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借机发难
大明海寇 作者:寒风拂剑
这次于将军突然间率兵直抵天津卫,举挡住了建奴出关的道路,以寡敌众,以少胜,愣是拼了死命把建奴大军给干掉了,解救了数十万被建奴裹挟的bǎi xìng ,这该是大的功劳呀!
俗话说救人命如造七级浮屠,于将军下救了几十万大明bǎi xìng ,这是大的功德呀!要是像朝廷说的那样,他jiù shì 个逆臣贼子,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于孝天难不成当真脑子进水了不成,他放着京师不打,却偏偏要去死挡着建奴,跟建奴大军死战。
他总共不过区区三四万兵马,有人没地方用了不成,要先跟建奴死战场,然后才兴师作乱不成,吃饱了撑的,还是嫌他手下兵将的命太长,兵太,养不活这么人马,去先让建奴消耗部分。
老bǎi xìng 也有他们的思维定式,所有人都认为建奴很厉害,不管是谁,碰上建奴能不败就算是好汉了,打赢建奴,是困难重重,就算是于家军这次战败了建奴,估计也损失非常大,可是朝廷愣是颠倒黑白,说人家于将军是什么逆臣贼子。
不jiù shì 人家没遵诏令,擅自起兵入京勤王,可是人家这不是也是为了你大明的天下吗?现如今人家拼死拼活的把建奴击败了,你就该不计前嫌,将功折罪,就算是不赏,起码也不能罚吧!
可是朝廷却这边听说于家军把建奴给击败了,那边就直接翻脸,昭告天下说人家是居心叵测,逆臣贼子,这……这……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卸磨杀驴都要先把磨给卸下来再说,你倒好,人家这边刚打赢,你连磨都不卸下来,就要把驴给杀了。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当初大明先祖朱元璋好歹也是在底定天下之后,才火烧庆功楼的,你崇祯这边人家刚刚把建奴大军击败,直接就跟人家翻脸,这事儿也做的太绝了吧!
于是城中bǎi xìng 顿时就片哗然,在人群中自然有人就吵吵了起来,开始为于孝天喊冤,撞天屈,叫不平,当初崇祯杀袁崇焕,是因为他吃人饭不干人事,当了蓟辽总督之后,浪说什么五年平辽,可是上任不到年,先把毛文龙毛帅给杀了,接着就把鞑子放入了关中,大掠京畿,直逼京师城门之外。
人家满贵满大帅领兵和建奴大军大战,你袁崇焕带兵不去打建奴,却在背后放冷箭,把满大帅的人马射死射伤不少,连满贵满大帅都身中数箭,险些被当场射死,后来使得满大帅生生战死沙场。
所以崇祯杀袁崇焕,是得到了大明上下人等致的拥护,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之举,可是现在这事儿办的哪儿还是人能办出来的事儿呀!
于家军孤军北上抗击建奴大军,到了天津卫不断的派人请援,请朝廷拨发军饷兵粮,可是朝廷不发兵卒增援不说,连粒粮食,个大子儿都不给人家发,就这么眼睁睁的让十几万大明官军,看着于家军孤军在天津卫和建奴死战半月。
这也就罢了,现如今眼看着人家把力出了,把仗打赢了,朝廷要治罪人家于孝天于大帅,这算是什么事儿呀!
