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1章

      眼下她能做的,只能尽量遮掩箭伤了。
    尘娘把心一横,重重磕头:“奴婢、奴婢替娘娘遮盖了身上瑕疵,犯了欺君之罪,请圣上责罚!”
    楚凌沉的眼里果然波澜不惊。
    他仿佛是漫不经心问:“遮盖的是什么瑕疵?”
    尘娘想了想道:“外伤。”
    楚凌沉道:“什么外伤?”
    尘娘道:“奴婢不知,但看上去……像是碎石与树枝划伤,想来应该是意外摔落所致。”
    她说得似是而非,却也与颜鸢所说的十分贴近。
    真是坠崖所伤么?
    楚凌沉低头沉吟,目光落在颜鸢的领口,指尖再次想要向前。
    “陛下!”尘娘的声音慌张起来,“请陛下、陛下……”
    楚凌沉抬起头,目光凌厉如刀。
    尘娘艰难开口:
    “陛下,娘娘、娘娘做那么多事,皆是因为不想被陛下看见伤痕。”
    “娘娘早晚要与陛下坦诚相见的,奴婢恳请陛下不要在这种时候……”
    “……对娘娘那么残忍。”
    尘娘在床前深深地俯首,手脚都止不住地战栗。
    楚凌沉的指尖刚刚触到浴衣,他的目光垂落,声音轻缓:“她不想让孤看见?”
    “是,毕竟娘娘她对陛下……”
    尘娘硬着头皮道:
    “……情根深重,无法自拔。”
    第70章 情难自拔?信你个蘑菇
    尘娘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
    楚凌沉喉咙口翻滚出低沉的嗓音:“情难自拔?”
    尘娘依然不敢抬头,声音战栗:“是。”
    楚凌沉仿佛是听到了一个好笑的笑话,目光落在颜鸢的眼睫上,他的脸上顿时浮现了讥讽之色。
    她会对什么人情难自拔么?
    这个人油滑狡黠,明明只身进入虎穴龙潭,却至今都片叶不沾身。
    服得了软,卖得了惨,满嘴胡话,还会在人前人后装巧卖乖,只要稍微给她喘息的空隙,她就可以抓住一切机会逃得远远的。
    这样的人从性格到言行,都是假的,哪里来的真心会对人情难自拔?
    大约只有眼下昏迷的现状是真吧。
    孱弱的,昏迷的,蘑菇。
    楚凌沉的眼眸中闪过顽劣的眸光,指尖却停在了当下,终究没有继续挑开她的衣襟。
    倒并非因为心软。
    而是因为这是她费力想要遮盖的东西。
    她没有意识,戳穿她未免太便宜。
    她既然如此惶惶不可终日,那他不介意让她的恐惧再久一些。
    ……
    天色已经不早,寂静降落。
    楚凌沉慢慢收回了手指,起身离开了颜鸢的床榻边。
    他对着尘娘淡道:“替她更衣诊治。”
    尘娘还跪在地上:“是。”
    楚凌沉缓步走出寝宫内间,他胸口还徘徊着阴沉的恶劣的情绪,临走又回头看了一眼。
    床上颜鸢安静地躺着。
    床边的柜子顶,放着一个硕大的樟木箱子。
    樟木箱子上挂着锁,开合的缝隙里封了蜡。看着那木箱子便能想象,它的主人是如何小心谨慎地为它层层防护,最终把里面的东西保护起来的。
    即便做了如此之多的防护,箱子还是被放在了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
    大概是因为在箱子主人的视线下,柜顶是高得看不见的隐秘之处。
    ……愚蠢。
    楚凌沉满脸嫌弃地离开了寝宫。
    外面已经深夜,月色如霜洒落在地上。
    楚凌沉踏着一地白霜走出望舒宫,下一刻便看见一个太监的身影匆匆而来,气喘吁吁跪在了他面前。
    太监道:“圣上,碧熙宫的下人来报,说是贵妃娘娘收到了关外的族兄信笺,有要事与陛下相商。”
    楚凌沉一怔。
    宋莞尔的同族亲戚多半已经调任回了帝都,还留在关外的只有几个当年入了行伍,在军中有所发展的。
    他们连夜密报的,应该是军情。
    楚凌沉思索了片刻:“去碧熙宫。”
    太监却犹豫了,他的目光落在楚凌沉衣衫上,犹犹豫豫道:“朝中并无紧急的军报,想来贵妃娘娘虽有信笺想必也不是急情。夜露湿寒,圣上是否……先去换一身衣裳?”
    楚凌沉的衣裳还湿了一大片,晚风一吹,应是极冷的。
    再者眼下的目的地是碧熙宫。
    太后赐了皇后娘娘融园沐浴,陛下晚上湿漉漉抱着娘娘回宫,这消息在须臾之间就在宫里传了个遍。现在圣上穿着一身湿透的衣裳,上碧熙宫去,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太监只是想了想,便觉得脑门嗡嗡作响。
    “不必。”
    楚凌沉淡道,随即拉下了轿帘。
    ……
    这一夜安静地过去。
    第二日,帝后和睦的消息就传遍了宫廷内外,到早朝时,消息灵通的官员的站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新旧外戚依旧对立,中立党却无意识地靠近几位颜宙的旧部。毕竟帝后和睦,意味着颜宙也有可能选择当今圣上,这样的话也许他日能够明哲保身的机会是在皇后娘娘这一侧。
    朝局混乱,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难啊。
    楚凌沉冷眼看着朝堂上微妙的变化,慢条斯理道:“诸位爱卿真乃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