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父可敌国 第458节

      不过脏归脏,好用就行。人都快饿死了,哪还顾得上干粮上的黑,是糊了还是沾的灰?
    “总之,这件事交给本相来谋划。我向你们保证,三年之内,国子大学和本相,必定消失一个!”为了取信于四人,胡惟庸居然发起毒誓来。
    “胡相使不得。”
    “使不得胡相。”
    宋濂四个‘赶忙’劝阻,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放心,最后活着的,一定是本相。”胡惟庸自信满满道:
    “只要国子大学废掉,科举改革就跟着废了。没有新科举官员的新鲜血液,官制改革也就沦为一纸空文,官还是官、吏还是吏,依然泾渭分明,只是改个名字而已。”
    “嗯嗯。”四个大儒不由自主的点头,显然是被胡惟庸说的心动了。
    “我去解个手。”胡惟庸又借故离开片刻,给四人个统一意见的机会。
    ……
    “你怎么看?”待胡惟庸一离开,戴良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觉得胡相说的好有道理啊。”苏伯衡便赞道:“不愧是当宰相的,确实有两把刷子。虽然刷子黑了点。”
    “黑就对了。这叫恶人自有恶人磨,以毒攻毒懂不懂。”胡翰也笑道。
    “太史公怎么看?”三人又一起看向宋濂。
    “唉……”宋濂毕竟久在帝侧,见过的尔虞我诈比三人加起来都多,闻言叹口气道:“此人一贯阴险狡诈,如有可能,老夫是不愿意跟他扯上关系的。”
    “但这不是没别的办法了么?”戴良当即接话道。
    “是。”宋濂点点头,他之前都说了,自己已经尽力了,这会儿也没法多说什么了。
    “那就这么定了。”戴良便一拍他的大腿道:“听他的!”
    “听谁的,听我的么?”胡惟庸适时回到门口,恰好听到了这句。
    “是,还请胡相日后多多费心。”宋濂暗叹一声,挤出一抹强笑。
    “那是肯定的!太史公的事,就是我胡惟庸的事!”胡惟庸大喜过望,这下可算把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车了。
    第七七零章 天助我也
    西安门二条巷,宋太史府。
    胡惟庸的到来,仿佛给困顿中的四位大儒,点亮了一盏明灯。
    大儒们一旦接受了‘保二舍三’,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一致决定日后在关系到三项改革的事情上攻守相望,争取尽快达成搅黄改革的目标。
    胡惟庸告辞的时候已是凌晨,四位大儒却都精神抖擞。终于看到了度过难关的曙光,让他们兴奋的毫无倦意。
    胡丞相也很高兴,拉着宋慎的手,跟宋濂赞不绝口道:“这后生是令孙吧?真是一表人才啊。”
    “是,不成器的很。”宋濂苦笑一声,并非自谦。
    他这孙子在东阳也是一霸,跟胡天赐唯一的区别,就是还没人告御状罢了。
    “哎,我一看他就心生欢喜,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胡惟庸却赞不绝口,又问宋慎多大了,可有婚约在身。
    宋慎回答说十八,没有婚约。
    其实他这个家庭,这个年纪,还没有成婚,本身就说明有问题了。
    胡惟庸却毫不在意,上杆子对宋濂道:“正好我大哥的孙女待字闺中,既然令孙尚未婚配,本相就厚颜跟太史公求个亲,不知能否高攀?”
    胡翰三人全都一惊,这是要联姻啊。那宋家就彻底跟胡家绑定了。
    宋濂更是像吃了只苍蝇,却又没法拒绝。说你高攀不起,那不彻底得罪了胡惟庸?还指望他搅黄三项改革呢……
    再说他孙子也不是什么好鸟,能跟宰相家结亲,还有什么好委屈的?
    沉吟片刻后,他挤出笑容道:“蒙胡相不弃,是这小子的福分,老朽当然求之不得。不过婚姻大事还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光咱们两个老东西说定了也不做数啊。”
    “哈哈哈,太史公同意就好。只要太史公首肯,本相自会备厚礼、请冰人,登门求亲的。”胡惟庸哈哈大笑,满意的抓着宋濂的手摇晃几下道:
    “我这就召回你家老大,早定佳期。”
    “好好……”宋濂唯有苦笑,没想到这八字没一撇,就先享受到亲家福利了。看来这门婚事,想甩也甩不掉了。
    再看他孙子宋慎,还搁那儿乐得合不拢嘴,恨不得当场就给胡惟庸磕头叫爷爷。
    宋慎显然是知道胡惟庸无儿无女,自己这个侄孙女婿,就跟亲孙子没差。
    往后成了宰相孙子,就再也不用担心,动不动被老东西家法伺候了。
    ……
    宋濂等人目送着胡惟庸上了驴车,缓缓而去。
    “唉,太史公牺牲太大了……”戴良叹息道。
    “不过这也是题中之义,往后要合作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彼此都放心。”苏伯衡就很识大体,反正又不是他孙子联姻。
    “不管怎么说,胡相深得圣眷、为相十载,将来致仕之后,余荫也足以庇佑令孙了。”胡翰说的还像人话。
    “唉,太子跟胡相素来不睦,谁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宋濂长叹一声。
    “太史公,你那都是老黄历了。今年以来胡相洗心革面,再也不跟太子打对台了。”戴良笑道。
    “是么?”宋濂还不知道这个新变化呢。
    “是啊,胡相很明显是想跟太子爷缓和关系,突然要跟太史公联姻,恐怕也是出于这层考虑。”苏伯衡低声道。
    “有道理。”众人点头。
    宋濂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一种可能,便矜持道:“他若有这个心思,老夫自然也会帮忙说和一二的。”
    ……
    另一边,胡相的驴车缓缓行驶在寂静无人的西安门大街上。
    车厢里黑咕隆咚,车外星光璀璨,胡惟庸便和胡德并肩坐在车前头。
    看到叔叔的心情不错,胡德便凑趣的小声道:“叔父真喜欢那宋慎?”
