点好,说话永远合朕的心意,这一点比起孙谨,要强出不少。”
    皇帝摸着下巴,想了想,开口道:“去把沈恒叫来见朕。”
    高明立刻低头,出去传唤中书舍人沈恒去了。
    沈恒就在甘露殿不远,很快就到了甘露殿中,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低头叩首道:“臣沈恒,叩见陛下。”
    皇帝抬了抬手,哑然一笑:“没有外人,不必如此大礼。”
    沈恒这才爬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站着。
    皇帝看了看他,笑着说道:“沈卿听说了没有,近几天有人在建康四下传谣,说你兄长沈毅,在山东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
    沈恒被吓得一个哆嗦,连忙又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大兄他一心为国,绝没有二心!”
    “值此两国交战之时,这种谣言,定是齐人在背后所为!”
    “朕也是这么觉得的。”
    皇帝笑呵呵的说道:“朕已经派内卫去清查这件事了,好在你大兄在建康,声望很高,这些谣言根本没有人相信,还没有来得及传开,传谣的人就被百姓们拿送建康府衙问罪了。”
    “其中,大半是收钱办事,不过的确有一个北齐清净司的人。”
    皇帝轻声笑道:“这件事,足可以证明,邪不胜正。”
    沈恒有些疑惑的抬头,看了看皇帝,有些弄不清楚,皇帝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皇帝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这事情可大可小,本来朕应当知会你兄长的,但是公文过去又太过隆重,怕他多想。”
    “沈卿你书文双绝,给你大兄写家信的时候,顺便把这件事写进去,告知你兄长。”
    沈恒虽然想不明白皇帝这么做的用意,不过他还是连忙低头,开口道:“微臣遵命。”
    “好了。”
    皇帝挥了挥手:“别的就没有什么事情了,沈卿没事的话,就先退下罢。”
    沈恒连忙起身,弯腰离开甘露殿。
    回到了中书舍人科之后,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愣神了许久,随即似乎想明白了什么,猛地打了个寒颤,提起桌子上的纸笔,开始给沈毅写信。
    第一封信写完,整篇都是关于谣言的事情,沈恒看了一会儿,觉得不太对,撕碎了之后又重新写了一份。
    第二封信,更像一份家信,大多都是家里孩子们的事情,只在信的末尾,用简短两三句话,提了一嘴这件事情。
    写完这封信之后,沈恒特意没有用邸报司的路子,而是用官驿,把这封信给寄了出去。
    这封信从建康,一路北上,四天之后,送到了正在山东巡抚衙门的沈毅手里,此时的沈老爷,正在与张简讨论是否应该对归顺的朱里真平民一视同仁。
    两个人辩论了好一会儿,沈老爷抛下一句:“朱里真人享福七十多年了,如今天翻地覆,怎么也该他们吃点苦头了。”
    张简不太同意,开口道:“享福的,大多是朱里真人的贵族,如果苛待朱里真平民,北伐的过程中,所有朱里真人都会奋起反抗,到时候反而会影响北伐战局。”
    说话的功夫,沈毅从蒋胜手里接过这封信,对张简笑了笑:“我兄弟寄来的信,我先瞧一瞧,看完了之后,再跟师兄慢慢辩论。”
    张藩台看了看沈毅手里的书信,有些羡慕:“子常这一任中书舍人快要期满了罢?到时候子恒你跑跑门路,给他安排到中书去观政,将来的前途,便无可限量了。”
    说到这里,张简有些酸溜溜的说道。
    “我家怎么就没有个探花郎兄弟?”
    他说话的时候,沈老爷已经拆开这封信,前面两三页,他看的都很是开心,脸上带着笑容,一直到看到最后一段。
    “前日有北齐谍子,在建康传谣,说大兄有不臣之心,被建康百姓自发捉拿送交建康府衙……”
    “陛下召见愚弟,特意提起此事,说大兄声望很高,邪不胜正……”
    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沈老爷脸上的笑意已经消失不见,他看了看张简,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师兄,我有些事情要处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
    张简想了想,问道:“家里出事了?”
    “没有。”
    沈毅微微摇头,笑着说道:“我在这里不出事,家里怎么可能出事。”
    “是一些关于我自己的事情要处理。”
    “师兄先回去,明天我去寻师兄。”
    张简点了点头,起身告辞。
    沈毅一路把他送到巡抚衙门门口,目送着张简离开之后,他才背着手,看向蒋胜,开口道:“去把许复叫来,越快越好。”
    许复这会儿,就在济南城里,帮着沈毅花钱采买东西,以及处理一些商业层面的事情。
    大约一个多时辰之后,许复就来到了沈毅的书房里,他对着沈毅低头开口道:“侯爷您找我?”
    “嗯。”
    沈老爷放下手里的毛笔,抬头看了看许复,默默说道:“我在建康已经有宅子了,但是在老家江都,却还没有个住处,从前的旧宅太小了,现在家里人越来越多,等回了江都,就不够住了。”
    许复想了想,开口道:“侯爷是要……?”
    “帮我买一套宅子。”
    沈老爷默默的说道:“越大越好。”
    许复先是低头应是,然后看向沈毅。
    沈老爷面无表情:“钱,从琉璃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