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父可敌国 第232节

      在此之前,大明朝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
    先前元朝别看垮得快,逃跑却是蓄谋已久了。他们就像后世蒋大队长一样,败退漠北之前,把北方值钱的东西全卷走,尤其府库和民间的金银,几乎卷的一干二净。
    他们倒是搜刮到位、不留遗憾了,朱老板的大明朝可就尴尬了。
    国家没钱,什么农田水利、国家建设,统统啥也干不了。
    老百姓手里也没钱,全靠以物易物,什么工商贸易统统关张清零,国民经济几乎陷入停滞。
    为了解决钱荒,朱老板是想尽办法,甚至连老百姓家的铜器,都给强行征用了铸钱。
    可还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以至于出现了缺钱缺到,有人自己画假钱用的荒谬现象……
    可以说,要不赶紧解决钱荒问题,新生的大明朝不活活穷死,就得活活乱死。
    结果,大明宝钞的发行,竟然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就问你宝钞是不是钱吧?
    是,那不就得了。谁敢不收?弄死他!
    朝廷能自己印钱了,就终于可以有钱花了。什么农田水利、国家建设,统统可以搞起来了。
    尤其是最大头的军费,一应军需钱粮供应,几乎全靠宝钞买单。可以说,没有大明宝钞,就没有魏国公北伐,皇帝父子也没底气,谋划什么西征!
    老百姓呢,通过朝廷的强制支付,手里也有钱了。大明宝钞总比自己画的精美吧?
    再说朝廷为了推行宝钞,还制定了空前严格的管理办法。胆敢伪造宝钞,哪怕一张也要砍头。金银交易也被禁止,谁敢违规使用金银,统统没收家产。
    在朱老板如此强硬的措施下,大明宝钞仿佛洪水般席卷了各省各府县,让百姓手里有了钱……可谓久旱逢甘霖,于是流通恢复、工商也很快有了起色,经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复苏。
    ……
    所以仅以目前来看,宝钞起到了极好的作用,而且也基本没贬值,完全是大明挣脱元末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力强势恢复的头号功臣。
    但是,万万不能瞎搞啊,瞎搞会搞死人的,而且是再也没法恢复的那种……
    所以一听老贼和大哥说倒钞的事儿,朱桢就警惕起来。
    他听太子转述了胡惟庸和户部的建议,然后大哥表态说,自己不赞成收工本费。觉得应该免费给老百姓以旧换新。
    朱老板果然就不高兴了。“老大,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你知道印一张宝钞得多少钱?要选用上好的桑皮纸,光这个纸,就老鼻子钱了。更别说雕版、用墨都是特制的,这些全都是钱啊。
    “一张宝钞至少三十文的成本,朝廷一年发出去千万张宝钞,这就是三十万贯!这大一笔钱,能说免就免了么?”朱元璋教训朱标道:
    “而且你免了工墨费,工部宝钞局往后印钞就是纯赔钱,肯定越印质量越差,老百姓用几天就烂,那时谁还会用宝钞啊?”
    “父皇教训的是……”朱标对宝钞这种新鲜事物,也是外行得很。听父皇说得言之凿凿,便怀疑自己是不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不对,父皇教训的不对!”朱桢终于忍不住道:“大哥,你原先才是对的!”
    “你小子懂个屁!”朱元璋登时脸上就挂不住了,又想去拿荆条,却被太子提前收走。
    “我是不懂,可我师父懂!”老六便搬出了自己的神主牌。
    “那你说说,咱怎么教训的不对了?”朱老板果然就压住了火气,闷声问道。
    “道理很简单,父皇强制规定把宝钞当钱使!”朱桢便以师之名,教育老朱道:
    “而且还规定面额一贯的宝钞,等于铜钱一千文,或者白银一两!请问父皇,这是永久的规定,还是会变的?”
    “当然是永久的规定了。”朱元璋黑着脸道:“此乃万世之法,关系到百姓的钱财、朝廷的信誉,岂能朝令夕改?”
