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闹的官员都跟着皇帝走到殿外。
朱翊深对看戏没什么兴趣,那么多人,少他一个也没什么。他注意到徐邝没来参加宫宴,只有李青山来了。在承天殿封赏的时候,他就看出徐邝的不满,不过没想到他现在连表面工夫都不肯做了。别国的使臣都看出新皇跟这个亲舅父的关系不怎么融洽,瓦剌的使臣还过来探他口风。
温嘉落在众人后面,来到朱翊深身旁,问道:“王爷上次信中跟我说的内容,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不过我已经跟皇上说过,等太上皇大行,便放归后宫,昭妃娘娘可以选择出宫。那个孩子应该被昭妃娘娘送到宫外去了,其余的事,还是昭妃自己跟你说比较好。”朱翊深淡淡地说道。
温嘉一直被蒙在鼓里,还以为昭妃最近不在人前露面,是因为没了孩子伤心的缘故。原来竟是……他妹妹这么大个把柄被朱翊深抓在手里,苏濂逼宫那日,他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次李青山调任平凉的事,多谢都督从中斡旋了。”
温嘉知道朱翊深是明白人,也不拐弯抹角:“没什么,晋王帮臣的妹妹一次,臣还你恩情罢了。臣很快就又要去福建平寇,昭妃的事,还请晋王能够善了。”
“自然。我答应的事,从不食言。”朱翊深微一点头。
温嘉觉得自己真是瞎了眼睛,怎么以前会觉得晋王失势,有几分可怜,还同情他呢?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这个人已经从泥里爬出来,步步回到曾经属于他的地方。他原本是处于优势的那一个,不知不觉就颠倒了过来。
还好他没跟晋王作对,否则下场堪忧。
第112章
在出宫的甬道上, 有几个官员正凑在一起议论纷纷。
“此事不妥吧?听说晋王不近女色的。”其中一个担心地说道。
“男人哪有不近女色的?纵然晋王妃生得国色天姿,久了也就腻了。是不是?”一个年长些的官员老练地说着,“如今朝中局势,我等也不好贸然战队。但手握兵权, 总归是叫人安心几分。”
“听说晋王就喜欢年纪小的,我们姑且投其所好……”
这时, 朱翊深向这边走过来。早上他起身时,她因来月事, 身体不是太舒服, 他想早些回去。看到几个大人竟没随皇帝出宫去方府看戏,而是在这里等他, 不由奇怪, 停下问道:“几位在等本王?”
几个官员一道行礼, 年长的那个说:“晋王殿下, 老臣家中有一个小孙女, 今年方十三岁。若能得您青眼,入王府伺候, 必将感激不尽……”
“晋王, 臣小女今年十四, 姿色不差, 性情温婉。”
“还有臣外甥女十三……”
那些官员七嘴八舌地说着, 朱翊深抬手道:“若几位大人要做媒, 恕本王先走一步。”说着便拨开人群, 径自往前走了。
“晋王, 晋王留步!”官员在背后叫他,他却恍若未闻,脚步更快。
有人幽幽叹气:“看来传闻不见,晋王对女子没什么兴趣。又或者是晋王妃生得太过貌美,旁的女子入不了他的眼。现在可如何是好?”
年长的那个说道:“他们到底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情分……罢了,晋王此路不通,就等皇上充盈后宫的时候再说吧。”
众人悻悻地做鸟兽散。当初晋王尚未娶妻的时候,哪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吃苦受累,担惊受怕啊?那时候谁又能想到,晋王能不出京,还能混到今日的地位,白白地便宜了那个孤女。现在好了,晋王一朝手握重权,可想塞个人到晋王府,比登天还难。
朱翊深走到宫门,见那群官员没有死皮赖脸地跟过来,不由松了口气。最近总有官员想把自家姑娘塞给他做侧室,妾室,他应付多了,也有点烦。这群见风使舵的人,在他晋王府失势的时候,巴不得离他远远的。现在他有点起色了,又忙不迭地来巴结。但这就是人心,朱翊深虽不喜,也不能说他们不对。
朱翊深回到王府,却没在留园和北院寻到若澄。他叫来一个丫鬟询问,丫鬟道:“奴婢好像看见王妃去东院了,没让奴婢跟着伺候。”
朱翊深也没换衣裳,直接走到东院。他在院墙外找到若澄,她正给一棵梧桐树浇水。她一边浇,一边说:“娘娘,澄儿也不知道有没有把王爷照顾好,是否辜负了您所托。但澄儿能跟王爷在一起,真的很开心。愿您在天之灵,多多保佑王爷,也保佑我早日为王爷诞下麟儿。”
她伸手放在树干抚摸,仰头看着尚且干枯的树枝,眼中流露出依恋不舍之情。朱翊深记起那棵还不算高大的梧桐树是建府的时候,母亲亲手所植,难怪她当初坚持要住在这里。他从不在她面前提子嗣的事情,便是不想给她压力,怀孕生子,本就是天意,急不得。况且她还小,等大一些,孩子总会有的。
前生他着急生子,是怕皇位后继无人,于一个皇帝来说没有子嗣是大事,对江山社稷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后来叶明修建议选拔宗族里的几个孩子,先养在东宫。但毕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