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98

      一项政策的推行,需要时间。不仅是推行落地阶段,所花费的时间,还有验证政策是否可行的时间。

    不过‘钱粮预算制‘这个政策,早已在两广省施行了三年,已验证此政策是可行的。

    黎池根据两广省的施行经验,选择了中北部的七个行省,开始推行该项政策。

    相对来说,中北部的七个行省,距京城较近,若有什么不妥或水土不服的地方,纠正起来要方便一些。

    黎池是特职,有特权办特事,找吏部、工部和兵部要资料时,并不敢太为难他,总的来说还算顺利。且又有各行省清吏司的人员,与他一起做预算——也算是教他们做,但还是很忙!

    想一想,七个行省的钱粮预算……工程量可见之大!

    从九月开始做这事,到腊月份最忙时,黎池忙到何种地步呢?

    忙到时不时就睡在户部衙门,有过一连三天都没回府的记录,一日三餐都是徐素亲手做了,然后由小厮黄芪送到衙门里来!

    如此忙碌之下,终于在腊月二十这日,轮到户部盘点的时候,完成了七个行省的钱粮预算工作。

    之后只待开年以后,再由各行省的清吏司施行下去,这就不是黎池的事情了。

    作者有话要说:  问:是什么使渣作者日万?

    答:赶榜→_→

    第179章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件极大的事,确实未如赵俭预想的那样发生。

    贞文二十六年的这个冬天,皇帝并未驾崩。

    入冬天气寒冷起来后,贞文帝的身体就有些不好,甚至冬至前夕时,还停了一次早朝。冬至的圜丘祭天大典,都是几个成年皇子代皇帝,领着三品及以上大臣完成的。

    即使如此,贞文帝终究还是渡过了这个冬天。

    在冬至过后的一九天里,赵俭进宫向贞文帝请安,言是与黎和周坐谈时,黎和周偶得灵感,萌生出‘炕床‘一取暖之物。

    贞文帝听了赵俭的描述,觉得‘炕床‘是能取暖的好物!于是传口谕,让黎和周描画出来图纸,交于工部,赶紧安排工匠进宫‘盘炕‘。

    皇帝想要办的事,总是很快就能办好。刚进二九天里,就已经在乾清宫以及皇帝常去的几个妃嫔宫中,盘好了大炕。

    煤炭整天彻夜地烧着,炕床上暖烘烘的!最冷的二九、三九天里的日子,皇帝过得不算难。

    皇帝会缺皮毛等保暖物吗?皇帝会被冻着吗?一般是不会的,贞文帝乾坤独断,无人敢挟制苛待于他,他自然不会被冻着。

    然而宫殿高大空旷,总透出一股阴冷湿气来,即使身上穿暖和了,也总还觉得冷。但若是烧了炕,将殿内烧得干燥暖和了,就彷如置身温暖春日一般,感觉就要舒服许多了!

    之后,先是王公大臣们开始请工匠‘盘炕‘,再又很快地传向民间,京中富商们、京城小官、殷实人家……家中都会盘一个大炕,炕床此物风靡一时。

    黎池的状元府里,在他想起火炕这好东西之后,就已早早地盘好了。妻子徐素身体畏寒,冬天的日子总不好过,有了火炕就好过多了。

    黎池前世是南方人,家中并无火炕,到冬日寒冷的京城来为官之后,黎池又经常在外面跑,一时间还真没想起来。

    如今终于想起来,就赶快盘好炕,总要让家人在冬日里过得舒服些。

    这是前事,不必多做追述。

    ……

    年前时,黎池那是忙得天翻地覆!过年的那几天,也并不多清闲。走亲访友、人情往来,照样忙得很。

    不过,贞文二十七年的这个新年,有黎溏和黎海在,能够帮黎池招待些客人,这也是历练黎溏的好机会。

    因此,虽随着黎池的升迁,要往来的人家增加了许多,有了黎溏和黎海帮一把手,黎池虽忙得紧凑,却也不至于忙不过来。

    开年之后,钱粮预算的施行,是各省清吏司的事情,黎池倒是能将这是稍微丢开手去。

    然而,黎池最近终究还是不能得清闲。

    开春天暖,该计划着种植红薯、玉米和棉花了。

    京城及周边地区,地属北方,一般种植春红薯和春玉米,棉花与红薯和玉米的下种时间,前后也差不了多久。

    因此,在开春天暖之后,红薯、玉米和棉花,差不多先后就要种到地里去。

    种下去还不算完,还得精心地关照着,若遇到虫害,要及早整治,若缺肥少水了,要及时施肥、灌溉。

    扶犁耕地、丢种掩埋、施肥担水……这些事自有皇庄里的农人或下人去做,并不用黎池亲自上手。但那些人都是第一次种植红薯、玉米和棉花,没有经验,还得黎池留心指导。

    而且在京城又与在羊城不同,黎池到底是领了这一桩任务的,做甩手掌柜还是不太好。

    自红薯开始育种后,黎池隔上个三五天,就会骑马出城往皇庄跑一趟。

    在皇庄上,黎池也不嫌脏不嫌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