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心腹香菱
平凡的明穿日子 作者:宁小钗
春秋战国时辽东属于七雄之的燕地,十六国后高句丽崛起,经过隋唐两朝的攻伐,高句丽彻底融入了中国,汉代置过四郡,三国时为昌黎郡。
长期以来,辽东向来是民族的混居之地,在金国时期人口度达到顶峰,元朝时整个辽东的汉族人口包括改为汉姓的熟女真大概有五十万左右。
元末明初红巾军进入辽东,与元军互相争夺bǎi xìng ,四年混战使得辽东人口急剧减少,明朝立国,官府统计的汉人户籍人口不超过十万人,这些汉人大自称辽人。
当时有大量汉人逃到了朝鲜半岛避难定居,由于战局失败,元朝将领纳哈出和也速裹挟了大量辽西人北迁。
为了防御残元南下,朱元璋下旨强制迁徙辽西八万户bǎi xìng 入关,迁徙北平府二十万金人和十数万元人分散到各地,迁徙各省汉民充实北方和辽东。
修建定辽左、定辽前、定辽中、定辽后、东宁、金州、夏州、盖州、海州、辽海、沈阳中、沈阳左、沈阳右等十三卫所,度令原本世代繁衍生息的土著汉籍军人不足两万人,其余都是充实而来的关内汉人。
朱元璋的决定毫无yí wèn 非常英明,自宋代以来居住于辽东的汉人,民族杂交被鲜卑辽金元统治了数百年,其本民族的烙印已经日渐模糊了,根本不在乎为谁而战。
移民辽东的汉人以军户为主,就像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移民样,都属于武装移民,陆续迁徙大概十万人。
洪武二十八年,明朝彻底击败了纳哈出后,得到其军民将近二十二万人之,另有六万余人因受降失误于松花江北逃散,大部分进入了朝鲜。小部分被女真人所掠夺,后来朝鲜主动归还了数万人。
纳哈出的投降使得辽东基本安稳下来,朵颜卫的设立让大数蒙古部族放下武器,老老实实的以游牧为生,女真人为了过好日子也为了躲避大兴安岭以北的蒙古人屠刀纷纷南下,这令度没有人烟的辽西人口增长迅速。
如今辽东总人口根本无法统计,大概少数民族的人数占总人口的四分之,官府在册的治下汉人为主体的bǎi xìng 四十余万,家家户户皆是军户,能够动员军士二十余万人。
朱元璋的苦心经营。给子孙留下了珍贵遗产,永乐大帝之所以能够设立名传后世,不亚于安东大都督府的奴儿干都司,都是建立在太祖皇帝的功劳之上。
满清的崛起有着许许必然和偶然因素,而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辽东之策没有什么错误,都是顺应了现有条件,还是应了那句徐灏的老话,后代子孙没有出息,怨得了谁?
如今汉人在辽东shí jì 占据的区域每年都在扩大中。而每年都会有汉人源源不断的迁徙过来充实人口。朱允炆登基后,卫增加到了十九个,千户所共八十个,常备兵力十三万人。屯田军六万人,明朝的势力在辽东拥有着绝对优势。
最近徐灏直在琢磨辽东,发现朝廷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太宽松了,初期可以迅速凝聚其心。往后就会变为麻烦。
归附的朝鲜人有三万,女真人有两万,蒙古人迁徙不定不算治下之民。相对于汉人死规定的军户世代从军。耕作织布外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和劳役,战时得提供后勤补给,就算不打仗家里的男丁也得作为预备役的舍丁,负担太重了。也因为辽东大部分地区没有设置衙门,以卫所的独立性,长此以往军户很容易会沦为军官的私有财产。
而朝廷对朝鲜女真的政策可谓是赋役轻松,任其自治,每五丁才抽人为军,杀人犯罪卫所也往往鞭长莫及,不怪时常有bǎi xìng 感叹“生于辽不如走于胡”,这jiù shì 为何满清能够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原因,明朝中后期太人宁肯为奴也不愿受到朝廷和军官的重剥削压迫。
“取消军户制,政策往汉人倾斜,还得在辽东设置府县,把熟女真都迁到关内来,重视商业获取赋税以代替和减轻农民负担,等把该做的事都做了,临死前不留下遗憾就行。”
徐灏最终下了断语,可惜说的容易做却难,shí jì 操作起来会遇到太的难题和阻碍。
不过徐灏认为起码二三十年内无需急于撤销军户制度,因现在是国力的上升期,会给国库省下无数钱财。洪武朝二十年来,辽东开垦农田两万亩,种植水稻小麦黄豆棉花等等粮食作物,年产出四万石,风调雨顺之年基本做到了自给自足,如果再加上土豆玉米地瓜的话?
