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3章

      此时临近黄昏,阳光渐渐温柔起来,村中的人们从菜地里忙碌完回家,留在家里的人已经开始做起了晚饭。
    湿漉漉的微风吹过,扬起商秋枝额前的碎发,阳光洒下,落在她的脸庞上,原本冷艳的面容柔和朦胧起来。
    酆砚站在楼梯拐角,悄无声息的注视着商秋枝的背影。
    客厅里,张导和工作人员正讨论着数据;段华橧和叶同尘下着象棋,周放、姚杰与葛羽鸿围在一旁出谋划策;厨房里闻月和林浩讨论着做菜的步骤;二楼的秦盼雪和简梵音时不时发出悦耳的欢笑。
    喧闹充斥在民宿里,没有人注意到楼梯拐角处的酆砚。
    他的目光穿过客厅的喧嚣,落在门前的商秋枝身上。
    漆黑的眼瞳里闪烁着点点星光,他的眼神温柔而专注,仿佛对他而言,商秋枝是他全世界唯一的存在。
    当年他和工作结束回酆都休息的东岳大帝喝酒,东岳大帝和他开玩笑,说他常年待在酆都,日日负责审判罪孽深重的恶鬼,变得不通人气,以后找妻子都困难。
    他不屑一顾。
    如今,他想再和东岳大帝喝一次酒,在其开玩笑时,向他炫耀自己的珍宝。
    只可惜,故人不在。
    第78章 送子娘娘11:分气运影响生儿子
    “吃饭了。”
    林浩端着碗筷走出厨房,其他人闻言,纷纷来到餐桌前坐下。
    闻月给嘉宾们挨个舀了碗鸡汤,笑道,“大家尝尝鸡汤,是我们这里的特色乌骨鸡汤。”
    “谢谢。”葛羽鸿礼貌的接过鸡汤,端起喝了一口,赞叹道,“好鲜啊,这鸡汤炖了好一会儿吧?”
    段华橧一口气喝了半碗,“味道真棒啊!”
    “也没多久。”闻言腼腆一笑,“你们喜欢就好。”
    葛羽鸿夹起一块鸡肉,突然想到什么,问道,“为什么特色是乌骨鸡汤呀?我看你们村的鲫鱼好多,应该很多人会做鲫鱼汤吧?”
    “不会,那河里的都是野生鲫鱼,村里老人说是送子河里的鱼,不让吃。”姚杰解释道。
    葛羽鸿看了眼正在喝汤的段华橧,“那我们的红烧鱼和鲫鱼汤是不是就泡汤了。”
    “你们想吃鱼吗?”闻月问。
    秦盼雪点了点头,笑着说,“他们听说有河的时候就打算下河摸鱼了,看见送子河里这么多鲫鱼,眼馋得嘞。”
    “哈哈哈,理解。”闻月看着神情失落的葛羽鸿,低声道,“送子河下游有个浅滩,那边可以去下河摸鱼。”
    “不过河里的鱼大多聚集在村子这一带,下游不确定多不多,可能抓起来有点困难。”
    葛羽鸿闻言,眼前一亮,惊喜道,“真的吗?”
    “当然,反正村民基本上不会出村,也不会去那边玩。你们到时候开着车去,抓到鱼就放后备箱,用桶盖着带回来,不会被发现的。”
    葛羽鸿迟疑了下,转头看着身边的段华橧,“这可行吗?”
    “别怕,我说可以就可以。”闻月肯定道。
    段华橧扫了眼姚杰,“你们不是说老一辈不让吃送子河里的鲫鱼吗?我们去抓这不就……”
    “没事,他们就是老封建,什么不能吃……我以前偷偷去钓过鱼。”姚杰浅浅一笑,“不过没有下浅滩。”
    林浩压低声音,“我们大学放假回来就去村外钓过鱼,在野外烤鱼吃,当时村里的野生鲫鱼还没这么多,不过味道是真的好,肉质也不错。”
    葛羽鸿熄灭的火焰重新燃起,他拍了拍一旁的段华橧,兴奋道,“咱们明天上午就去抓鱼,中午回来做鲫鱼汤和红烧鱼,好不?”
    段华橧被拍得直咳嗽,他捂着嘴,缓了口气,“行行行,你别拍了鸿子。”
    “那好,明天我们一起去!”葛羽鸿敲定计划,当即把剩下的鸡汤喝完。
    周放看着兴致高涨的葛羽鸿,无奈的笑了笑。
    他小时候住在农村,他的父亲有空就会带着他去村里的小河沟抓鱼,每次抓完鱼回家,他母亲就会做一锅酸菜鱼。
    那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候,算起来,到今天已经有三十年了。
    时间过得是真快啊。
    “诶,林兄弟,我今天不小心听见你和那个什么……王叔的对话。”段华橧好奇的问,“为什么你们村不想搞旅游乡村呀?”
    林浩沉默半响,叹了口气,“我们村老一辈的人总是认为开发旅游业后,会打扰到送子娘娘。”
    “来村子的人多了,就会分走村子的气运,再难保证家家户户能生儿子了。”
    “啥?分走气运?”葛羽鸿难以置信的看着林浩,他转过头朝着叶同尘问,“有这个说法吗?”
    叶同尘无奈摇头,“如果一个地方开发旅游业,来往客人增多就会影响这个地方的气运,全国这么多旅游城市旅游乡村的气运不得被分光?”
    “再说这个打扰送子娘娘,我们南山正一观每天如此多的香客前往上香,老祖宗们有托梦给我们弟子说烦吗?”
    害怕打扰送子娘娘,什么破理由?
    “我只听说过担心开发旅游会破坏原本的文化和生态,分走气运影响生儿子真的是……”简梵音的表情一言难尽。
    林浩苦笑道,“我们村位置比较偏僻,读小学时每天要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后来上了初中,我们选择住读,再后来高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