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第二课
风云南唐 作者:夜听雨过声
对于每天的训练,正如林枫前世的经验,训练只要连续超过三天,这周就可以坚持到底;坚持了三周,这个月就可以坚持到底;坚持三个月,已经成习惯,不训练还难受呢。在林枫认真读书、jiāo xùn 几个xiōng dì 的十来天期间,他们十四人的早起训练,克服了开始的身体疲劳阶段和心理排斥阶段后,切就变得顺畅起来,连小段瑞也可以坚持次做完百个俯卧撑了,不过呢,侍卫们已经做到了二百个,连陈飞他们也已经做到了百五十个。
当然,林枫也不是全闲着,主要干了两件大事。个呢,是给李煜、李从谦两人上了第二课,另个呢,则是顺利启动了他的超级市场计划。
期间,让李煜最奇怪的是,李璟自从那晚听了林枫的变革论后,不见对林枫的惩罚,也不见对他的奖赏,甚至再也没有提起这回事儿,只是在次偶尔的闲谈中,问及了林枫为他们上课的事情,淡淡地听他讲完,同样是没有说任何的话,只在最后李煜告别时说了句:“jì xù 认真学习。”
李煜是个听话的孩子,第二天就拉着李从谦来到了林枫的客房。林枫除了晚上不在此处住以外,每天早上训练完后,就会在客房读书,或者写写划划。
听了李煜xiōng dì 俩的来意,林枫笑了,正看书看得头晕呢,那走吧。
林枫边轻松地问着李从谦的学业,边引着他们xiōng dì 俩向后面的花园走去。在半路上,林枫拉住了枝突出路面、有些碍事的树枝,轻轻折断后,将上面的叶子顺着树枝的方向撸了过去,将其变成了个光秃秃的树枝。李从谦有样学样,也折了支树枝,拿在手中玩。
不会儿,三人走到了平时吟诗作的凉亭边,林枫抬了抬手中的树枝,问俩xiōng dì :“树枝是直的还是曲的?”
“当然是直的。”两xiōng dì 齐声说道。
“是吗?现在呢?”林枫将手中的树枝伸入到水中,树枝马上变得似乎弯折了。
“咦,怎么变弯了。”李从谦好奇地将自己手中的树枝也伸到水中,发现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林枫将树枝抽了出来,树枝依然是笔挺笔挺的。
“这说明了什么?谁直与谁曲?谁是与谁非?不是我们简单想象的那样,别说是你从别人那里听到的,甚至你看到的都不定是真的。”林枫依然习惯性地从生活中的shí jì 现象引出自己想说的。
看到两xiōng dì 又开始习惯性地沉思,林枫用树枝在地下划了两条模样的线,问道:“这两条线是不是样长。”
“当然样长!”又是李从谦脱口而出。
林枫用树枝在两条线的两侧分别划上了两组相反的括号,上面的组括号都向外,下面的组都向内,追问道:“现在呢?”
“咦,明显地看起来上面的长啊。”这次,李煜也感觉到奇怪了。当然了,这是后世很有趣的个视觉考验题,通过外部辅助手段,让人的视觉产生错觉。
“如果你先看到的是划过括号的线段,你会不会认为上面的线长呢?所以,这种情况下,谁长谁短,是真是假,如果不去实地测量,仅凭目测,仅凭眼睛所见,得到的结果可能并不是正确的。”林枫jì xù 引导着李煜xiōng dì 的思路。
林枫将李从谦手中的树枝拿了过来,比划着折成样的长短,然后,将根再次交给李从谦,吩咐他将树枝竖起来,两手分别扶着树枝的两段,自己则走到遥远的地方,以同样的姿式将树枝竖起,并保持自己与两xiōng dì 在条直线上,大声喊道:“郑王殿下,你看两根树条谁长谁短?”
李煜感觉很荒谬,明明是样的长短,为什么看起来差别这么大呢?
林枫回到两个身边,将两个树枝再次并在起,说道:“距离的远近决定了我们看到的大小效果。林某老师在闲聊时曾说过,前唐建立之初,李世民骁通善战,但常年在外,与李渊与后宫的关系自然较为疏远,而李建民常守于内,与其父皇、母后、众妃的关系十分亲近,远近相对比,李渊就比较讨厌李世民,最后,他的纵容,导致了李建成、李世民xiōng dì 捉对相残。换作是我们,如果个人天天在你面前伺候,而另个人为你的事业在外奔波,应该跟谁近跟谁远呢?”
说完,林枫脚下迈动,将xiōng dì 两人引到了处小桥前,指了指远方的对岸说:“假设我们要达到对岸,而现在,这座桥被两个大树挡住了。”林枫将手中的两根树枝扔到了小桥面上,“树木非常巨大,时半会儿搬不开,我们如何才能最快时间到达对岸呢?”
“只有沿着池塘边缘绕过去啦。”李从谦跑到小桥上面,观察了下,扭头回答说。
“对。相比于劳心劳力搬开树木lang费时间,我们可以从旁边绕过去,虽然路程远了些,但最后到达的时间并不慢。所以,谁快谁慢,最后还得看结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看似拖延了砍柴速度,但在利其器的情况下,反而会抢到前面。”
林枫话锋转,将话题引到了他今天的讲解主题:“今天,我们说了曲与直、长与短、远与近、快与慢,jiù shì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应该如何对待件事、个人、个政策,看事物、政策是好是坏,辨人是忠是奸。”
关键是看人啊。林枫在心中暗叹道。原史上李煜当政的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宋派人到南唐来要《江南图经》,这是明显的发兵前兆啊,但李煜仍命人抄录了本送去了。同年,南都留守林仁肇,密言李煜,劝他乘着宋疲于征讨之时,出师寿春,以复故境。林仁肇甚至说:“兵起日,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事成国家飨其利,不成族臣家,明陛下不预谋。”宁愿自己承担恶名,身败族灭,也要为替后主作开脱,好的忠臣良将啊,但李煜怕啊,赶紧把林调离了前线。随后,李煜派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赵匡胤就设了个反间计,假装无意中将李从善引到了间画室,赵匡胤好似漫不经心地指着其中副说,你们的林仁肇将军已经投降了,先送来这幅像做信物,我连他住的地方都安排好了。李从善huí qù 说,李煜马上派人把林仁肇给毒杀了。这是典型的自毁长城啊。
而这时留在他身边的都是什么人?宋朝军队就在金陵城对面zhǔn bèi 搭浮桥渡江作战呢,李煜最宠信的大臣张洎竟然说,陛下啊,我敢保证,定是假新闻,我读了这么年书,还从来没有见到哪本书上记载有用浮桥过长江的事呢,这消息定不是真的,即算是真的,也定不能成功。李煜笑笑说,jiù shì 嘛,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样作不得真的。近在眉睫的危机,让这两君臣像儿戏样给忽略过去,他不亡国谁亡国啊。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自古以来,有少的成语和实例都说明了我们是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被外人的观点所引导。比如名臣子,他说话虽然在理却十分不中听,很有可能令人厌恶;而另名臣子看起来无比忠诚,为了让君上时开心,竟然把国家大事当儿戏,这两个谁忠谁奸,应该与谁近,与谁远,我想dá àn 定不言而明。”林枫总结道。
“现实的无数现象告诉了我们,对于任何事、任何物、任何人时刻都要保持颗清醒、公允的心。个事情,定要察其实,察其变,个人要在个较长的时间内,观其言,看其行;个政策,要有耐心,辩其实质,观其效果,才是真正的做法。好,今天的课都讲到这里吧。”
“谨受教,谢谢林先生。”李煜和李从谦起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