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父可敌国 第690节

      结果当天朱桢也没想出个章程来。
    两人正随意聊着天,忽听前头传来众人的嬉戏声。
    此时湖面早已结了厚厚的冰,老十二正在跟着朱能学滑冰。他是南京长大的,头一回上冰面,难免笨手笨脚,摔个屁股墩。
    朱桢看他一眼:“都说了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第二天继续闷了一上午,还是没辙。
    所以哪怕万不得已,朱桢也是不想用的。毕竟纳哈出跑了,还有机会再抓住他。老百姓家破人亡了,可就没机会重来了……
    “哈哈哈!十二叔真笨!”朱高煦虽然才六岁,但已经滑的很不错了。一边显摆似的绕着老十二转圈,一边拍着手嘎嘎大笑。
    用过午膳后,他跟四哥在后花园中溜达消食,也让有些麻木的脑子清醒清醒。
    比如出个十两银子一石粮的价码,敞开收粮。瞬间就能把整个北平民间的粮食都吸过来。但那样的后果也很严重,因为那会人为造成粮食奇缺,粮价畸高,来年度春荒时,不知会引发多少人间惨剧。
    “哦。”朱棣有些明白了。他其实很清楚自己六弟的三板斧——宣传、平叛、钞能力。尤其是第三招,简直就是所向无敌的大杀器。
    “你直接说没办法的办法不行吗?”朱棣问道。
    高炽和老十一也在,他两个喜静不喜动,连学都不学,却也自得其乐。
    只见他俩坐在一辆冰床上,几个太监穿着冰鞋在后面推,也不用多少力气,就可以在冰面上疾驰如飞。让冰床上的两位殿下也兴奋的大呼小叫。
    看到两人过来,老十一赶紧挥手打招呼:“四哥六哥,来坐冰床呀!”
    “六叔,还是学滑冰吧!”朱高煦也溜到两人跟前,仰头对岸上的老六道:“我教你。”
    “哈哈,六叔滑冰的时候你还……”朱桢刚想自我吹嘘一番,忽然愣住了。
    “怎么了老六?”朱棣奇怪问道:“岔气了吗?”
    朱桢指了指那个冰床,兴奋难耐道:“我他妈有主意了!”
    “什么主意?”老四瞪大两眼道:“冰床?”
    “对呀,就是冰床!”朱桢激动的给了老四一拳道:“这玩意就是冬天北方的特快专递啊!”
    “特快专递?”老四好多年没听到老六的新鲜词了,不过还是大体能听懂:“就这,能行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朱桢提高声调道:“快,把府上所有的冰车、冰床、冰排子全都弄来,会当车把式的也全都叫来!”
    “都愣着干什么?”朱棣赶忙吆喝道:“记住了,我六弟的话比我好使!”
    “是!”护卫和内侍们忙轰然应声,大将军府里久违的鸡飞狗跳起来。
    顿饭功夫,十几具大小样式不一的冰车、冰床、冰排子便摆在了冰面上。几十个自告奋勇的护卫和内侍,穿着冰鞋立在车旁,等待王爷的号令。
    “这么多的吗?”朱桢戴着黄色的貂皮帽子,穿着黄色的貂儿,好大的一只立在冰面上。
    “那是自然。”朱棣跟他同样装束,不过帽子和貂儿都是褐色的,跟老六并肩站在一起,活脱脱的熊大熊二。
    “北平老早年间有这玩意,听说是金人从关外带进来的。”
    “不是的四哥,”老十一却摇摇头:“我看北宋的《梦溪笔谈》上就记载:“信安、沧、景之间……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同时代的《醴泉笔录》也说:“雄、霸沿边塘泊,冬月载蒲苇,悉用凌床,官员亦乘之。’信安、沧、景,以及雄、霸,就是北平的雄县、霸州、沧州一带,所以肯定不是金人带来的。”
    “是吗,哈哈,你四哥没文化了。”朱棣毫不尴尬的挠挠头,一巴掌拍在老十一的肩膀上,差点没把他栽进冰里去。“十一,好样的!”
    “甭管谁发明的,能用就行。”朱桢笑着给四哥打个圆场,然后高声对众人道:“看到湖东边那堆麻袋了吗?”
    “看到了!”
    “现在我让你们把它们装到冰车上,绕着湖转圈。”朱桢高声道:“天黑前能转上一百圈,本王每人赏银十两!听清楚了吗?!”
    “啊?!”众人惊掉了下巴,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啊什么啊,不知道我六弟是财神爷吗?这泼天的富贵还不赶紧接住?!”朱棣高声笑骂道:“还不都麻利点!开动起来!”
