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255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作者:肉书屋

    袁大人倒是一直不忘师恩,年年都有馈赠去西北,今天又飞雪来看,而且一身官服以示郑重。房里站的多为女眷,都偷偷抹一下泪水。

    “你啊,我们还欠你一笔钱呢,”章严之笑呵呵,指的是章楠报卓异后进京被人举报然后认的一笔认罪银子,这一笔几万两,是袁杰认了一半,另外一半也是袁杰出面找诸位同门一一分派下来。

    能来一个门生,赶着来看自己,章严之格外高兴,就此和袁杰把这笔帐要了结:“年年与你通信,你总是说不用还,今天老夫与你亲口道一声谢,这银子算是我受了你的。”章紫看着袁大人面带笑容道:“学生理当孝敬老师。”章紫觉得眼睛又湿了,背过身子用手里的帕子擦一擦眼窝,祖父还当是以前,他这一声谢如今并不值钱。难得袁叔父还是这样恭敬,和以前在京里的时候是一样的。

    章楠认罪的几万两银子,就是迫使袁杰投入南平王麾下的一个关键点,老师回京,袁杰是一早对南平王说过,而且实话实说,要来看看。在师兄章楠和侄女儿章紫设下美人计,袁杰一旦知道,也是早早通知南平王,可是老师进京来看,从没有答应过南平王,做一个负心人。袁杰是来看得不避人也觉得自己应该来。

    师徒两个人在房中说话,章严之精神头儿特别的好,对着袁杰一一地问过来:“你是必来的,我路上想着第一个要见你才是,还有风老三,刘老四,今天也应该来看看我才是。。。。。。”

    袁杰笑容可掬回话道:“风老三,刘老四都不在京里,现今西山都有了园子,要是在京里是一定必来的。”章紫只是含笑,说的这两位都在京里,一早儿还看到风叔父出门想是要会要紧的客去,听着袁叔父说得如此流利,章紫只是含笑。

    “我也想着必是不知道我回来,要是知道我回来一定要来看看的。”章严之呵呵笑着和袁杰说话,觉得面子上很是光彩。杨广明这才从外面进来,领着两桌子席面进来,进来就对袁杰亲热地行礼道:“我说怎么还有一桌子席面,却是袁叔父订的。”

    袁杰站起来还礼:“世兄订的是世兄的,我订的是我的。”房中相与欢笑中,外面又进来一个青衣小帽的家人,却是人人不认识的,一进来就呈上一张拜贴来:“我是风老爷家里的,听说老大人今儿还京,我们老爷去丰台走亲戚去了,等回来得了会儿再来拜老大人吧。”

    这一个本添喜事的事情,却让房内一阵尴尬,章严之虽然老,还没有完全糊涂,满是皱纹的面容一下子拉下来,看一看这个家人,再看看杨广明,再看看袁杰只是不说话,看得那家人一阵心虚,把拜贴丢下来说一声:“告辞。”就走了。

    直到家人走出院门,章严之才重有笑容,对袁杰和杨广明道:“呵,送来席面正好就吃,老夫是不客气的。”姨娘和杨氏扶着章严之安席坐下来,章紫对杨广明使一个眼色,一同走出房门来,把刚才的事情悄声说一下:“袁叔父说西山,你说在丰台,这是你找来的人吧,这假话说漏了。”

    杨广明只得叹息一声:“我。。。。。没有想到今儿还会有人来,不想袁叔父如此有情。”杨广明回京里来,第一个密切关注的就是袁杰,袁杰与南平王走动日近,京里官场上也是早有风声,杨广明打心里不舒服的,所以章严之进京,杨广明独没有通知袁杰。

    对着一院子白雪,杨广明心想自己还是年青少历练,看不好的人反倒礼物在手,热情上门,还帮着圆谎,通知的人,觉得会来的,一个也没有。

    重新进房里去,章严之也掩饰过来,不再提风老三和刘老四,管这些混帐黄子哪里去,至此,章老大人心里有如明镜了,这些人都不会来了,会来的早就来了。有如袁杰,不是一样大张旗鼓地送席面而来,章严之决定珍惜眼前的这些温情。

    席面依然旧滋味,酒也还是老陈酒,只是人越来越老,是经不得陈。章严之一向身体不好不用酒多时,今天高兴也吃了小半杯,只是让袁杰和杨广明吃酒:“吃,你们吃,我看着喜欢。”坐一桌子人吃饭,这是多少年前的盛景了,章老大人光是看着心里就是舒服的。

    饭后袁杰就告辞了,一来是有事情,家家要办年才是,二来官场上也有事情,三来也要让老师休息才是,看到自己来,老师不是一般的高兴,就是旁边的老师家人眼中俱有感激,袁杰觉得自己只是坐着,大家都会一直陪着。

