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0章

      “没法保证这次不在那剩下的两成里。况且八成这个数字,负责的管理官那边本来也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
    古手川还没有过参加联合警视厅调查的经验,但他也知道刑事部搜查一课配备了十三名管理官的事。用渡濑的话讲,那十三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烂得不行的管理官是哪个?”
    “你的问题比管理官还大。”
    听渡濑语气,他似乎不耐烦到了极点。不过看来的确有拖调查后腿的管理官。
    渡濑班能拥有县警界骄人的破案率,靠的正是渡濑顶在前线的指挥,而不像搜查一课的管理官那样躲在二线。渡濑这个简直像是含着警官证出生的男人追捕罪犯时,凭借的是多年的经验和动物般敏锐的直觉,以及丰富到或许对于犯罪调查而言没必要的、庞大的知识储备。尽管很多人并不认可,但在古手川心里,自己的上司无疑是一名优秀的警察,而上司上面那些并不优秀的上级,往往会把他用错地方。
    埼玉县警和千叶县警,以及警视厅。事到如今,联合调查已经跨了三个地方,古手川也很清楚相互配合的重要性。然而过于突出的能力,和多方合作其实是矛盾的。古手川完全无法想象,进入其他人管辖下的渡濑到底是会成为不和谐因素,还是让调查如虎添翼。
    向神田署表明来意后,二人很快被带到了刑警办公室。青蛙男的恶名和渡濑的名字似乎早已经广为人知,古手川明显感觉到警署内空气紧张起来。
    “终于来了。”
    前来迎接二人的,是警视厅搜查一课一名姓桐岛的男人。桐岛年龄和渡濑相仿,身高也相似,脸上面无表情的他仿佛戴着面具。
    “原来是桐岛先生你负责啊。”
    “被管理官点名了,没办法。我又没有权力选择现场。要是能选,谁要和渡濑警部您硬碰硬哟。”
    “哪个管理官?”
    “鹤崎管理官呗。”
    桐岛语气里充满不屑。听到这个名字,渡濑也皱起眉头。这位鹤崎的风评可见一斑。
    “在那人手下,你也真是够惨的。”
    “这句话,我得原封不动地还给警部您。旁边这位年轻人,是你手下?要是的话,小哥你可真惨。”
    “您好,我是埼玉县警搜查一课的古手川。”
    古手川微微鞠了一躬,桐岛只是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
    “你可要小心。普通刑警可跟不上这位警部大人的节奏。被他丢下还不算事儿,倒霉起来,可是会被拖下水吃大苦头的。”
    看来这二人非常熟悉彼此,也很合不来,尽量保持距离,绝不主动靠近对方。
    “有这闲工夫关心其他单位的新人,不如赶紧说一下现场的信息。留在车站的犯罪声明文,真是出自青蛙男吗?”
    闻言,桐岛递过去一张纸条。
    特征鲜明的字迹,毫无章法、感受不到任何温度的文风。
    古手川认定,一定是出自那人之手。
    “笔迹鉴定呢?”
    “还在进行中。你怎么看?感觉你和青蛙男很熟嘛。”
    “这么让人不爽的字,找遍全世界也没几个。字条被丢在现场什么位置?”
    “不是被丢下的,是被用胶带贴住四个角,粘贴在检票口附近的柱子上。”
    “还真是个惹眼的地方。没有目击者吗?”
    “发生人身事故的时间,是早上十点左右。受事故影响,京滨东北线停运,上下车和换车的人挤满了整个车站。加上字条又贴在膝盖以下的位置,直到今天早上被值班的工作人员发现为止,好像没人注意到。哪怕贴条的人是混在人群里蹲下去贴的,估计也没人目睹。”
    “车站里肯定装了摄像头吧。”
    “有是有,可惜摄像头被固定朝着检票口方向,柱子刚好在死角位置。”
    “那人在站台上被推下去的瞬间总能拍到吧。”
    “这也没拍到。电车进站的时候,站台上挤满了人,身材矮小的死者被人群遮住了。目击到死者掉下站台的乘客倒是有两个,但都没有看到最关键的瞬间。”
    “死者的来历呢?”
    “一个普通上班族,在新桥一家出版社工作。”
    “家人呢?”
    “死者在东京独居。老家在栃木。昨天已经联系过她的家人了。”
    “死者和松户市的御前崎教授、熊谷市的佐藤尚久之间的关系也查过了吗?”
    “那是接下来准备推进的方向。第一次侦查会议……”
    “我已经各种会开到要吐了。”
    “喂。也该你提供信息了吧。”
    “关于之前的两起案子的资料,我不是已经打包发你了吗?”
    “你脑子里一定还有很多没打包进去的资料,不是吗?我想让你说说那些没打包的资料。”
    “告诉你也没用。”
    “你说什么?!”
    “我脑子里装的,不是妄想就是杂学。对大名鼎鼎的警视厅搜一的班长先生您来说,都是些派不上用场的东西。”
    二人既没有激烈的语气,也没有动手撕扯,却让站在一旁听着的人感觉浑身不自在,话语间充满了火药味。
    “脑子不灵光的管理官肯定会要求寻找三名受害人的共同点。但要是被这种命令牵着鼻子走,绝对会让参与侦查的人找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