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节阅读10

      当年离骚(忠犬帝王攻VS温和腹黑重生夫子受,重生) 作者:河汉

    天再次走进来时,蓦然发现这里留下了他太的怀念。

    这个落满灰尘的屋子,仍旧是那时候的样子,破扫帚堆放在角落里,墙壁上有些难看的霉斑,本来还算完好的柜子,如今条腿断掉了,歪歪地立在那里。

    有扇窗开着……

    那里是唯纤尘不染的地方。

    周棠走过去,在窗台上看见了洛平留给他的东西。

    小瓷碗中盛着汪茶水,水已经完全凉掉了,不过茶叶的香气犹存。不单单是碧螺春的味道,还夹杂着股熟悉而悠远的清香。

    周棠记得,小夫子曾给他沏过碗这样的茶。

    由于那时他路从宫中小跑而来,到扫荷轩后口干舌燥,端起碗就囫囵喝了下去,小夫子见状心疼无比,是心疼他的茶叶:“我就不该给你留碗,真是暴殄天物!”

    他头雾水,问怎么了,小夫子说,这茶是他用纱布袋装了,在黄昏莲花将要合拢时放入花心中,待到次日清晨莲花初绽时取出,把薰染夜的茶袋以热水冲泡而成。如此麻烦又如此雅致的茶,就被他当白水喝了,他能不心疼么。

    后来小夫子就没那份闲情给他泡这茶了。

    周棠端起茶碗喝了口,清苦混着香甜,不知不觉心就静了,唇边溢出个微笑。

    小夫子花费场黄昏场清晨,为他准备了这么碗茶,就说明他从没打算要不辞而别,说明他即使离开,也是把他放在心上的。

    茶碗下镇着封信笺。

    周棠是怀着慎重而紧张的心情打开这封信的,他以为,小夫子定会给他个详尽的解释,也许篇幅会很长,也许会有大段对他的不舍……

    而事实上,这封信只有寥寥几句话。

    小棠亲启:

    皇命难违,洛平领命罢官十年。

    鄙人戴罪之身,京城中无栖身之地,不如归隐,君无需焦急挂念。

    如今朝中风云变幻,望君务必加倍小心谨慎。

    必再相见,静候佳期。

    慕权敬上

    乍看见这么简短的留书,周棠差点气之下又把信纸给撕了。

    不过他望着那句“必再相见,静候佳期”,终于还是没能下得去手。

    佳期……何时才是佳期呢?

    当真要他等上十年么?

    那个直陪伴他支撑他的人,就这样消失了?不告诉他去了哪里,只留下句不知何时兑现的承诺,就这样退出他的生活中了么?

    这让他,怎么接受得了呢。

    碗中的茶水饮而尽,清甜的最末端,却是漫长的苦涩。

    柳枝轻拂过轩窗,周棠的目光缠绕着那抹嫩绿,停驻在窗棱的刻痕上。

    那次他不小心把本藏书撕坏了,洛平骂了他,罚他抄书。

    他心里委屈,在窗台上刻了幅画,是小夫子拿书要敲他头的模样,旁还歪歪扭扭地标注着三个字——臭夫子。

    现在那里了些东西。

    在臭夫子的旁边,有个抱头躲闪的小人,眉眼弯弯地笑着。小人的旁边标注着三个清隽的字——死小棠。

    “噗!”周棠不由喷笑出来。

    他没想到,向稳重的小夫子也有这么孩子气的时候。

    那刻痕还很新鲜,分明刚刚刻好不久。

    抚摸着那些粗糙的木渣,周棠把额头抵在“臭夫子”的身上:“小夫子,我不想让你失望,但我怕……我没有你想得那么坚强。”

    他知道,自己不能总是把小夫子当作自己的依靠,这三年来,他也在慢慢学着独立处理些麻烦。可他从来没有想过,有天小夫子会真的不在身边。

    个在心里生了根的人,不是说拔就能拔掉的。

    周棠把扫荷轩打扫干净,把原先的桌椅都搬了回去。尽管只有他人待在里面,他还是放了两把椅子。

    每日早晨他会过来读书习字,有时会下意识抬头看看对面那把椅子,总觉得小夫子就坐在那里,或是看书,或是浅眠。

    这样的感觉很奇特。

    因为自从洛平进大理寺任职后,他们就鲜少有机会如此对坐了。

    可不知为什么,那人离开后,这样的记忆却天比天清晰,也天比天让他欲罢不能。于是他就像上瘾了样,不来扫荷轩坐坐,就浑身不舒服。

    翻开许公子的最新力作《长留记》,周棠专心看起来。

    是的,他又开始看许公子的小说了。

    没有小夫子管教他了,他为什么不能看?