    “想来你是忙人,快去吧,”章严之象以前一样勉励几句,觉得找回自己做吏部尚书时的感觉:“遇事情多多揣摩,以皇上的意思为准才是。”一般的家人都低下头来,老大人还摆这种派头,也只有这位不忘老师的袁大人还能满面笑容地答应下来,行礼离去。

    袁杰告辞以后,章严之才把孙子单独叫到里间去,。只有爷孙两个人,章严之收了刚才慈祥的面容,声音依然苍老颤巍,却是严峻的:“自你到京里,会过哪些人,哪些人回应过你,”

    杨广明觉得自己不堪重负,此话有如最后加上一根稻草,杨广明在祖父面前跪了下来。章严之厉声道:“讲让我听听,是哪些王八羔子,现在看着老夫倒台不在京里,全然不把老夫放在眼里。”一下子骤然动怒,章老大人一下子脸涨得通红,觉得气血上涌。

    “祖父,孙子接你到家里来是颐养天年,以前的事情,你就别再问了。”杨广明艰难地才说出来,要胁人的书信还可以起到作用,以前的师恩全然无用,只是平白多听几句风凉话罢了。看着年迈的祖父,平日里心心念念地只是回京里来,杨广明不知道该如何说才是。

    章严之也冷静下来,停上一会儿喝上两口热茶,这才一一地问出来:“是怎么留在京里的;南平王是怎么对待?晋王又是如何?还有诸位门生,又平素往来多少。。。。。。”

    听着孙子一一俱实地回答过,章严之沉思一下道:“把我给你的信拿来。”杨广明犹豫一下,还是走出来取信。房外看到母亲妹妹和祖父姨娘担心的面容,杨广明只是低低头就走过去取了信再进去。

    章严之用瘦而枯的手一一地检视过来,这就抬眼看一看垂首的杨广明,沉思道:“有些信,你既然用了,不会现在全没有结果才是?”没有看到那些信,章严之就以为是孙子用了,他并没有想到是另外一种结果。

    “有一些信,”杨广明重新跪下来,事到如此是瞒不下去,只得对着祖父实说:“是南平王取了去。”

    章严之大惊失色,身子一阵摇晃,杨广明赶快站起来扶着祖父重新坐安稳,在他身边低声为难地道:“不给他看,这京里留不下来。”总不能真的去皇帝面前告御状,皇帝又认识我是谁,又不是他眼前得用的人。

    嗓子眼里一阵格格痰喘的章严之好一阵儿才顺过气来,再说话已经是有气无力:“罢了,罢了,这还回京来做什么,你这个。。。。。。”手指着扶着自己的孙子,看着他凝视自己,眼中有关切也有恳求,章严之原来的话说不下去,只得一声道:“你这个傻子。”

    扶着祖父重新坐安稳,杨广明重新转到章严之面前跪下来:“请祖父听孙儿一言,孙儿此番留在京中,只为重振家业,要说报仇,官场之上这样事情多的是,眼前咱们没有这样能力,别说报仇,就是祖父向日照顾有加的门生,如今走在街上也是装作看不见。依孙儿看,”

    杨广明看一看祖父的眼中有了难过,自己心里也难过,只得继续道:“重整家业是最为重要的,孙儿背着祖父私自去会了南平王,愿与他世代交好,”说到这里看一看坐在床上的祖父面容抖动,只是说不出话来。

    “不这样,京中就站不住脚,”杨广明眼中有泪,泣道:“求祖父宽些心情,原谅孙儿自作主张,南平王倒也罢了,在政见上一向与祖父不合。只恨那些受过咱们家多少恩惠的人,落井下石,不理不睬,孙儿要出的是这口气,要让他们看一看,我们家不是倒下去就起不来的。”

    孙子杨广明的一番话彻底打翻了章大人进京时一路上的绮思,让章老大人心里很是翻腾。房中这祖孙俩个人,一个人跪在床前,一个人坐在床前,都有如石雕木刻一样,过上好一会儿,章严之才一声叹息道:“我老了,还能活几年,以后是你过日子,你觉得好就这么办吧。”

    “是,”杨广明见祖父不用怎么劝就转过来,心里很是高兴,仍是跪在地上道:“祖父以前的旧门生不来看祖父,请祖父不要往心里去,这是孙儿没有用,等孙儿出人头地,自然他们就来了,就是袁叔父,”

    说到这里,杨广明犹豫一下,不知道应不应该说,今天的打击实在是太多,孙子和南平王握手言欢,把一些要紧的信也让南平王取走,现在只有一件得意的事情,就是袁杰不忘师恩,章严之觉得袁杰再出问题,自己实在是经不起这个打击,急忙追问道:“袁杰他怎么了?”

