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34 章
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都是先在开头写下几句说明,大圈圈什么意思,小圈圈什么意思,等等,非常的麻烦。
简化和统一标点符号,是有必要在大清境内广泛推广的。小太子把写好的纸张吹干,放在一个匣子里,打算明天送给皇阿玛和两位师傅,作为附加的拜师礼。也是让他们帮忙参详参详,根据目前在使用中的标点符号情况,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或者补充的地方。
考虑到四位先生就算肯答应派学生来京城也是远水不解近渴,而且,就算他们来京城估计也是和万斯年先生一样,坚持不领官职不拿俸禄。
所以小太子急需一位能认可大清女子的才华能力,同情他们的不平等遭遇,还能认识到程朱理学不合理之处的文官,来协助苏茉儿姑姑处理女子学院的各项事宜。
哎,本来这个事情应该是皇阿玛和满朝文武要烦恼的,可是小太子真怕他们又选了一个“汤斌大人” ,到女子学院教授那些女孩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嘟嘟,搜索康熙朝初期的所有文人资料,我挨个的看看。”
“好的,主人。” 随着小太子的身体变好,嘟嘟的体型也变的明显了很多,鱼尾上的鳞片一片片的分明,闪闪发亮。听到小太子呼唤它,开心的甩了甩自己的鱼尾巴。
在程朱理学风行天下,遵循明朝体质“八股取士”的大清朝,要找到想要的人,真的是很难。小太子看过一个又一个文豪大家的资料,终于找到了两个符合心意的。
戴廷栻,在康熙十九年,也就是去年“被迫”赴京参加了“博学儒”科考试,目前在山西闻喜县做训导大人。而且他还与顾炎武先生jiāo好,擅长书法,尤其在散文方面的造诣,广受赞誉。看资料就觉得戴先生真的挺合适,如果他愿意来京城做事,应该是一位很好的书法和散文讲师。
施闰章,不光是同情被父母抛弃的女婴,积极营救,还筹措资金在他管辖的地区办学做教育事业。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两年前,参加了“博学儒”科考试,名列二等第四名,被授于翰林院侍讲的官职,负责纂修《明史》。施大人居然在京城,太好了,就是他了!
胤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人,心里高兴的同时,也对这个“博学儒”科考试产生了兴趣。
“博学儒”科考试就是“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在唐朝开元年间首创,也称宏词或者宏博,主要是用于考察天下文人的真实才华。它也是属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是在科举制度之外,发掘和笼络全天下饱学之士的另一种手段。
参加考试的资格要求很低,非常的空泛,不管是秀才还是举人,也不管是已经出仕做官的官员,还是闻名乡里的大儒,只要有各地督抚大人的推荐,就可以直接到京城参加考试。
而且考试题材也广泛,不要求必须做八股文章,诗、赋、论、经、史、制、策等,都可以。考试合格后,便可以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职。
因为词科考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方式,每次开设都能为朝廷选拔出来很多优质良才,对社会影响巨大,也因此历朝历代一般都很少开设词科考试。
而这两年因为“平定三藩”的战争结局已定,康熙皇帝有时间和能力去集中人力物力,正式动手修纂《明史》,于是便开设词科考试。下诏书诚招或者是“强迫”天下有识之士,甚至“明朝遗民”赴京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一般都是送进翰林院,参加《明史》的编修。
当然,满清政府从入关开始就着手纂修《明史》这个事儿,不过是为了告诉天下人,明朝已经灭亡,新的朝廷已经确立。另一方面就是笼络那些自称“明朝遗民”的文豪大家,给他们一个心理的慰藉。
其实就是给他们找点儿事情做,不要天天闲着没事儿,就去参加什么“诗社”,讨论如何“反清复明”。
小太子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去翰林院编修《明史》的地方看看,能遇到史学大家万斯年先生就更好了。看资料里记载的,那里真的是人才济济,让小太子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