    只是这本书的结局不那么美满,结尾的句词是:

    恨别离,离人未归,燎相思,思已成灰。

    周棠愣了愣,把书撕了。

    *******

    秋去冬来,天黑得早了,北方刮来的寒风加刺骨,冷不丁还飘起了雪。

    方晋抬头看了看天,又在心里盘算了下,不禁有些懊恼:看来今日是进不了秣城了,与其在城墙根底下喝西北风,还不如暂且找个地方落脚。

    只是京郊这样偏僻的地方,不知有没有客栈?

    客栈是没找到,不过他很快就在距离官道不远的地方看到了家酒肆。

    推门进去,里面还挺热闹。

    酒肆里的人大与他样,都是赶着进城却被风雪绊住的,三三两两聚在起喝酒吹牛,使得这小小的酒肆里暖烘烘的。

    方晋四处打量了下,唇边勾起抹笑。

    这家的老板倒是挺有本事,酒肆开在官道边,四方来客同堂聚,没有雅座、没有上房,官差在边,黑商在边,江湖人在边,老百姓在边,各歇各的,互不相扰,还真是派其乐融融。

    跑堂的伙计过来招呼他,见他孤身人,便伶俐地把他引到靠近掌柜的角落,周围都是平头百姓,两个书生不胜酒力睡倒在邻桌,正是最不惹是非的地方。

    他向伙计道了谢,点了碗牛肉面几个小菜,又要了盅酒。

    旁的卖唱女见来了个这么丰神俊朗的男子,时不时向他送来羞涩倾慕的目光,他只当看不见,自顾自地安静吃喝。

    此处虽是角落,但视野极好,几乎整个大堂他都能看到,正当方晋津津有味地看着两名官差划拳,个奸商劈里啪啦拨算盘,三个小孩争牛肉的时候,酒肆的门再次被推开。

    来人身素衣轻裘,穿得很是单薄,脸上被冻得有些发红,不过没见他冷得直哆嗦的样子。那人收了纸伞,掸了掸肩上白蒙蒙的残雪,扫了眼酒肆,发现几乎没座了,便径直向掌柜这里走来。

    方晋觉得有些奇怪,那跑堂的见那人进来,竟没有上前招呼,而是跑到了后堂。

    不会儿,后堂里走出位老妇人,手里捧着食盒递给那人,那人接过食盒,向老妇人、掌柜的和跑堂的说了几句什么,三人诺诺应了,那人就要离开。

    此时方晋已明白了,这人不是什么赶路人,而是这家酒肆的老板。

    他时兴起,想要会会这位老板,便起身走到那人身边,揖道:“在下方晋,也是路过此地稍事休息,兄台若是不介意的话,与在下同桌共饮可好?”

    那人闻言转头看他,脸上忽然浮现出极度惊诧的表情,虽说很快收敛起来,但还是被方晋察觉了:“怎么,兄台认识我么?”

    那人摇了摇头,脸色有些发白。

    老妇人插嘴道:“客倌你可能误会了,这位不是客人,是我们老板。”

    方晋心说我就是猜到他是老板才来搭讪的,面上故作讶然:“啊,那真是冒昧了。”

    “孙大娘,你去忙吧,我在这里吃也行。小李,王掌柜,你们也招呼客人去吧。”那人打发了自己的几个伙计,冲着方晋谦恭笑,“阁下盛情邀请,洛平怎敢退却,入座吧,这顿,当我请你了。”

    洛平没有料到,自己居然会在这里遇见此人。

    上世他被罢官十年,郁郁寡欢地回到故里,心只想着怎么重回官场,并没有像现世这样在京郊开设酒肆做生意,所以也没有遇见那时的方晋。

    如今想来,当年此人并不是凭空出现在周棠身边的,原来早在这年,他就开始涉足大承的朝政了。

    共饮了几杯酒,两人表面上相谈甚欢,其实各怀心思。

    方晋是在琢磨洛平的来头,洛平是在琢磨方晋的目的。两人都是聪慧机敏之人,很快就有了各自的结论。

    方晋已然想起,近几年朝中有个极得皇上器重的洛寺卿,听说年初获罪被罢官十年,看来就是眼前这位温和谨慎的酒肆老板了。

    而洛平也探听出了方晋想要投奔的势力:“太子殿下?”