    “说得好!可是,不管是铜钱,还是白银,放在那里十年,一百年,都不会有变化。大明宝钞却会很快损毁,烂掉,说白了它就是一张纸啊!”朱桢大声道:
    “现在,宝钞发行不到两年,就已经出现了昏烂的钞票。昏钞难以防伪,所以必须要去官府兑换新钞。结果还要另交三十文,才能换一张新钞。也就是说,老百姓辛辛苦苦赚来的一贯宝钞,什么都没买,就只剩九百七十文了!
    “请问父皇,面额一贯的昏钞,还等于铜钱一千文么?!”朱桢大声质问道:“按照两年一换的频率。昏烂三十三次之后,也就是六十六年之后,一贯宝钞的价值将只剩十文了!
    “而一千文铜钱,六十六年后,还是一千文!父皇,这就是万世之法么?这就是百姓信任我们老朱家的结果吗?!”
    朱元璋瞠目结舌,无法反驳……
    第三七四章 楚王绕柱跑
    乾清殿中,只有父子三人。宫人们早就被太子斥退了。
    “父皇三思啊,老百姓说的有道理,收工墨费既坑了老百姓,又损害了宝钞的信用啊!”太子也深以为然的附和道。
    “那就一直白给他们换新钞?”朱老板的小农意识发作,心疼啊。
    “什么叫白换新钞?!”朱桢忍不住当场就开了嘲讽。“恁咋不说,自己先拿一张纸,换了老百姓值一千文的东西呢?!”
    “这……”朱老板被问的面红耳赤,但他一生要强,岂能让儿子教训了?马上大声道:“那朝廷早晚非得亏死!”
    “亏个大鬼头啊!第一,随着宝钞大批量印刷,成本会大幅降低的,一张一文钱都嫌多。还收老百姓三十文?黑心商人都没这么黑!第二,朝廷每年都可以新发千万贯宝钞,比起所得来,印钱的成本不过九牛一毛!按照谁得利,谁负责的原则,完全应该由朝廷负担。
    “第三,朝廷持续把宝钞投入民间,让经济循环起来,国家才能强大,百姓才会富裕。这就需要维持宝钞不贬值,花多少钱都值得!”顿一下,老六接着嘲讽道:“不懂经济怎么搞好国家,老豆!”
    “……”不管老朱怎么样,太子先脸红了,觉得自己实在是无知。
    “我叫你小子狂,我叫你小子狂!”然而老贼却恼羞成怒,找不到荆条便脱下鞋底来抽。
    “难道我说错了吗?!朝廷为什么可以拿纸当钱?那是老百姓对大明的信任啊!是父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换来的!老百姓是相信你洪武皇帝,不会坑他们,才会接受宝钞的!”
    老六提上裤子跳起来就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嚷嚷道:“父皇用一张纸换百姓一千文,以为自己赚了便宜,以为自己没有付出什么吗?
    “不,大错特错啦!你付出了自己的名誉,透支了国家信用啊,笨蛋!”
    “你骂谁笨蛋?”朱老板本已经一脸沉思,闻言再度火冒三丈!
    他光着一只脚,提着一只鞋,跟在后面追。
    “你给老子站住!”
    老六终究腚上有伤,一瘸一拐跑不快,冷不丁就吃一鞋底。
    “老六,跟父皇好好说话,不要自找苦吃。”太子赶紧劝老六:“笨蛋,绕着柱子跑啊!”
    洪武逐楚王,楚王便绕柱跑,一边跑一边嘴上还不停道:
    “元朝是怎么玩儿完的?就是把自己的钞法玩儿坏了,发的宝钞一文不值,没人收没人用,最后活活穷死的!
    “父皇要是不吸取元朝的教训,大明的钞法一旦败坏,国家就完了!你也不想等你孙子辈,就没纸钞用了吧?”
