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4章

      “这不是这么回事……人都是会变的,你若是嫁给家底富裕的,哪里日子苦,也不可能吃糠咽菜,但是……若是嫁个穷的,光人好……我说句不好听的话,这都是可以装的。”
    李氏言辞恳切,方氏也在想,:“你这话谁得也在理。”
    “是啊,这歹竹出不了好笋,反正我是信这一点的,你看之宜婆家,亲家母温温柔柔的亲家公也和和气气的,这才有了耀儿那样的好女婿,又疼之宜又上进。”
    “嗯,这是这样的好人家能有几个呢?”
    “咱们慢慢找就是了,反正依我看啊,这人好收一方面,若是家里不好,闺女嫁过去,就要先吃二十年的苦头了。”
    方氏听了李氏的话,越发觉得在理,点点头带:“我回去得给当家的商量商量,他前几日还给我说,看上了一个书生,家里虽然穷但是人上进,原先我觉得还可以,但是你现在说了,我也觉得有道理,听说那书生家里三个姐姐,他是老来得子,若是玉竹真的嫁过去,那不四个婆婆了。”
    “谁说不是呢?儿女都是债,咱们都得小心着呢!”李氏说道。
    方氏后面没说几句,就急急忙忙的回家去了。
    第215章 玉竹的姻缘
    里正媳妇就回去和自己当家的和商量了,里正也是看虞家两个小子出息,加上他儿子也在念书,现在也是懂事得很,所以对那书生格外的喜欢。
    “可是我看那书生不是那种人啊,他家里姐姐多,日后也能多帮衬着咱们闺女啊。”里正对妻子道。
    方氏把李氏说的话记到心里了,对里正道:“话是这样说,咱们嫁闺女,总归是想让她过得好,这若是嫁过去,伺候别人在吃上二十年苦头,我宁愿闺女就在咱们身边。”
    “你这是妇人之见,那陈书生日后定是前途无量的,你把闺女留在身边,能有什么出息。”
    “玉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打小就贴心,现在在李氏那学了刺绣,也能贴补家用,若是贫苦人家,咱们闺女考自己的手艺,养活一大家人也是没问题的,玉竹养活自己也没问题,我是个妇道人家,我不懂那些,我就希望我闺女平安喜乐。”
    里正看自家媳妇固执,只能劝道:“我也是为玉竹好咱们俩说不到一块,就让玉竹自己决定,她若是不愿我也不逼她,闺女也是我的,我也疼她”
    方氏看里正松口了,也就放下心笑道:“瞧我太着急了,当家的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也不是对那后生有意见,我就是……”
    里正捏了捏方氏的手,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娘自然想得比我周全,明日我邀了那书生到董夫子家里,咱们一起去看看,最重要的是玉竹满意,若是玉竹不愿意,我定然不会说什么别的。”
    这在董夫子家里,正是为了玉竹的名声,方氏也决定这事可信,就点点头道:“都听你的!”
    第216章 相看
    里正媳妇和自家夫君商量以后,就去跟自家姑娘通了气,玉竹也知道娘亲是为了她好。
    “娘,我知道你是为我好,爹爹也是为我好,你放心这件事听你和爹爹的!”
    “哎呦,傻丫头,娘哪里是这个意思啊,我的意思是这日后的日子是你自己的的日子过得好坏也是你自己过的,爹娘只能给你建议,你爹爹的意思就是找个书生,日后再不济也不会过地里刨食的日子。”
    方氏拉了拉闺女的手道:“娘的意思,咱们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若是有条件好,上进的商贾人家咱们也可以考虑。”
    “我的儿,你的婚事爹娘说再多还是要你自己上心。”方氏叮嘱道。
    “娘,我知道的,之宜也跟我说过这事,我都明白的。”
    “明日去董夫子家里,我和你爹爹去问问那书生家里的情况,你呢就在你郭家嫂嫂屋里听一下,哪怕是偷摸看一眼都不碍事。”
    “只一样,好孩子一定不能为了爹娘舒心就草草答应!”方氏实在不放心。
    他当家的前几个月都说了这件事,当时玉竹说的事都听爹娘的,她当时也觉得那书生不错,哪怕家里穷酸些,也总能出头,也是听了李氏的话,她也渐渐想明白了。
    “娘,我知道的,我都明白您就别担心了。”
    方氏又和闺女聊了许久,才放心下来。
    次日一早,姚里正家就去董家等着 ,原本媒人说的是早上两家相看,他们等到下午,那书生才姗姗来迟,里正的脸色也有些不好了,那书生浑然不知,还一副自以为是的翩翩公子的样子,给各位长辈见礼。
    方氏当时就看不惯,直接离开了,这装模作样的样子,大家都是乡下人搞那一套。
    第217章 相看2
    姚里正看了也不高兴,都是一个村的,人家虞贝还是秀才呢,也没在村里假模假式的,这人倒好书没读几本,读书人的清高倒学了不少。
    刘书生撩了撩发白的长袍,矫揉造作的行了个礼,低声到“世叔,小生尊母命前来赴约!”
    董夫子和姚里正也看不惯这副做派,他们都在活了多少年了,哪怕是县令大人也见过,何况董夫子,年轻的时候时候还去县城里读过书,这刘书生真的有些装腔作势了。
    但是来者是客,董夫子还是笑道:“这就是刘书生吧,你来这边坐吧,咱们都是村里人,不用太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