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推荐
凤鸣宫阙 作者:顾婉音
陶君兰下意识的就觉得这事儿陶静平应该是不会同意的。首发
可没想到,陶静平听了这件事情之后却是没立刻拒绝,反而问了一句:“姐姐觉得可行”
陶君兰不安的皱了皱眉;“这事儿自是你拿主意。若你不喜,我自是替你推了就是了。若你喜欢”
“九公主选婿,想来自有不少人打破头也要愿意去。缘何就突然看中了我这是谁的意思姐夫的还是里某位大人物的”陶静平一脸平静的猜测,不得不说他这些猜测倒是也十分贴切,可是却没猜到点子上。也是,纵然九公主是公主,可毕竟是个姑娘家,估着谁也想不到一个姑娘家会这样主动。
陶君兰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没瞒着自己的弟弟,将李邺与自己说的那一番话都与陶静平说了。末了叹了一口气:“九公主倒是个好姑娘。”
因了陶君兰这一句话,陶静平便是低头思量起来:只怕姐姐也是有几分乐意的。而且,这事儿既是姐夫提起,若自己拒绝了岂不是显得不识好歹到时候说不得还要连累姐姐。再则,九公主只怕也要记恨自己,若是因为这个误了自己以后的前途,那自是得不偿失了。
当然,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儿,毕竟若真娶了九公主,于自己还是有好处的。而且姐姐不会骗自己,若是她觉得九公主不错,那么九公主必然是真的有过人之处的。
思量许久,陶静平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当下平静点点头:“这事儿我没意见。”
陶君兰一愣,心里的不安越发的严重了,“可,可,可是你”只是可是了半天,到底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件事情其实她也思量许久,可是始终却是下不定主意。一方面也觉得不错,可另一方面始终有些不情愿。
“姐姐怕什么”陶静平见陶君兰这幅样子,倒是有点儿明白自己姐姐心里的纠结了,于是笑着问了这么一句。比起陶君兰来,他倒是镇定得太多了,倒显得这事儿似乎跟他没关系似的。这种置之室外的态度,更让陶君兰觉得诡异了。
皱着眉头,陶君兰紧紧盯住陶静平:“你真愿意难道你就没有喜欢的姑娘九公主虽好,可也有不少坏处”
“比如呢”陶静平依旧平静,甚至带着几分笑意轻松的追问了这么一句。
陶君兰便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毕竟是公主,就算再没有架子,只怕也是比一般的千金闺秀没法比的。再则,以后你只怕要跟着九公主住在公主府。以后更不能纳妾弊端也是着实不少的。最关键的是,若成了九驸马,以后说不得是要被人指点的,觉得是靠了裙带关系才能平步青云”
陶静平也是心高气傲的,如何能受得了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在陶君兰看来,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
可是陶静平却是觉得她多想了:“若是真有本事儿,这样的名声也未必能持续多久。姐姐就这样不相信我只有纳妾父亲不也没纳妾过”
陶君兰忽然发现,陶静平似乎是已经决定了。
张了张口,本想再说几句反驳的话,可是不知怎的想起九公主来,到底是轻叹了一声改了口风:“若是娶了她,你便是要待她好才是。说起来,虽生在皇家,可她却是没享过多少福的。”
“我明白。”陶静平微微一笑,神色竟是难得的肃穆庄重:“我自己的媳妇,我不疼谁疼”
看着陶静平这般,陶君兰忽然就觉得自己这个弟弟,是真的长大了。都说成家立业,如今他也要成家了,等再过两年有了孩子,可不就是大人了
至于这件事情虽然各处都商议妥当了,可是却是到底还没过了明路。
皇后那儿自然是要瞒着的,唯一能走通的,怕也就是太后和皇帝。
首先,还得要确认一下皇帝到底有没有和亲的意向。不然的话,皇帝若有和亲的意向,他们却是坏了事儿,只怕谁都吃不到好果子。
为此,李邺特地进了一趟。名义上是禀告公事,实际上却是递上去一个奏折这是反对和亲的奏折,在上头细细数纳了十条和亲的弊端。其中第一条,便是有辱国节,打击士气。