    方晋侃侃:“正是,在下虽是介莽夫,但也想为国尽忠,为大承的江山社稷谋福。听闻太子殿下仁厚贤德,便想前去做其幕僚。”

    洛平摇头笑道:“阁下若是莽夫,那大承就没有贤士了。”

    方晋:“洛兄谬赞了。在你面前,方某哪敢自称贤士。”

    洛平摆摆手:“都是过去的事了。”顿了顿又说,“洛平已不在朝堂,按理说不该言,不过与阁下见如故,还是想要劝阁下句话。”

    “但说无妨。”

    “太子虽然贤德,确是值得辅佐的继承人,但可惜……”

    “可惜?”

    “可惜,福寿不够啊。”

    轻叹般地说完这句,洛平起身要走,方晋伸手拦住了他:“洛兄此话怎讲?莫不是知道什么变故?”

    洛平拂开他的手腕:“洛某言尽于此,阁下好自为之。”

    刚往前走了两步,谁承想又被再度拦下,洛平无奈看向他。

    方晋却没有再问太子之事,而是关切道:“洛兄这样出门,不觉得冷吗?”

    在他看来,洛平穿得实在太少,他有内功护体尚觉得外面寒冷,不由担心他这样的书生体质能不能吃得消。

    洛平淡笑:“不妨事,我不畏寒的。”

    “不畏寒?可你的手这么冷!”

    “嗯,可能是以前习惯了吧,不怎么难受。”

    也许是上世在无赦牢中待得久了,也许是因为去阴曹地府走过遭,洛平发现自己确实不畏寒了。纵然身体的温度冷如寒冰,他也感觉不到。他想,这大概是重生的后遗症吧。

    放走洛平之后,方晋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初见时洛平的满眼惊诧,好像许久之前就认得他样。

    可他自己却没有这个印象。不提他过目不忘的本事,按理说这样个妙人,只要见过,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的啊……

    第十九章 年变(下)

    第二天雪停了,但天气仍然阴阴的。

    跑堂的小二睡得迷迷糊糊,忘了添火炭,被孙大娘的擀面杖敲醒。酒肆里没醉的伸着懒腰往外走,醉了的被人拖着往外走,还有那不想走的,还在接着要酒喝。

    方晋就是那个不想走的。

    私心上,他还想再见见洛老板。

    思忖了宿,他还是想向洛平求教下,如果太子殿下真如他所说的“福寿不够”,那么他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么?比如说……深藏不露的二皇子殿下?

    他看得出来,洛平绝不是个甘心做区区酒肆老板的人物。他跟他有着同样的野心,还有对权势同样的向往,而且他比他了解当今朝堂的局势,没道理会止步于此。

    所以他想说动他,与自己同前往秣城。

    他没有白等,不久,洛平走进酒肆,把食盒还给了孙大娘,要了碗粥两个包子,吃起了早点。看样子他不住在酒肆中,但每日都来此处用膳。

    方晋正要上前搭话,洛平刚巧看见了他,先是愣,随后笑道:“我家的酒这么好喝吗,竟让阁下舍不得进城了?”

    方晋顺着他的调侃接话:“倒不是你家的酒有美味,只是到了别处,恐怕喝不到这样不要钱的酒了。”

    洛平面露疑惑:“不要钱的酒?这话怎么说?”

    方晋作出吓了跳的样子:“洛老板难道忘了吗?你说过,这顿,是你请我的。”

    洛平哭笑不得,心说从昨晚直吃到临近晌午,你这顿也吃得太狠了点。

    不过想想也是,这人是从不让自己吃亏的,宁可他负天下人,也不会让天下人负他,占别人便宜也能被他说得理所当然。

    丢开这些扯皮的话,洛平知道方晋等在这儿是为了什么,但他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便道:“差不该进城了,再晚恐怕又要有风雪,洛某祝阁下路顺风,就不送了。”

    听他下了逐客令,方晋急道:“洛平,你不与我同去吗?你年纪轻轻,满腔抱负,就这样被罢官,甘心吗?”

