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9章

      吴蔚的预算是三十两……只能买一匹年纪不小的杂毛马!
    吴蔚的脑海里闪过东方瑞骑着它跑路的样子,那还不一个呼吸就被人给追上了?啊?
    画面太美了?,吴蔚实在是不敢再想下去。
    可吴蔚今后?免不了?要在两县之?间往返,马匹是刚需。
    好在这匹杂毛马虽然又丑又瘦小,却很温顺,吴蔚一咬牙交了?二两定?金,牵着牛回去了?。
    到了?客栈,把牛交给店小二,给了?五文钱的草料钱,就上楼去找绣娘了?。
    见?吴蔚满脸的不高兴,绣娘打量着吴蔚,并?不见?受伤才问?道:“怎么了??早上出去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
    吴蔚撅了?噘嘴,一屁股坐到床上把事情说了?,绣娘忍俊不禁,哄道:“东方大人何等身份,就是她身边的侍卫也不是一般人,咱们怎么和?他们比呢?你不是说那匹马性子温顺吗?这不正好?”
    吴蔚哼唧了?两声,扯着绣娘的袖子撒娇道:“可是它好丑啊,特别?是它是咧嘴的时候整个嘴唇都?翻上去了?!简直……啧。老板见?它那样子,立马就说买它送我?一副马鞍和?马镫……人家骑马都?是威风凛凛的,咱骑的好像是个鬼畜表情包!”
    吴蔚愤愤的说道,如果东方瑞的坐骑是一架超级跑车的话,自己这匹马就好像是三手的五菱宏光,还是蹭掉漆的那种!
    绣娘不知道什么是“表情包”却觉得?此时的吴蔚可爱极了?,柔声道:“那……这匹马能驮动两个人吗?”
    吴蔚不闹了?,偏头看着绣娘。
    绣娘抿了?抿嘴,继续道:“我?是说,它能驮动我?和?你吗?”
    不知怎地,吴蔚心中的不平和?挣扎尽数消失,反而有些期待起来?。
    “不如……我?们去试试吧?”吴蔚的眸子闪闪。
    “好啊~,我?还没骑过马呢。”
    第112章 不孝不悌
    绣娘和吴蔚二人共乘一骑, 马鞍上拴着一只尚未成年的小黄牛,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牛的?身上绑了一个布搭子, 里面放了文房四宝和一些书本。
    第一次骑马的?绣娘很高兴, 像个孩子一样指着周围的景物给吴蔚看。
    吴蔚坐在绣娘身后,寻着绣娘指着的方向看去, 也露出笑颜。
    小牛的名字叫阿黄, 是绣娘起的?。
    马儿的?名字叫丑丑,是吴蔚起的?。
    绣娘和吴蔚买完马后又在清河县留了一日?,找人打?听了张成家的?位置, 递上了拜帖, 于次日?清晨见到了张成, 张成见到吴蔚很是高兴,二人说了不少话。
    张成告诉吴蔚, 等他的?同僚送来吴蔚的?“户籍”,吴蔚就可以正式落户在清河县了,到时?候张成会差人把?迁令送到小院, 今后每月吴蔚要回清河县一次,延期迁令。
    梁朝的?户籍管理制度比较严格, 从前吴蔚没有户籍反而自由些,如今有了户籍就要接受管理,以免再落成黑户。
    一次办完了所有事情, 绣娘和吴蔚的?心情都好极了,丑丑虽然品相较差, 胜在温顺, 速度不快耐力却不错,驮着两个人还能以匀速向前, 感受不到太?多的?颠簸。
    二人走了整整一日?,在日?落西山前到了自家小院儿,吴蔚计算了一下路程,如果丑丑只驮一人,速度应该能再快一些,天未亮就出发,天黑前应该能回到小院,不必在清河县滞留一夜,如此甚好。
    吴蔚把?阿黄和丑丑栓到后山,由着它们悠然地吃草,次日?清晨李大姐一家来时?,看到家中新添了两只大牲口,都高兴的?不得?了,如今驮粮食的?牛也有了,再不用愁了。
    绣娘和吴蔚家的?田地,秋收已经在进行中了,再有两日?就能全部收完。李大姐口中得?知,柳老夫人也参加了地里的?秋收,她虽然年纪大了,干活不如从前那般麻利,却也是尽了一份力的?。
    听完李大姐说的?,吴蔚和绣娘对视一眼,若有所思。
    对于柳老夫人,吴蔚多少是有些不满的?,若不是她的?纵容和无视,柳翠翠也不会跋扈至此,绣娘也不会受了那么多的?委屈。
    但几日?接触下来,吴蔚发现柳老夫人并不是纯粹的?“装聋作?哑”,她的?性子是真的?很老实,吃穿用度一概不见她计较,默默做活从不邀功,也难怪绣娘从前常说:他们家被?村里人欺负了半辈子……
    当天中午,绣娘就打?开了一匹全新的?靛蓝色布料,裁剪开来做起了衣裳,吴蔚知道?绣娘的?心思,只是趴在绣娘身边陪着。
    这几天折腾下来,吴蔚感觉自己的?腰椎又在隐隐作?痛了,必须要养好了才行。
    ……
    转眼又过?了三日?,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好了,李大姐笑得?合不拢嘴,她们家的?余粮已经见底了儿了,要不是蔚蔚家供饭早就难以为继了。
    纳税是比较有趣的?,吴蔚全程参与了。
    梁朝税法公道?,直接从农户手上征粮而不是征银,不同的?作?物征收的?比率也不同,细粮征收的?比率少一些,粗粮多一些。
    别看这征粮,征银、只有一字之差,中间的?差别可大了!
    若是征银,那就涉及到需要农户们把?粮食先卖了,再统一铜板换成银子,变数很大。若是中间的?粮商稍微压压价,百姓们就要吃苦,再遇到铜钱贱,银子贵的?年头,那农户们很可能一年百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