    “听说也投靠了南平王。”杨广明这一句话说出来,就看到祖父身子一歪,杨广明赶快站起来去扶,连声呼唤:“祖父,祖父。”房外的女眷们听到呼声也一起进来,帮着把章老大人扶睡在床上,看着他微闭双目,只是哼哼。过上一会儿才虚弱地睁开眼睛道:“我,我不信,我不信,袁杰他也做这样的事情。”然后闭起眼睛来,是什么也不想听什么也不想说的样子。

    大雪漫天飞舞,章老大人进京,一个接一个不中听的消息,让他备感到年老体衰,有心无力,自己最为亲近的爱徒袁杰,一向是通家之好,自己落难时,多方奔走;远黜西北时,又年年有问候,章严之不相信袁杰也会投向南平王。

    而此时袁杰,正坐在朱宣的书房里对南平王说章严之进京的事情。从章严之那里一出来,袁杰就直接来到王府里来,对朱宣说一声:“老师进京,安置在杨世兄的住处,卑职适才去看过,送了若干的礼物和一桌子席面,老师留在京中,我是时时要去照看一下的。师恩难负,望王爷明查才是。”

    “哦,这是该去的。”朱宣倒是欣赏“琉璃蛋儿”的不忘师恩,再说他前两天就说过老师回京要去看看,今天看过就来了,南平王温和地道:“老大人身体尚好吗?”

    下面全部是废话,南平王也做到关怀问候,袁杰也一一地回答,最后的时候,袁杰犹豫一下,还是说出来:“想当年京中诸同门,倒有十几人时常来往,象风老三、刘老四都是常结伴去看老师的人,不想这一次进京,今天倒不见踪影,王爷您看,这也不对不是,哪怕去打一个照面儿呢?”

    朱宣掌住笑,依然是面不改色地随口附合一下:“是啊,只是他们为什么不去,倒是他们自己的事情。”眼前“琉璃蛋儿”得寸进尺,别人不去,你倒来找上我了,我不帮你说,一句也不成,让那位章大人好好体会一下世态炎凉吧。

    颇有失望的袁杰是希望朱宣能说一句半句话。与南平王相处日久,除了越是觉得他心思难测以外,就是觉得他肚量颇大,人也有风采,很是吸引人。就是身为一个男人的袁杰想一想内宅里的沈王妃,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能嫁给王爷这样的男人。

    所以袁杰今天会有希望朱宣干涉一下的想法,南平王肯放出哪怕一句话来:“老师还是应该看一面。”就会多些人去看老师章严之。

    要知道那些人不去,一半是变了心思,还有一半是畏惧南平王。象袁杰这样,摸透朱宣的心思,对他坦然直言:“要去看看。”这样的人只有袁杰一个。

    失望的袁杰告辞出书房里来,心里为老师觉得悲凉。自己和世兄为解老师心怀,不约而同的撒了个谎,没有想到撞到一起去,想想席面上老师是高兴的,这一会儿不在席面上,一定与杨世兄在说话,要提到这些不来的人。

    想想老师此时一定是失望伤心,袁杰心里就不舒服,出得南平王府的门上了自己的马,对跟的人道:“走,去风大人家里。”琉璃蛋儿决定今天不再光滑滑圆溜溜,要去和这些同门理论理论,不就是走一趟打一个照面,以后说声:“我忙,我来不了,”大家面子上都好过。

    风雪之中,琉璃蛋儿踏雪去看过刚进京的章老大人,再会南平王,眼下又不得就回家,成了今天的一个大忙人。。。。。。

    书房里朱宣自己好笑一会儿,此人揣摩我的心思倒有几分,明知道我不会生气,索性把主意打到我这儿来了,朱宣也觉得老师进京,门生不看不对。只是南平王偏不说这个话。

    想想章大人以前在京里,门生无数,今天只有袁杰一个人去,南平王想想就觉得解气。书房外朱寿送进吃的来:“小郡主让人送来,请王爷下午点补儿一些才是。”

    朱宣拿起来一块热气腾腾的点心来,端慧好女儿管家也是不错,过上两年就要给武昌侯,想想得意,我这样一个能干又生的好的娇宝贝,再想想不舒服,养的这样好就为着给人。

    南平王这种时候,从来是想不起来,他当初一意孤行把妙姐儿从沈家接出来,岳父沈居安是什么心情。

    也想不起来亲家姚大人把女儿雪慧养成一位名媛,给了自己又是什么心情,把点心吃上两块,朱宣这才舒服一些,房里还有福慧。端慧出嫁以后一门心思给福慧打嫁妆,再给小端慧打嫁妆去。

    小小的福慧,睡在织金小包被中的福慧在房里正微张着小嘴儿,妙姐儿睡在床上闷了,就让人把女儿抱在身边来,看着她醒了同她说话。

    “妈,红色的好吗?”端慧郡主娇滴滴的声音从外间传来,正在同福慧说话的妙姐儿答应一声:“好看。”

    过上一会儿,端慧郡主又传来一声:“妈,我想还是黄|色的吧?”妙姐儿再答应一声:“也好看。”依然是不错眼睛地看着福慧,生的哪一些象表哥,哪一些自己呢?