    洛平敛了笑意,正色道:“皇上说得明白,罢我十年的官,如今年未过,你让我回到京城里去,不是平白让我被笑话么。再者,我若真的又搅和到官场中,便是抗旨不遵,洛某可背不起这样的罪名。”

    他番慷慨陈辞说完,方晋瞅了他半晌,忽而轻笑出来:“洛平啊洛平,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过我,你可不是什么安守本分的人。你不肯进城,绝不是因为什么圣旨……”

    “阁下虑了。你我不过刚认识天,我如何想的,你怎么会知道。”

    “不远不近地栖居在京城郊外,守着官道做生意,洛老板,你究竟在等什么呢?”

    “……与阁下无关。”

    两人对望着沉默,时间有种剑拔弩张的气氛,竟把旁再度打起瞌睡的跑堂小二给惊醒了。小二见势头不妙,蹭地就跑到后堂去叫孙大娘了。

    最后还是洛平先开口缓和:“洛某还有事,就不耽误阁下行程了,如果阁下以后需要什么帮助,就来酒肆找孙大娘。”

    他执意不肯相告,方晋也别无他法,深深看他眼,只得告辞离开。

    此时真正手打理酒肆的孙大娘出来了,询问自家老板怎么回事,洛平道:“以后此人若是再次前来,就好好招待他,酒菜的钱也都免了。”

    孙大娘微怔,应了声知道了,没有问。

    洛平看着方晋离去的背影,心中颇感慨。

    虽然他们当年算是政敌,在许事情的见解上有分歧,大大小小的争执也从来没消停过,但不管怎么说,周棠要成大业,少不了此人的帮助。

    这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洛平坐在窗边,给自己斟了杯茶,望着外面的鹅毛大雪,不知在想些什么。

    又起风了。

    寒风刀子般刮进来,吹满袍袖,猎猎作响,洛平杯冰茶下肚,惶惶然才感觉到寒意,拢了袖口,关上窗,止住了赏雪的心情。

    就在这几日了吧……

    他心算着,太子殿下的寿限,就要到了。

    宣统廿四年冬,太子周枫病逝。

    朝中各股势力再次掀起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子的幕僚纷纷谋划着另投明主,此时尤以三皇子周朴最为活跃,他以礼贤下士的姿态四处招揽能人,府邸整日门庭若市。

    与他恰恰相反的是二皇子周柠。自太子去世后,周柠始终闭门不出,谢绝任何来访。奇怪的是他这方的支持者并不比周朴少,甚至还有原太子的幕僚主动要效力于他。

    在新的太子人选中,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呼声最高,其他几位皇子也都在忙于应付家族里的期盼与要求,即使没有争皇位的打算,也不得片刻清闲。

    此时的秣城就像个巨大的漩涡,而整个漩涡的中心,就只有个人最悠闲自在,那就是七皇子周棠。

    扫荷轩。

    “小夫子,你又要考我么?”

    “哈,在我看来,较之老三那种高调的作派,还是老二聪明能洞悉事态。老三虽然招揽了不少支持者,看似羽翼丰满,其实根本就是虚张声势。要说太子之位,最终还是父皇说了算,可他现在算是把父皇彻底得罪了。”

    “太子丧期未满,老三就开始大张旗鼓地挖墙脚,说明他始终没有把太子放在眼里,甚至还有点盼着他死的意思。父皇最疼爱的儿子就是大哥,他是绝对不会青睐这样不念兄弟之情的皇子的。”

    “而老二就厉害了,不管他是不是真的为太子之死伤心难过,至少他做出了服丧的样子。表面上闭门谢客,实际上暗中笼络了不少太子的死忠,我才不信他那个小宅院像外面看上去那样风平浪静呢。”

    “不过啊,小夫子,我觉得他们这些做法其实都没什么大用处。”

    “……”

    “怎么?你不信我看出来了吗?”周棠唇角弯弯,颇为自负的样子。

    “我可不会那么肤浅地看待这件事,要我说,父皇根本早就做好打算了。”

    “在他立周枫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把切都布置妥当了。”

    “我说得对吗,小夫子?”

    “……”

    料峭春风拂过对面的白瓷碗,碗里的茶水荡开圈圈涟漪,根立起的茶叶旋转着沉了下去,轻轻落在碗底。

    星目流转,独坐在那里的少年板起脸,不满道:“小夫子,你到底是点头还是摇头呢。我说得这么辛苦,你不奖赏我下吗?”

    依旧是室沉寂。

    少年眼中渐渐浮起丝怨怼。

    已是年过去了……

    小夫子,时间实在过得太慢,剩下的九年,你还要让我空对碗清茶自言自语吗?

    你怎么忍心呢!