    ……
    元朝的殷鉴不远,所以朱老板对宝钞贬值还是很警惕的。并不像老六以为的那样,完全放任宝钞贬值。而是一直在积极维持它的价值。
    比如洪武十七年三月,大明宝钞发行还不到十年,朱元璋就下旨停发过。表面的理由是‘国用既充,欲纾匠力’,意思是宝钞已经够用了,让造币的工匠休息休息。
    实际上是为了应对宝钞不断贬值,稳定商民对宝钞的信心。
    于是到了洪武十八年底,一贯钞还能兑四百文……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宝钞一贯兑铜钱二百五十文。
    为了遏制宝钞贬值,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朱元璋甚至下诏禁止在交易中使用铜钱,好歹没有让宝钞彻底玩儿完。
    不过他死后,先是好圣孙靖难,然后是好大喜功的老四修这个,建那个,六出漠北、七下西洋……这些都得花大钱啊!没钱怎么办?疯狂发钞呗,结果把宝钞一气干挺。
    一文不值,彻底没救……
    ……
    所以朱老板在暴揍老六一顿之后,还是不耻下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其实,纸币要想保持币值稳定,做好三件事即可。一个是可以免费以旧换新。这样就不会有新旧钞的差别价格,百姓才不会拒收旧钞,才能放心储蓄宝钞。”
    老六便侃侃而谈起来,要不是被揍得鼻青脸肿,倒也颇有几分贤王的风采。
    “二个是不能只投放不回笼,或是多投放少回笼。绝对不能表现出对铜钱的偏好,必须对宝钞和铜钱一视同仁。只有朝廷坚信钞就是钱,百姓才不会重钱轻钞!”
    “嗯……”朱老板和太子一起点头,都听得十分认真。
    “还有第三,就是严格控制宝钞的投放量了。”朱桢沉声道:“尤其是在建立信用的初期,比如每年不能超过前一年的一成。最重要的是,规定定下来,就得遵守。这样肯定不如随便印钞来的方便,但一旦滥发,必然重蹈元末覆辙。所以这是件极考验皇帝自控力的事情。”
    “哼哼,这个没问题……”朱元璋便露出自得地笑容,论起来自控力来,他简直可以称为历代帝王之最了。
    “只要时刻记住,自己不是在拿纸,而是拿自己的信用,换老百姓手中的财富,就不会没有节制的滥发了。”太子也表示自己没问题。
    “嗯。父皇和大哥肯定都能克制得住。”朱桢点点头,叹口气道:“但说实话,但凡靠信用支撑的东西,早晚都有破产的一天。子孙后代肯定会有揭不开锅,火烧眉毛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忍不住滥发的。”
    “唔。”朱元璋沉声道:“咱可以定个祖宗之法,谁敢违背?”
    “呵呵……”老六呵呵一笑道:“这样肯定能好很多。”
    他本想说,祖宗之法算个屁。其实是你步子太大扯到蛋了。但实在不敢再挨顿揍了,便委婉道:
    “等将来收回云南,有了滇铜。朝廷还是应该逐步允许百姓自由兑换的。然后放开金银之禁,金银天然是货币,咱们不让老百姓用,不是坑人么?咱们坑谁,也不能坑老百姓啊。这样老朱家的天下才长久,对吧?”
    老六这个老六,最后一段话用了话术。他知道老贼肯定不舍得让百姓用宝钞兑走铜钱。所以他最后用老贼经常教导他们的话,堵住了老贼的嘴。让老贼不好意思直接否决他这个提议。只能留待日后再说了……
    第三七五章 堤高于岸,浪摧
    不管怎么说,朱桢都给他爹和大哥,上了一课粗浅的货币学。
    朱老板最后叹气道:“这才是有用的学问啊!看来,把你送去拜刘先生为师是对的。”
    说着他忽然眉头一皱,奇怪道:“不对啊,咱跟他同吃同睡那么多年,都把他肠子翻出来三遍了。为啥从没听他说过这些?”
    “爹,你都冷落人家多少年了?人家刘先生就不兴捣鼓出点儿新学问?”太子笑道:“不然,谁还能教老六这些?总不能是他娘胎里带出来的吧?”
    “那不能。”朱老板果然不疑有它道:“这小子六七岁的时候,二加四等于几都不知道。娘胎里除了狗脾气,啥也没带出来。”
    “……”朱桢翻了翻白眼,刚想反驳说,俺不识数是随了你。
    却被大哥捂住嘴,拖了出去。
    “时候不早了,儿臣告退,父皇也早点歇息吧……”
    “这么早睡个屁,咱还有很多事儿要干呢。”朱老板挥挥手,回去继续看帖回帖。
    待儿子出去后,又问吴太监道:“今晚哪个侍寝啊?”
    ……
    太子领着老六出了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