    外间传来脚步声,端慧走进来,坐在母亲床沿上,先看一看妹妹福慧醒了,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到处看,真是喜人儿,端慧郡主看过以后,再抱怨母亲,高高噘起嘴来:“您到底有没有在听,问什么都说好,您心里还有没有我。”

    妙姐儿赶快来安抚这个女儿:“有听,听得认真呢,红色的过年过节戴,黄|色的你平时在家里戴不是,绢花儿多弄些,多几个颜色才好。”

    听过以后的端慧郡主嘴噘得更高了:“谁跟您说绢花儿呢,我是在说给福慧衣服上扎的花儿,是红的好还是黄的好。”然后很委屈:“我说的话,母亲全然是听不进去了,就听了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来才是。”

    妙姐儿自知理亏,赶快对着端慧一阵安慰,再指着福慧说话:“看看姐姐给咱们做过年的衣服呢,谢谢姐姐不是,什么花儿都是好看的不是。”

    “我不跟您说了。”端慧郡主再看看眼珠子转动一下,仍是对着母亲噘高着嘴,到外间锦榻上坐下来拿起福慧的衣服继续扎花儿,房外走进来胖倌儿,手里拎着一个玩的东西,先走到姐姐身边来看一看那花,再仰起脸儿来问姐姐:“这是胖倌儿的不是?”

    妙姐儿在房里听着笑,房外端慧郡主也是笑:“现今你要靠后才是,就是父亲的活计也靠后,何况是你,这是福慧过年穿的,谁还有功夫做你的。”

    举起胖手搔着胖脑袋的胖倌象是明白,对姐姐道:“你现在不如以前,这么慢,你赶快些,还有胖倌呢。”

    端慧郡主往房里对着母亲喊:“妈,您快给胖倌儿订亲吧,让他媳妇做去,我又不是那针线上的人。”端慧郡主刚受母亲冷落,又被弟弟数落,只觉得委屈。

    听出来姐姐声气儿不对的胖倌儿这就不理端慧郡主,自己进来把手里的玩的放在福慧身边,问母亲:“几时可以带出去玩?”里面妙姐儿还没有回答,外面生气的端慧郡主听着笑出来:“早呢,你没人玩了不是,找你的胖妞儿去。”

    看着胖倌儿坐一会儿出来,端慧郡主重新同母亲生气,坐在榻上嘟高嘴做活计,直到父亲回来。

    朱宣进门的时候是不高兴,一进来先碰上女儿嘟着嘴,南平王倒是一愣:“你这孩子又是怎么了?”端慧郡主依然是委委屈屈:“没什么,父亲回来了,我这就回去,父亲陪母亲吧。”

    莫明其妙的朱宣走进来看这床上的母女两个人,妙姐儿悄声道:“快别惹她,她说一句话,我听错了,正在生气呢。”

    朱宣这才明白过来:“倒是你惹的她,我说我是没什么。”看一看福慧睡着了,让奶妈抱过去,自己换过衣服先在妙姐儿床前坐下来。

    这才看到朱宣不高兴的妙姐儿这一次不能再犯对女儿的错误,下午不小心冷落端慧,这一会儿不能冷落朱宣,赶快支起肘来关切地道:“表哥不高兴?”

    朱宣不悦地嗯上一声,看着妙姐儿支起肘来被子闪风,为她又盖好了,这才道:“我等不得洗过上床去再告诉你,倒是先说了再洗的好。”

    这才告诉妙姐儿:“下午人回我话,说二爷和二夫人在房里又争执上了,我想着你现今是月子里,怎么二房里这样的不懂事体,端慧虽然管家,并不能指责长辈,又是哥儿们订亲的事情,没有端慧说话的地方,我想着二房里不体谅你,这才不高兴。”

    家里大过年的平白无事起争执,朱宣一听就不悦,女儿当家管事,家里在吵闹,这不是拆台吗?朱宣一直不高兴到回来。

    妙姐儿是明白了,想一想对朱宣道:“三弟妹留下两位亲家小姑娘,母亲和我是知道;二弟妹家里刚到的这两位亲家小姑娘,要过年了,不留下来过年,难道往回赶在路上过年不成,哥儿们亲事,等我出了月子再定,表哥又生气何来?”