    我周棠发誓,若是再让我遇上你,我定耍尽无赖把你缠住。

    什么九年十年,都滚边去!

    你日是我的小夫子,终身都别想逃掉了!

    *******

    周枫的丧期既过,皇上下旨召见了所有皇子。

    由于年事已高,又逢痛失爱子,皇上的气色很不好。面颊有些灰白,时而咳嗽,不过双眼仍是炯炯有神,半点不显混沌。

    关于父皇召见他们有何事,各个皇子心中都有揣摩,只是他们没有料到,事情居然会如此没有回转的余地。

    此时的真央殿中,只有周棠的脸色看上去还算正常。因为他本就没有什么期盼,所以能加冷静客观。事实上他在心里嘀咕着:小夫子你看,我猜得点也不错吧?

    皇上拿出了份诏书,还有册附在《大承典则》中的折子。

    他先把折子让所有皇子看了遍,不理会他们或震惊或愤怒或淡然的表情,径自说道:“这是年前由朕亲自授意,由曾经的大理寺洛寺卿拟定的律令……咳咳,所谓长子继承制,想必你们应该明白,父传长子,长子传长孙。历代嫡庶之争,无不闹得大承鸡犬不宁、山河破碎,朕不希望看见你们也变成那样,故而有此制度。”

    三皇子周朴沉不住气了,惨白着脸向前步:“可是父皇,衡儿尚且年幼,恐怕难以担当国之重任啊!”

    “所以就需要你们做叔叔的提点他啊。”皇上轻叹,“枫儿走得早,膝下唯有这个独子,子承父志,于情于礼都无不妥。况且衡儿并非愚钝之辈,自幼又由名师教导,是决计不会丢我们大承的脸面的。”

    “可是……”

    周朴还要再说,被皇上厉色打断:“朴儿,你在枫儿死后做的那些小动作,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大哥尸骨未寒,难不成你还要与自己亲侄子相争吗!”

    皇上的这番话,封死了周朴的退路,也给其他皇子传达了警示。

    周棠这时候想的却是,原来小夫子的离开不是因为给什么冤案代写诉状,真正的原因,是他手草拟了那份长子继承制度。

    皇上罢了他的官,是为了防范他与其他皇子相互通气,从而妨害大皇子和皇长孙的利益。不过,这样做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他的保护,毕竟在皇权争夺的中心,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周棠加确信了,这切都是父皇处心积虑了年,步步安排好的,他们的那些花花肠子,绝对动摇不了这个决定。

    果然,皇上接下来让他们看的那份诏书,便是立周衡为太孙的诏书,还有要求他们几个皇叔尽其所能地辅佐周衡云云。他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给诏书盖上了玺印。

    ——尘埃落定。

    之后皇上询问他们有什么打算。

    在那份长子继承制度中,出于对皇太孙安危的种种考虑,要求其余皇室子孙分驻各州,只留两位皇子在京中扶持太子势力,连尚未成年的皇子也是样,不得逗留宫中。

    于是皇上让他们自己选择要去哪里。

    二皇子周柠出来说自己要留在秣城,尽心竭力辅佐皇太孙。皇上允了。

    三皇子周朴跪地悔过,向天子起誓,今后必定忠心对待周衡,请求皇上让他留在京中。出于对左丞相族的牵制,皇上也允了。

    四皇子周柯请命去滨州,他的外公是滨州定海大将军,他说想在那里磨砺,为大承的海防尽力。皇上赞他有志气,欣然允了。

    五皇子周杭最是随意,他问皇上大承何处风景最雅美人最,皇上说青州,他便嚷着要去青州。皇上虽然骂他顽劣风流,但还是笑着允了。

    六皇子周杨其实很想跟三哥起留在京城,皇上自是不会同意,不过出于爱护,让他去了距离秣城较近的延州,那里的官员大是左丞相的门生,也好照顾他。

    问到周棠时,周棠上前拜:“父皇,儿臣想去越州。”

    “越州?”

    “正是。”

    “为何想去越州?”

    越州虽说不是什么偏僻之地,但长年匪患成灾,百姓不得安居,皇上次下旨剿匪,可收效甚微,是个极难管辖的地方,不知周棠为何要去那里。

    “因为儿臣听闻那里的山水皆有灵性,有人说在那里见过仙人,还有人说山中有种果子,名叫厘儿果,吃颗可以百病全消,吃两颗可以延年益寿,吃三颗就可以得道成仙,儿臣想去寻找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