    “是!”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欢呼着驾着冰床冲向麻袋,以最快的速度装车,然后绕着湖转起圈来!
    第一二二八章 计划通
    众人驾驭冰车在湖上转着圈,朱桢在岸上仔细观察,只见他们驱动冰床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纯用人力推拉,也可以用绳拖动。
    他看到有人将绳索一端,套在床的前立柱上,另一端套在肩膀上,稍一用力,冰床就疾驰如飞。速度上来后,拉车人便顺势坐在车的前头,在冰面上溜一段,以节省体能。
    甚至还可以像撑船一样,用根木杖撑行。木杖的一端,装有铁制的枪尖,以及一只铁钩,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凌枪’。
    只见车把式先用铁钩钩住堆满沙袋的冰床,使劲向前拉动一段,待冰床越滑越快后,他便跳上去,立在冰床后部,用凌枪的枪尖撑冰前行。也不用再使多少劲,蜻蜓点水一般不断杵着冰面,冰床就能一直保持高速前行。
    而且车把式还能用凌枪控制方向,灵活转弯,真跟在撑船一样。
    “这法子好啊!它就是冬天的车船,又比车船快多了!”朱棣也明白了老六的意思,从旁赞叹道:“这冰面又硬又平,用冰床运东西又快又省力。我在北平这些年,见老百姓每年入冬就改用这玩意儿运货拉人,一直用到开春冰化。”
    “嗯。”朱桢点点头,那些麻袋每袋都装了一百斤沙子,他看到大一些的冰床上堆了十袋,依然可以开的稳稳当当,不费什么力气。
    “这玩意儿难学吗?新手多长时间能上路?”朱桢又问道。
    老四便拉着他下了冰面,笑道:“你不是说过,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吗?下去亲自学一学不就知道了。”
    “熊大”让人弄了辆冰车过来,便亲自在湖中央教”熊二”,撑起冰床来。
    差不多用了一个时辰,他基本就能驾驭这具单人床大小的冰车了,当然像四哥那样可以在冰面上急停、漂移、跨越障碍,就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了。
    回到岸边时,朱桢问那车把式道:“这玩意儿制作困难吗?”
    只见他站在冰床后端稍一撑,冰床哧溜一声,便向前飞奔出去。风呼呼地从耳鬓吹过去,速度跟纵马疾驰相仿,却又平稳的很。
    朱桢亲身体会了一下,确实不难。一开始,他掌握不好发力的方向,冰床不走直线,速度也快不起来。但也就是盏茶功夫,他就摸到了门道,操作自如了,速度也就上来了。
    “我看你这横木底下包了铜皮啊。”他摸了摸横木底面,包裹的黄色金属皮。
    朱桢蹲下来,仔细观察那具冰车,便见与冰面接触的那两根长木头,就像雪橇的两足。行动原理也跟雪橇差不多,其实就是个冰橇。
    “那有啥难的啊?”车把式笑答道:“其实就是一块木板子,下头安两排短腿,短腿下头两根长木脚。是个木匠一天就能捣鼓出好几辆来。”
    不过就运个货而已,也不需要这么多花哨的技术。
    “呃……好吧。”朱桢其实早就心痒难耐,但有偶像包袱,怕滑不好有损形象。但在四哥面前他依旧是个弟弟,便半推半就下了场。
    这只是走直线,拐弯刹车啥的还得另学。
    “这是大将军府的玩意儿,当然要精致一些了。”车把式忙解释道:“但其实用铁皮、兽皮,效果都一样。甚至什么也不包,只要把横木打磨的光滑点,也一样能滑。”
    “好。”朱桢高兴的点点头,站起来指着那车把式道:“看赏。”
    马三宝便掏出一颗金豆子,丢给了那车把式。
    车把式登时笑开了花,双手捧着金豆子,磕头道谢不止。
    当天受赏的可不止那一个车把式,所有的车把式都领到了六王爷许诺的十两银子。而且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完成了他要求的一百圈。
    朱桢让人测量了一下,绕湖一圈正好是一里,也就是说,一个时辰内,冰床行进的距离是一百里。
    这可不是冰床的急速,因为一是满载,二是很多冰床一起行进,彼此难免互相阻碍,再者频繁的转弯,几乎没法提速,也极大的影响了冰床的速度。
    但对朱桢来说,这样的成绩才有意义,因为它最大限度的模拟了冰车队伍,在蜿蜒的河道上集体行进时的状态。当然河道不会有这么多拐弯,但冰车的数量却多得多,所以里外里应该跟这个速度大差不差。