    “当然是你出月子再订,”朱宣听着妙姐儿柔声细语,这才有些气消,一只大手不住在妙姐儿抚摸着道:“我只是想着太省事,我刚才把二爷叫过来训了,斌哥儿先天不足这件事情,我还没有对他们说呢,好好的一个孩子弄得气虚体弱,真是不象话”

    哥儿们的亲事也是朱宣一锤定音:“申家送来的两个小姑娘,有一个我是相中了,我对老三说过这亲事过了年再说;二房里的亲事从京里订,一个房里弄的全是方家的人,当真是我现在少问这些事情,能过去的我全当看不到,一直就任意下去。”

    被朱宣大手在头顶抚摸的舒服的妙姐儿伏在被内懒洋洋有如一只被抚摸的猫:“表哥抓抓头发,”越发的被抓得舒服时,妙姐儿闭上眼睛享受着道:“要过年了先不说吧,等过了年我也出了月子,再对二弟妹说一次,亲事的事情,她要来问我,我再告诉她这事儿不成。”

    朱明对于方氏任性觉得很是足够,坚决不愿意儿子亲事订亲家小姑娘,

    第六百一十八章,舔犊(八)

    第六百一十八章,舔犊(八)

    妙姐儿产后休养,小小的端慧郡主作主管家。二房里方氏为儿子的亲事与二爷朱明争执起来,惹得朱宣听到后不高兴。

    而此时的方氏在房里正在哭泣,晚饭时候都过了,申氏还在房里劝着,大嫂坐月子,二嫂此时房中哭天抹泪还没有用晚饭,申氏不能不劝着些。

    面对着正在痛哭的方氏,申氏突然怅然,大嫂不管家,倒有这些事情在。看一眼哭着的方氏,申氏只能好笑,我也没有用晚饭呢,这是三爷没有回来呢,要是三爷回房,我也得走了。

    “二嫂,你就少哭些吧,太夫人那里也让人来说过了,都回过你不哭了,你这会儿还在哭,一会儿二爷回来你们又要不高兴。”女眷们是常日在房里,饿了就点补点心的人,就是一顿不吃也饿不到,所以申氏只是坐在这里劝方氏。

    方氏听过更是痛哭:“这儿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自从生下来,二爷就说气虚体弱,不说他自己不上心,反倒怪上我了。现今挑媳妇,我也是母亲不是,我做主挑一下怎么就不行。”

    再提起太夫人让人来问,这天色也黑又是过年前没有几天,当然人人要回方氏已经好了,方氏对申氏道:“太夫人来问一声儿,也是她的关心。”

    这话里意思申氏当然是明白,如果是大嫂和王爷这样生气,大嫂房中痛哭,太夫人一准儿会亲自过去看,可是大嫂从没有过这样,申氏不由得要取笑一下方氏,管她是不是个泪眼儿,申氏拈着一个绣着玉兰花的丝帕笑对方氏道:“现今太夫人只是关心二嫂多些,大嫂房里也关心不到这样的事情。”

    大嫂不会跟王爷这样争执,就是争执痛哭也是背地儿去,申氏这才想到,自从自己进门来,大嫂没有什么痛哭的事情,只是那一年莫名说是王爷要联姻,太夫人带上大嫂突然就离京。后来听说是联姻,也再没有动静。

    要劝人的申氏心思一下子飞得很远,方氏听过申氏的这句打趣的话倒是明白不少,勉强收泪再对申氏诉苦道:“不是过年下我要添堵流泪,实在是太气人,现在就是看看你们房里,三弟对你也是好的很,一家子独我过的不好。”

    “二嫂快别说这个话。”申氏顾不得心里不舒服,赶快要拦下来。方氏也后悔失言说出来,此时面红耳赤,象是在抱怨什么,一时没有什么话可以分辨,方氏只能重新痛哭。

    坐在椅子上的申氏莞尔,人进牛角尖是没法劝,二嫂这就比上了。大家在一起,背后心里肯定有个比头,可是申氏一想起来方氏说三爷对自己也好的很,申氏就只是想笑,我对他不好吗?

    “二嫂,你再这样哭下去,人人都不会喜欢,自己心里想的窄,也不听人劝,今儿这事你就不对。”申氏也觉得有些气上来,决定说实话。

    方氏住泪用手里丝帕擦拭着道:“我怎么不对了,我挑媳妇也是为着以后孝顺我和二爷不是,难道不是为着二爷好,我们斌哥儿身体不好,要找一个和气地媳妇才行。我也想在京里找一个当官的作媳妇,要是夫妻不和顺,象二爷这样不体贴,斌哥儿能受多少气才是?”

    都是一片爱子之情,申氏也能明白。可是申氏话说出前面的引子,后面就要说出来。外面寒冷无比,房中温香融融,申氏把方氏教训一通。

    “二嫂这心思是你有和大嫂比的心思才出来的,”申氏第一句话先就听得方氏一愣,人心里有比拼自己最知道,有时候却是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瞎寻思。

    申氏继续道:“二嫂在我们家比我来的要早一年,难道就不知道我们家的底细,哥儿的亲事不是你我可以做主的,就是小王爷们的亲事大嫂自己做主几回?