而且也不能所有地方都取消掉军户,有些地域还是需要保留,就像后世的新疆生产兵团,不能搞刀切。
忽然香菱笑嘻嘻的飘然而至,三个月的时间足以令她从父母逝世的悲痛中走出来。
“给你。”
徐灏看着芊芊素手递过来的纸笺,笑着打趣道:“要说这大户人家就属保媒拉纤的丫鬟最坏了,往往自己先和公子有了腿,就非要拉着自家小姐起下水。”
香菱立时不乐意的道:“我可是公子的丫头,帮着偷香窃玉还数落人家,今后若想有下次,可不能够了,哼!”
徐灏笑道:“我不过是时有感而发,岂不知就属你和麝月香玉对我最忠心,如今香玉不在,麝月事事以晴雯那个叛徒马首是瞻,你妹妹也成了夫人的鹰犬,做些坏事除了你还能指望谁去?”
“知道就好。”香菱得意的仰起小脸。
“不过你得小心行事,要低调做人,我就剩下你个心腹了,可别被她们合起伙来拿去问罪,发配去了别地。”徐灏边开玩笑边看向纸笺,“是约我晚上过去做那羞人的事儿。”
香菱立时俏脸红,左右没人忍不住小声问道:“做那事真的很舒服么?”
徐灏对着呼气如兰的好奇宝宝,神神秘秘的道:“那当然了,你平日听墙角时。身子就没有什么感觉?”
“不告诉你。”香菱脸色越发红润,忽然问道:“何时才会梳拢芷晴和晴雯姐姐呢?总是去寻大奶奶解馋,身边人反倒是不管不顾。”
徐灏叹道:“这是为了自己问的吧?真不知我有什么好,让你姐妹死心塌地的非要跟着。”
“呸!明知故问。”香菱被撞破了小心思,留下略显幽怨的媚眼,红着脸匆匆去了。
却说此时朱巧巧房里来了个尼姑子,王玄清和梅氏等人坐着听她讲故事,这尼姑名叫净海乃城里净心庵的主持,专门走家串户为妇人讲解坊间趣闻和男女间的风流韵事,也算时下没有太娱乐节目的贵妇圈子里道隐秘时尚。
净海二十来岁生的颇有几分姿色。朱巧巧打趣道:“你这般青春标致,干脆反俗嫁个丈夫得了,也算终身有了依靠,何必身在红尘外却行的是红尘之事。”
净海笑道:“奶奶不知,说起丈夫二字太过令人头疼,倒是在这清净法门里得以自在快活。”
因都相处的很熟悉,彼此间说话毫无顾忌,含笑倾听的王玄清不时暗中留意绝美舅妈的举动,她最近和大嫂往来亲密。不免开始怀疑老三为何舍得放过这近在口边的动人美味?
王玄清暗道就不信你徐灏不吃窝边草,今天嫂子眉目含春定有鬼,晚上我干脆留下不走了,倒要看看你亲不亲近于我。
此刻梅氏说道:“这是怎么说着了?难道你不守清规?那有了丈夫。知疼知热生男育女,有了依靠免得被人欺负,你那野男人岂敢替你出头?”
净海笑道:“找个如意郎君何其之难?万嫁个脾气粗暴浑身臭秽,不解风情房事不周的粗鲁男人。又或寻了个只好男风,还有那起子把自己当成女子的假男人,迂腐不堪的秀才。匹夫之勇的鲁莽汉子,年事已高的老丈夫?阿弥陀佛!就算好不容易遇到了好郎君,谁知又是个短命的。哎呀!瞧瞧贫尼这张臭嘴,该打该打,奶奶们还望赎罪。”
王玄清微微皱眉,说道:“无妨,无心之过谁会怪你?”
净海忙起身来给了自己几巴掌,说道:“既然无心说错了话,那贫尼今天就讲桩秘事好了。我常去的家住着个美貌寡女,瞧着那说话做派就和奶奶们个mó yàng ,气度凤仪真真不流凡俗。
她手里有件bǎo bèi ,名叫‘三十六宫都受春’,比男人那物加倍有趣,后来我千求万求方求得了件,晚上取乐那滋味真真妙不可言,您想有此等好东西,又要男人何用?”
朱巧巧噗嗤笑,眼眸流转道:“又来这套惯用伎俩,快拿出来吧,藏着掖着干嘛?这屋里都是没了男人的,就缺你这bǎo bèi 留着受用呢。”
当下净海笑嘻嘻的转身把包袱拿出来,层层的打开,王玄清梅氏都是过来人,不用看也知不外乎那些春画缅甸玲类,对于寡妇来说该有的早就有了,不想有的也不屑顾。
朱巧巧瞅了眼净海手里的精致物件,嫌脏也不拿来观赏,而是笑道:“你这算什么?我有物白天里不可看,灯火之下不可看,用起来可与男人的东西相比呢。”
净海惊讶的道:“奶奶竟有此种稀罕bǎo bèi ?能否给贫尼见识番?”
朱巧巧意味深长的摇头道:“你的资质还差了些,舅妈倒是可以试,玄清就不得而知了……”
此言出,做贼心虚的梅氏神色间未免不自在起来,起身说道:“胡说六道什么?走了。”
王玄清却闻弦歌而知雅意,时间整个身心都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