    不过跑完圈下来,车把式们的状态却大相径庭,那些靠人力推拉冰车的,明显累的抬不动腿,举不动手,而用凌枪控制冰床的,状态就要好很多。一个个气不喘,脸不红,明显还能继续滑。
    于是朱桢就让他们接着滑……当然六王爷不会让他们白出力,这个是另算赏钱的。
    目的自然是测试车夫的耐力。结果一直到天黑,他们也没有一个喊累的,都说要是能看清路,自己能滑个通宵。
    “这没什么好炫耀的。”朱棣告诉朱桢:“北平这边的车把式都是从早滑到晚,忙的时候,甚至一边吃饭一边滑擦,因为根本不费多少劲。”
    “好!”朱桢高兴的连连点头,续航能力其实比短时间的高速更重要。
    晚膳后,哥俩便又一头扎进徐达的书房,一边偷喝老丈人藏的酒,一边兴致勃勃的继续讨论。
    “安全起见,只能在白天行车。这个季节天短,不过五个时辰天亮时间还是有的。刨掉中间吃饭休息,还有路上各种突发状况,我们姑且算他一天走四个时辰,那就是四百里!”朱桢沉声道。
    “那可真盖了帽儿。”朱棣一边嗦着盐水鸭脖,一边瞠目结舌:“正常辎重运输一天二三十里,你这是十几二十倍的速度呀!从南京到北平两千里路,你这五天就能到了。”
    “但估计几万具冰车挤在一起,肯定达不到这个速度。”朱桢沉声道:“但我估计一半的速度应该是有的。”
    “那也就需要十天!”朱棣乐得合不拢嘴道:“我说什么来着,就没有你老六解决不了的难题。”
    “四哥不要太乐观,别忘了我们没法全程用冰床。”朱桢提醒他。
    “对啊。”朱棣一拍脑袋道:“长江它可不结冰。”
    “通常来讲,将淮河秦岭连一条线。”朱桢在地图上划了一道红线,沉声道:“南边正常是不结冰的,北边是结冰的。”
    “所以说,过了淮河一线,才能用冰车?”朱棣摸着下巴看着地图。
    “还不行,冰层得够厚才行,所以得继续往北,正常进了山东才差不多。”朱桢缓缓道:“但今年格外的冷,也许还能再往南一些,兹事体大,得派人实地勘测一番。”
    第一二二九章 谁也别想白吃六王爷的饭
    虽然具体路线还要经过勘探,但大致的方向已经可以确定了——两百万石军粮从太仓刘家港发运,走海路北上至淮安府沿岸,然后根据实际勘探,卸货上岸,用冰排运至运河,一路北上送到北平来。
    虽然冰排速度奇快,但准备工作多如牛毛,朱桢匡算了一下,一个月时间能完成任务,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时间不等人,他丝毫不敢耽搁,当晚就跟四哥连夜推敲行动方案。
    在这十冬腊月里,从江南转运两百万石粮草到北平,着实是个需要各省军民共同努力的大工程。
    首先,是江南要将二百万石军粮及时装船运至淮安。这其实是最简单的一步,因为刘家港正是漕粮海运的,粮食和船都不缺,只要八百里加急取得太子的授权,海政衙门的老练水手,就一定会如期把粮食运到指定地点。
    但这需要时间,哪怕用最快的飞鸽传书,把报告送到京城,太子第一时间授权,再把命令传到刘家港的海政衙门,至少也得三天时间。
    然后装船启航,运至淮安,就算动员全部人力,没白没黑的干,最快也得五天时间。卸船又需要至少两天。
    所以真正留给冰车运输的时间,只有二十天。虽然理论上十天就能跑一趟,但哥俩都不是菜鸟了,很清楚理论跟实际的差距,知道到时候肯定状况层出不穷,绝对不会给他们来回跑两趟的机会。
    “要是只能跑一趟,那需要的运力可海了去了。”朱棣叼着鸭骨头,瞠目结舌道:“那可是两百万石军粮,就是最大的冰车,也需要十万辆以上,这太夸张了吧。”
    “尽力凑,能凑多少凑多少。”朱桢沉声道:“三天之内,让他们来通州集合,到时候有多少人,我带走多少人。”
    “没忘啊,不然我怎么会让民夫们三天后才出发?”朱桢一边写信,一边淡淡道:“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把年过了再说嘛。”
    “不够怎么办?”朱棣问道。
    “还行吧。”朱桢点头笑道:“知道什么叫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吗,山东老乡最实在了,断不会让我失望的。”
    “你人还怪好嘞。”朱棣咂咂嘴,见老六已经深思熟虑过了,便笑问道:“这么说,山东那边你很有把握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