    毅将军的亲事是挑了又挑,咱们家的人一起都上阵,你忘了,你还笑张家老太爷老迈龙钟地也来了,拉着公公一坐就是半天,仗着年老不让公公走,只是说他们家姑娘品德好。”方氏不说话了,果然是有这回事情。

    “再说世子的亲事,是王爷定。”方氏听过以后更是垂了头,这事情也是真的,所以世子亲事直到成亲前才定下来,引得京里不少人家都时时来问候,年年来打听。

    看到方氏不再啼哭,申氏叹一口气道:“郡主亲事是公主在宫里求的,一道旨意发出来。再看闵将军亲事依然是没有定,胖倌儿亲事也没有定,你要是大嫂,你不定要怎么急呢。”说得方氏很是难为情,也把实话说出来:“三弟妹你看,这不是大嫂眼前没有人吗?”这话刚说过,方氏后悔又失了言,申氏是姨娘生的。

    劝人的申氏颇有些伤心,也想起往事,对方氏道:“二嫂也知道,我是姨娘生的,想我亲事是怎么到的这里,就是家里对我不闻不问,二嫂你心太偏,只想着你膝下一个,全然不管别人。

    你是家里嫡女长大,我看着你全然是不会想一想别人,”申氏回想起方氏进门的事情,也不好说她:“我今儿不怕你生气才对你说这些话,你就生气我也不管了,你有心要一个可心的媳妇,怎么不让二爷来说呢?”

    一说到这一句,方氏就要噘起嘴来:“二爷说话哪里中用。”申氏只能微笑,这么要强聪明的人其实是一个傻子,二爷说话不中用。男人都是不中用的,不少女人都是这么想,不过就象是山里一个枯树枝子,也能烧火发热不是,有人不用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就是不中用,你也让他说去,”申氏含笑道:“总是多一张嘴。”方氏哼一声道:“可不就是他不同意,才和我争起来。”

    申氏越发的要笑,此时是问的好机会问方氏道:“二嫂,那你这话,二爷说话到底是中用还是不中用?”一句话把方氏也问愣了,朱明说话是中用还是不中用?平时有事情就觉得事事自己独揽才好,这就觉得二爷不中;等到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思,或是朱明也反对时,又觉得朱明不帮着说话。

    这样一个误区,方氏至今才想起来,还是在申氏提醒之下。就象不少读者一开始要觉得妙姐儿不中用,什么话都没有说,什么作为也没有,既没有雷厉风行的同朱宣和太夫人抢权治家,也没有表现自己是一个现代人,现代人当然是精通历史精通一切古文,提意见说姨娘不能用红色,古代小说里多的是,潘金莲最爱穿红睡鞋,提意见的人从来抓住一句张口就来,象是觉得到了古代有如宰鸡。

    现代人到古代,没被裹小脚这运气就还行。对于一个家来说,她到底中不中用?水面无波下面是什么,可以自己想一想。

    与朱明从一开始就不和洽的方氏,平时是觉得自己颇有肚量,觉得自己颇能排解,日子过的象是也不错,此时方氏觉得心里开始难受,象是一锅要开的水在心里热腾腾的漫着,烫得心里不舒服。

    “三弟妹,你们房里哥儿亲事是打算怎么订?”被提醒的方氏这才问出来,申氏就告诉方氏:“习哥儿是三爷挑中月影,学哥儿的亲事三爷也不当家。今儿越发和二嫂说开,就是你和我,是怎么到这个家里来的,这话虽然是不应该说,二嫂细想想去。”

    方氏哎呀一声,自己和申氏是怎么成的这亲事,朱明和朱辉一直在京里就没有亲事,难道是路途那么远就等着,以前并没有下定过,只是战场上相交两年,两家父亲随口一说,老侯爷说过话,别人是认真听了,当时战场上厮杀,老侯爷要说认真定,后来也没有下定。

    当时一个是在战场上,一个是后面家里有没有女儿还不知道,只是别人是记着了,这事情听起来颇为茺唐,象是老侯爷随口一句不负责任,而别人又太认真。方氏和申氏相对看看,申氏是淡然的含笑,不管这中间有什么,此时坐在这王府里的人是我。

    看看二嫂只是寻思什么,申氏笑吟吟:“咱们家不比别人家,依我说,二嫂你消停消停,郡主在当家,二嫂和二爷不好,让人听着象是在拆台,哥儿们的亲事,我其实不做主,就是请了我家里两个小姑娘来,信发走以后也是对三爷说过,就是订下来的月影,王爷和太夫人都是见过的,家里长辈对哥儿们关心,这是好事,倒是不闻不问由着你我自己作主的好,我觉得不好。”

    房里在说话,为着天冷外面有雪,门上都是大锦帘,朱明站在外间听了一时,悄悄移步出来,青桃跟在后面忙问一声儿:“二爷哪里去?”