皇帝细细看完,期间面色剧变几回。李邺只静静在旁边看着,待到皇帝抬头时,这才郑重跪下去磕头以示决心。
皇帝坐在椅子上,高高的椅子可以让他俯瞰整个屋子。自然,更不必说跪在地上的李邺了。看着自己儿子纵然跪着却依旧挺直的背脊,皇帝忽然有些羞惭。和亲的念头,他的确是曾经动摇过。虽然后头又重新坚定,可是到底是动摇了。若是时光倒退二十年,只怕他这会子也是一腔热血的恨不得领兵去将草原人赶回老家吧老了,老了啊
最终皇帝亲自将李邺扶了起来。并轻叹了一口气:“纵和亲,也断不能和草原部族和亲。”草原人,也本不会吃这一套。这是以往曾有过的血淋淋的例子。公主嫁过去,没有一个能活过十年,更没有一个能诞下子嗣。草原人防备着关内。而即便是公主还活着,一到了冬天草原人依旧会出来劫掠。
除非,朝廷愿意年年提供物资帮助草原人度过严酷的冬日。可是,这成了什么了有那么的粮食和棉衣,朝廷倒不如多养些兵丁
“朝廷大将,无人愿意领兵前往。”皇帝嗤笑一声:“朕老了,这一帮大臣武将也都老了一个个的,当年的雄心壮志热血骨气都被磨光了”
说起这个,皇帝难免气愤,膛起伏了好几次才渐渐平息下来。
李邺垂眸沉吟,然后抬起头来,指了指自己。意思是:我愿。
皇帝怔住。细细打量自己这个二子。几个儿子里头,数老二长得最为出彩,也最为斯文有灵气,看着就像是个饱读诗书的。可是如今这个最为斯文的儿子,竟然说他愿意主动领兵出征,去对抗凶悍的草原部族。
皇帝觉得有些哽咽,哽咽得他心都有些抽疼了。可他如何能答应这个二子因为自身原因,连功课也是最为放松的,更不要说习武和领兵这样的事情了,他本就不能胜任。
李邺看出皇帝的犹豫,便是急切的走到一旁,抓起纸和笔来书写自己的意愿。
李邺告诉皇帝,自己还是读过许多兵书的,也曾专研过历朝有名的那些战役。最后,他又推荐了一个年轻的将领这人如今在四川当一个总兵,唤作辛攀。曾经随着大将征讨过苗疆。也立过功。
皇帝显然也是留意过这位青年将领的,沉吟片刻后道:“这人倒是不错,可是到底是年轻了些,就怕经验不足。到时候反而”
李邺又在纸上添上了自己舅舅顾瑀直的名字。顾瑀直是太后的侄儿,只可惜却是庶出。曾经也在军中任职,靠着这儿才封了侯。要说有大才算不上,可是经验却是有的。
皇帝明白了李邺的意思:这是要顾瑀直挂着大将的名号,来给辛攀这样年轻人发展的空间。
仔细想想,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毕竟,虽然朝中大将不少,可是愿意去的却是没有几个。而且最关键的是,如今朝中大臣的确年岁都有些大了,是时候该培养新一代的将才了。
李邺自是看出了皇帝的动摇,可也看出了为什么皇帝没有直接答应此事的缘由。辛攀虽有将才,可到底太过年轻了。而这一战役的重要,却又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李邺便是又低头写了一句话:儿臣愿往。
皇帝蹙眉,想也不想便是一口回绝了:“你去作甚莫要胡闹。”
李邺坚持。
皇帝眉头越发皱紧,有些恼了老二的脾怎的这样古怪起来打仗这种事情,难道是可以玩笑的辛攀也就罢了,毕竟虽然经验少些可着实也是有才能的。本身也是行伍出身。哪里是李邺能比的
李邺写到:儿臣想为父皇分忧,儿臣并非废物。
这一句话倒是深深的触动了皇帝。皇帝凝视李邺半晌,忽而轻叹一声,拍了拍李邺的肩膀;“是父皇对不住你。”顿了顿却又道:“只是行军打仗这事儿,还需从长计议。”
虽说没一口答应下来,可是到底口气已经松动了几分了。
李邺闻言也就没再坚持就像是皇帝说的,这事儿的确是该从长计议。不过看着皇帝面上的歉疚,他倒是心思一动生出一个念头来。当下也没再迟疑,直接就将自己的意愿写了出来:儿臣还有一事相求。
果然皇帝顿时便是应道:“你说。”
于是李邺便是将九公主的事情说了。
皇帝顿时惊诧:“九丫头和陶氏的弟弟”
李邺点点头,颇有些紧张的看向皇帝。这事儿也是铤而走险。
皇帝却是没立刻答应,反道:“陶静平身份却是有些低了。配不上九丫头。而且,陶致勿还是戴罪之身。”
看本书最新彩章节请百度搜索:若看小说lt;dd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