    “嗯。”胡惟庸看着天上的星星,想念自己的娃道:“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天赐的影子。”
    “哦……”胡德差点绷不住,心说那不就是标准的王八蛋样吗。
    “不过更多的,还是为了把宋濂还有那帮大儒,绑到咱们的战车上。”胡惟庸话锋一转,颇为得意道:“没想到他们这么配合,看来书念多了果然不成。”
    “嘿嘿,一群书呆子而已。”胡德哂笑一声道:“要不是叔父,还不知有几个书呆子能熬过今晚呢。”
    “别瞧不起书呆子,公论可在他们手里。”胡惟庸轻叹一声道:“原本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们。”
    胡德知道,叔父担心的是政变之后的人心所向。
    这时文官的态度就十分关键了。
    有了文官们的支持,政变就是众望所归、拨乱反正。如果文官们激烈反对,他们就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了。
    这次的事情就能看出,文官们虽然个体的力量不强,但一旦拧成一股绳,就是大势所趋。
    哪怕是朱老板父子,跟大势作对都焦头烂额,被喷的体无完肤,可以想象,一旦他们被打为乱臣贼子,会面对什么样的舆论风潮?最终这风潮会变成实质性的滔天巨浪,将他们彻底埋葬。
    所以胡惟庸在动手之前,若是先搞定文官,政变便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但儒教又叫名教,最重纲常名分。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支持他搞政变的。原先就连胡惟庸也没奢望那些大儒会支持自己,他只打算多在文官队伍里安插亲信死党,到时候用这些人的声音,来冲淡士林的反对声。
    没想到,这时候朱老板和老六联手奉上了一份大礼。这爷俩得了失心疯一般,居然搞什么三项改革,还要把孔子踢出太学,这是把儒教往死里得罪啊。
    胡惟庸哪能放过这天赐良机?当即施展他的横跳功夫,开始两头挑拨离间。
    在皇帝面前,他坚决支持改革,把文官们往绝路上推。
    在文官们绝望的时候,他又化身为救星,帮他们排忧解难。
    目的就是让文官们恨死朱老板父子,跟自己合作对付老六。这样等他政变成功,他们已经在贼船上下不来了,只能帮自己鼓与呼。
    “这真是天助叔父也。”胡德忙赞道。
    “不是天,是咱们的皇帝陛下,将自己的文官武将推到我这边来。”胡惟庸举手做了个张弓射箭的姿势,朝着天上的紫微星虚发一箭道:
    “这就叫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第七七一章 一个比一个早
    四更天,春和宫中便有了动静。宫人们开始为太子上朝做准备。
    太子也按时醒来,打着哈欠起身,他只睡了两个时辰。不单是因为昨夜事多,这些年来他每日如此,就从没睡过一个懒觉。
    下床时他动作尽量放轻,不吵醒一旁酣睡的常氏。出来外间,在宫女的侍奉下洗漱穿衣,坐着玉辂离开春和宫时,外头依然满天星呢。
    他出门就够早了,没想到还有比他更早的。
    “太子爷……”宋濂的声音在道旁响起。
    “老师?”太子掀开轿帘,惊讶的招呼道:“快上来说话。”
    “哎。”宋濂吸了吸鼻涕,应声上了太子的玉辂。
    “老师怎么不进去?”看他冻得鼻子都红了,太子赶紧将自己的汤婆子递给他暖暖手。
    “老臣也是刚到没多会儿。”宋濂捧着汤婆子笑道:“约摸着殿下快要出来,就在宫门外候着了。”
    “这样啊。”朱标看他两眼通红,精神头却还挺不错。
    “老师一宿没睡?”
    “是啊,一想到那些晚辈还在那跪着,怎么睡得着。”宋濂叹一声道:“实不相瞒,老臣这一宿不知见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口舌,才勉强达成共识。”
    “哦?”太子欣喜笑道:“这么快就商量好了?”
    “人命关天,拖不得啊。”宋濂苦笑道:“这不一商量好了,就赶紧来跟殿下禀报了。”
    “好好,说说吧。”太子点头道。
    “我们决定听太子爷的,先保下二圣,救下那些跪门的官员再说。”宋濂神情凝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