    又被朱明啐一口:“往陈姨娘房里去,偏不往你们姐妹房里去,看你们三个人能怎么样?”在外面用过晚饭的朱明是打好主意回来再同方氏说一说,家里要过年,再不能这样夫妻争执,让家里人都过问。

    听一听申氏弟妹说的有理,朱明心里感叹,这嫡出的倒不如一个庶出的。却不知道那庶出的是家里受冷落惯了,所以穷人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原因。申氏一看方氏做事情,就会想起来申夫人当年也是如此,可是福大命大,坐在这王府里与王妃为妯娌,大嫂坐月子,还要穿戴起来帮着接待命妇的人也是我。

    今天说出来肺腑之言的申氏是觉得方氏越想越歪,二爷三爷俱有难处,就是王爷他没有难处?

    青桃白问一声儿又被朱明骂一句,朱明不能和方氏过于生分,怕家里人担心,最多争执上来,朱明就往秀柳房里去,再就是拿着青桃和青杏出气。

    青杏一旁走过来对姐姐悄声道:“姐姐又不听我的劝了,二爷和夫人生气,咱们就躲开些。”青杏倒是想得开:“反正哥儿们是一般的对待,下午跟文哥儿的丫头回来对我说,二爷又赏了文哥儿一个东西,说文哥儿书念的好。又带去见王爷。”青杏更是奇怪方氏,二爷对斌哥儿,因为体弱其实格外的好,独方氏喜欢自己拿主意,这个家里不是自己拿主意的事情,就是妙姐儿也不行。

    “我知道白填骂,也得问不是,不然对着夫人怎么回,我就是回二爷又骂人,也是一句话。”青桃没有孩子,更是平时捏心。想想方氏也觉得奇怪,怎么什么事情都自作主张,二爷就是一个摆设,走路也得绕一下不是。

    听着青杏悄声道:“姐姐真为夫人好,就劝着她不要把斌哥儿总拘在自己房里,哥儿们都往王爷面前去,秀柳那小蹄子,武哥儿分明比文哥儿早一个时辰落地,偏她背地里回二爷,名字要订成武哥儿,我们倒成了文哥儿。”

    “文哥儿不好吗?”青桃觉得外面冷风吹,看看申氏还在房里,拉着青杏往她房里去:“这里太冷。”

    进到房里青杏才把话说全:“人都说秀柳是个没心思的人,最会作怪的小蹄子就是她。仗着太夫人给的,就是王妃那里也体面,常往王妃那里说话奉承去,武哥儿不是跟着小王爷就是二爷带着王爷面前去,三脚猫的把势已经说动王爷,明年入军中,姐姐你知道不?”

    青桃这才大吃一惊道:“武哥儿明年才多大?”朱明不会武,少年时没有坚持下来,所以深为遗憾,青桃吃惊不已:“二爷一定喜欢。”

    “那是当然,咱们这样人家武功最盛,秀柳她可真舍得,武哥儿明年十一岁,这就去军中,”青杏有些羡慕:“原本叫武哥儿应该是我们的才是。不知道她背后怎么哄的二爷,名字也抢了去。害的我们叫文哥儿。”

    青桃叹一口气道:“文哥儿也不错,不是王爷也赏过东西。”青杏喜滋滋道:“所以呀,夫人难过让她难过去吧,这家里就是二爷也靠着王爷,二夫人不仗着王妃,她又能仗着谁,自己不高兴只是过年大家都跟着不好,她倒不为别人想想,她这样争执,两位亲家小姑娘在这里能住得好?”

    房外北风渐起,房檐底下各自心思,申氏又劝了一会儿方氏,这才告辞出来,看一看外面好大雪,一踩就是一个脚印子,有如雪泥鸿爪,虽然是一会儿就被遮盖,却也是一般的留有痕迹才是。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是三十晚上,照例大厅上是摆上家宴,妙姐儿依就在锦帐内和福慧在说话,房中能进来看视,不过就是几个。沈王妃借着生产算是好好地休息一程。

    看着福慧又张着小嘴,象是在“啊、啊、啊”,妙姐儿为福慧理一理小包被,并没有包得很紧,福慧身上的红色绣着鲤鱼的小衣服就露出来一些。

    为福慧整理好,妙姐儿还在同女儿说话:“外面放鞭炮呢,也放烟花,福慧明年就可以看了,让胖倌儿哥哥放给你看。”小小孩子听不到也看不到,只是自己无意识地打一个哈欠。

    轻轻拍抚着女儿的妙姐儿柔声道:“睡吧,今儿过年咱们不能热闹呢,就母亲陪着你,也就福慧陪着母亲。”这里拍着福慧,又喊来丫头:“去告诉闵将军,看着胖倌儿,放炮不要炸到自己;再去告诉端慧,看着王爷少吃几杯。”