人群之中当然有于孝天的细作,得到这样的消息,当然不会替朝廷说好话了,在人群之中立即便鼓噪了起来,历数朝廷种种不是。
人心都有杆秤,谁做得对,谁做的好,谁干的不好,老bǎi xìng 自己会在心理衡量,这事儿却是说不过去,于是所有人都觉得朝廷这次干的太不地道,于是顿时都起哄了起来。
满大家的bǎi xìng 都吵吵着吆喝,这事儿不能这么办,这事儿是朝廷的不对,历来法不制众,要是只有个半个人吵吵的话,估摸着顺天府的差役早就蹦上去拿人了,可是旦满大街的人都这么吵吵,他们也就不敢乱动了。
于是差役边弹压民愤,边赶紧回报顺天府知府,顺天府知府听,连忙就给崇祯送信。
崇祯这会儿正要派人去先把这昭告天下的告示撤回来,等他商议好了接下来该怎么应对再说,可是没想到今天顺天府办事居然这么利索,这边人家于孝天刚把尔衮的尸体送到京师,那边顺天府就把昭告天下的圣旨给贴了出去。
这下倒好,京师先乱套了,崇祯下就坐了萝卜,是收回成命也不是,不撤回圣旨也不是,收回成命就代表着他zhè gè 皇帝是昏君,不收回成命,弄不好就会出乱子。
于是崇祯赶紧派人去调兵,上街进行弹压,对京师再次进行戒严,不许任何人再在街上喧哗嚣闹,旦发现就视作于孝天的同党,立即抓入大牢严刑拷问。
结果官军冲上街头,不分青红皂白,通猛打,把老bǎi xìng 都赶回了各自家中,而且还当场抓了不少气不过,在街上吵吵着替于孝天喊冤的bǎi xìng ,眼看着算是把城中的乱景给暂时控制了下来。
可是老bǎi xìng 想不通,暂时被压制下去,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接受这样的事实,种愤愤不平的情绪开始在老bǎi xìng 心目中蔓延开来,很人听闻到了这么个说法,这大明要完蛋了,遇上了如此昏君,大明还有什么前途。
当今圣上,别看表面上勤勉,可是却实在是个糊涂到家的昏君,上台倒是扳倒了魏忠贤党,算是干了点明白事儿,接着就用了袁崇焕zhè gè 糊涂官,搞得建奴破关而入,直逼京师城下。
后来再看看他都用的人,接着他任用温体仁,温体仁现在已经是臭到家了,这厮当了首辅之后,除了想尽bàn fǎ 排除异己,排挤了少有用的官员,基本上没干少人事,尸位素餐了少年,还被当今皇上信任有加,后来不是被人揭发,这厮估计到现在还是首辅。
好不容易看清楚了温体仁是什么人,接着就用了杨嗣昌,杨嗣昌又都干了点什么事情,老bǎi xìng 可记不住他之前干的些有功的事情,这会儿老bǎi xìng 只记得,传言中杨嗣昌联合皇上宠信的内侍高起潜,硬是把卢军门给排挤的最终战死沙场。
而且杨嗣昌事后还提出,要趁着于家军和建奴大战之际,派兵配合建奴大军偷袭于家军,虽然事后在民怨之下,朝廷勉为其难的收回成命,停止了配合建奴大军偷袭于家军的行动,可是这事儿说明当今圣上,确实听信了谗言。
还有jiù shì 传闻中有人说建奴入关之际,当今圣上还曾经试图和建奴议和,输岁贡给建奴,换取建奴以后不要入关大掠。
这些事情如果没有人有意去提醒,去引导的话,老bǎi xìng 估计很难结合起来联想太,但是旦要是有那么些有心人,gù yì 将这些事情都串起来议论的话,那么老bǎi xìng 自然而然就会选择轻信了。
于是崇祯十年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明君圣君的高大形象,短短数月之间,便被于孝天暗中散布的这些传言以及辛秘之事给摧毁的塌糊涂,摇身变就成了个昏君,而且是昏的没法再昏的昏君了。
崇祯这边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置于孝天送尔衮尸体入京的事情,那边他送出的圣旨,就已经快马加鞭的送到了保定和香河。
坐镇保定的兵部尚书兼新任宣大总督陈新甲接旨之后,不敢怠慢,而且他虽然不清楚这次于家军大战建奴,损失少兵马,但是也笃定的认为,于家军就算是这次战败了建奴大军,肯定也是惨胜。
本身于家军兵力就不是很,经历了如此巨战之后,肯定兵力消耗非常巨大,而且是人困马乏,肯定已经无力再战。
所以他倒是当即来了兴致,豪兴大发立即亲自出城,入营之中,坐镇中军点齐兵将,宣读了朝廷的圣旨,叱令所有麾下的大将,这次无论如何,都务求要谨遵圣命,不得违抗军令,奋勇当先,务求要将这叛臣于孝天拿下。
诸将其实这会儿心里面也都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对于这次他们坐视于家军孤军和建奴大军决战,虽然有作壁上观,看好戏的想法,但是好歹他们都是明军,心理上还是倾向于这些福建兵马的。
可是他们起初听闻,这于孝天领兵抵达天津卫的时候,朝廷居然采纳了杨嗣昌的计策,想要让他们帮着建奴侧击于家军侧翼,帮着建奴击败于家军。
当时杨国柱、虎大威、王朴等山西大将,就觉得这事儿简直jiù shì 混蛋到极点的事情,你不帮忙也就罢了,怎么能在zhè gè 时候,还帮着建奴去打于家军呢?
就算是这于孝天居心叵测,抗旨不尊,可是人家到了天津卫之后,并未再做出的不臣之举,而是拉开了架势,要挡住建奴出关,好歹这也算是在为大明出力。
朝廷怎么能让他们这些明军,去帮着建奴打给自己办事的人呢?后来不知为何,朝廷又取消了zhè gè 决定,令他们驻军不进,不得给任何人帮忙,作壁上观,就这么看着于家军跟建奴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