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3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 作者:风雨琉璃

    只学了点字这么简单,光看着言辞,就知道,腹内怕是自有春秋。”

    这一点公孙先生也认同,只是作为文人,还是个不出仕,当幕僚的文人,看人的角度却又有些不一样,

    “大人,这阿玉来历清白,办事儿也看着勤勉利索,与人交往也从未有什么不对,从这些来看,只怕并无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至于他这本事学识?……有点小秘密却也不是不能解释的,这世上高人隐士从来就不少,兴致来了,寻个记名弟子,也是常有的事儿,他不说,未必是他不想说,或许是不能说,就学生所知,有些性子好强的大儒,不说记名弟子了,就是内室弟子,在没有能出师的时候,也是不允许透露师承的。”

    要是阿玉在这里,只怕会头顶黑线不知说什么好了,包大人有所怀疑,这听正常,能破这么多案子的人,十有八/九这疑心病都不会小,可这公孙先生……你这给阿玉带的帽子是不是大了点?隐士大儒的弟子?……嗯,难道说,公孙先生,其实你这是说自己?难道你想暗示,你其实也有不得了的师承?还是藏了什么小秘密不想人探寻?或者是显示一下你在文化圈的消息灵通?

    嗯,这个倒是不好说了,这年头,学晋魏名士做派的人还真是不少,靠着刷名声,刷声望做官也颇多,这么一说……为官做宰的和隐士名人这两个圈子……好吧,这好像和阿玉不怎么搭嘎。反正在包大人这里,被公孙先生这么一说,倒是算是揭过这一茬了。

    “也是,大相国寺的那几个老和尚,就不是什么凡人,他们有多少弟子,只怕世人是没几个知道的。”

    “大人,您这是还记着上一次输棋的事儿?”

    “多少年的手下败将,突然来个什么弟子,居然就让他翻盘了,不记着都不可能啊。哈哈哈,是本府小心眼了……”

    第14章 跟着展昭去破案13

    中国文化的最根本核心,事实上就是《易》,这一点从儒墨法道等各家学说中总能寻到易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来。而易的核心又是什么?是和,把所有的变化,对立,统一,都融入在一个圈子里进行推演分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和是什么?而作为和又可以延伸出中庸,所谓中,其实讲究的就是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这是儒家的理论根源,是我们从周朝开始源于人性所延伸出的一种思想。

    这种思想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就根植于每一个人的血脉中,思想中,故而我们这个民族,或许是最早讲究个人隐私的民族。

    包拯也好,公孙先生也罢,甚至是衙门里那些人精子一般的武官们,他们真的没有发现过阿玉不符合身份来历的学识本事?怎么可能。要这么眼瞎,他们还破什么案子啊。可他们却没有一个说出来的,就是包大人,也不过是在阿玉越发耀眼之后,这才背地里和心腹好友这么一说而已,可见他们的隐私权意识那是相当的齐备。

    自顾自的给阿玉套上个某人弟子的名头之后,再反过来想阿玉的行为,他们自然十分的能理解,只觉得这是高人弟子入世,求个红尘炼心什么的,你说,还会追究啥?很不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淘点干活出来才是正紧。反正受益的是他们衙门,立功得赏的也是大家伙儿不是。

    所以啊,阿玉在这衙门干的,那是相当的顺心,即使因为开封因为是这个时代超级大城市的缘故,人口密度高,清理盘查不容易,勘察速度慢,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烦心的。毕竟就是现在搞个片警下基层,也一样十分繁琐耗时的对吧。

    可他这里忙乎的热情高涨了,那边家里不干了,这不是,老爹都让他哥带着寻上门来了。

    “你这是忙的啥?不过是当个捕快,弄得一个多月都不回家,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当什么大官呢。”

    坐在阿玉四人宿舍,属于阿玉的床上,看着儿子忙着倒茶,阿玉爹眼睛迅速的往阿玉身上扫了几眼,看着人没瘦,还精神结实了好些,眼中露出几分欣慰,只是为了把持住当爹的威严,在阿玉转身的瞬间,眼睛又迅速的移了开来,假装打量屋子,还砸吧几下嘴,对着秦磊说到:

    “到底是衙门啊,这屋子比咱们家的看着就结实。”

    这不是废话嘛,再穷不能穷衙门,这又不是明朝,动不动扒皮,吓得那些官连衙门都不敢修。这时候的官可是很讲究排场,讲究风雅的,让他们在垃圾堆一样的衙门干活?口水喷你一脸你信不信?罢工不干了你信不信?

    这样的情况下,你说拿衙门的屋子和家里那土胚薄砖裹墙的草顶屋子比?真是呵呵了,就是秦磊听了都有点脸红。

    “爹,咱们家怎么能和衙门比,不过,阿玉啊,你这在城里不知道,咱们家如今可好了,如今正紧也有了十间裹砖的屋子,正屋边上加了个耳房,和厢房一般大的一间,成了果妹的屋子,两边厢房各两间,是咱们的,倒座一边一间,厨房柴房,还有粮仓,屋子可大了,爷爷说,就是将来收拾了给孩子住都成,后院虽说没弄屋子,不过牲口棚子重新整了,起成了半石头墙的,结实不说,那冲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