    这里刚交待过,房外就传来朱宣的笑声:“看你忙的,我不是回来了。”身后带着胖倌儿回来的朱宣父子两个人出现在房里,倒是妙姐儿高兴一下,看一看沙漏这钟点儿不对,面容上当然是欣喜:“大年夜呢,在外面多呆上一时倒也罢了。只是我和福慧当然是挂念着你们。”

    朱宣在床前坐下来,胖倌儿趴在床前看。南平王这才道:“外面又是戏又是炮仗,我不耐烦这样热闹就回来陪你,把胖倌儿带来也免得你担心,胖倌儿,”

    这就喊一声儿子,胖倌儿立即小猫一样答应一声,然后黑亮亮的眼睛看着父亲:“父亲太大声,吓到。”朱宣自己倒失笑了道:“是我的女儿能吓到吗?”

    丫头们送进家常衣服来,朱宣站起来换上,妙姐儿知道这就不打算再出去,看着胖倌儿也换上衣服过来告诉母亲:“父亲说回来带你玩呢。”

    “妙姐儿起来吧,不是天天喊着要起来射箭去,咱们在房里玩。”朱宣命人拿东西来:“就放在那里投壶也是一样要准头儿。”再命人送上过年应用的玩意儿来给妙姐儿看:“看看你今天能得多少?”

    丫头们送上衣服来,妙姐儿这就穿衣服起来在锦榻上坐着,丫头们送上投壶的箭来,看着王爷王妃和小王爷轮流投壶为乐。

    “闵儿呢?”妙姐儿投上两次就想起来了,对着朱宣只是笑:“表哥进来,闵儿倒是不得清闲。”一定是在外面陪客人。

    朱宣面有得色:“让他多往俗世场中去,改改他那不食烟火的个性。”手起就是一下子,胖倌儿就拍巴掌:“又中了。”

    房外走来申氏和方氏,是中间回来换衣服,想着大嫂一人在房中过来陪一会儿,走到房外丫头们就悄声告诉:“王爷在房里陪着投壶。”两个人这才往前面去陪亲戚。

    胖倌儿在房中只呆了一会儿,听着外面鞭炮声响,就要往外面去。妙姐儿让丫头们带着出去,对朱宣道:“就带他回来也坐不了一会儿。”房中只有夫妻两人,妙姐儿有话说,让丫头们也出去,手里重新是一支箭先在手里,对坐在对面的朱宣道:“今天袁夫人来看我,说章大人是打算在京里长住。”这么大年纪来了肯定是要老在这里。

    “是啊,”朱宣告诉妙姐儿,语声倒是淡淡:“除了来的那天琉璃蛋儿去看,这几天再没有别人去。”

    妙姐儿这就放心下来,对朱宣道:“端慧给我看礼单,过年的礼物,这位杨广明也来了,我倒觉得奇怪,再问倒没有小蔡大人的贴子,不是我等着他送礼,这兄妹两个人也是分道而驰不成。”

    投了几支箭,支支都中的朱宣只看着妙姐儿投着玩:“外面一应事情是杨广明走动,她是个女人,又不用美人计,没有她的事情。”这才看一看妙姐儿:“袁夫人来说什么?去给章严之拜年?”

    “是,”妙姐儿莞尔:“表哥猜的不错,还说了别的,”妙姐儿想一想袁夫人的原话,因是觉得有趣,才学给朱宣听:“她说,章大人是办过错事情,可是论理是老师应该去看看,又说不能学别人,看也不看。”听着象是来呈报去看一看,其实却是说那不去看的人。

    不由得朱宣不悠然自得,对妙姐儿道:“看来你我是个大量人,才有这些话进来说。琉璃蛋儿也对我说,我懒得管这样事情,不去看老师当然是不对,我只同情可怜就算我是个不错的人。”

    看着妙姐儿嘻笑一声把箭投歪了,手里空着再没有箭,朱宣自己走过去把地上的箭杆都捡回来,一支一支递过来再道:“昨儿宫里见皇上也是在说这件事情,章大人住在小胡同里,却可以上达帝听呢。”

    这样讽刺过,朱宣又要笑:“你这个淘气孩子往哪里掷,壶在那里呢。”掷得东一个西一个的妙姐儿不服气,道:“我掷到哪里就算哪里是个准头儿。”然后眼睛瞄到旁边高几下的空档就是一下子,那么大当然是穿过去落在高几下,自己拍手乐一下:“看看这就准了不是。”

    乐完再问朱宣:“表哥这样的好人,章大人回京里来可要去看看去?”朱宣含笑:“我对着琉璃蛋儿和他孙子都是殷殷问候过,对着太上皇和皇上,又为他开脱不少,他总是年迈不是,表哥这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