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27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酒至半酣,风小雅收琴,至后殿向帝后辞别。

    彰华似早有预料,沉默片刻,道:“是时候了,去吧。”

    谢长晏看到他身后的焦不弃和孟不离:“孟兄也要去吗?”

    孟不离朝她鞠躬行了一礼。

    谢长晏有点舍不得,但一想到他本就是风小雅的随从,只好忍痛割爱。她倒了三杯酒,捧到三人面前:“此去璧宜,凶险难测。然——我与陛下,与子同仇。”

    风小雅和孟不离双双接过酒杯,将酒一口饮尽。

    风小雅就此带着孟不离和焦不弃双双离去,宛如月下三道幽魂,缓缓消失在了视线中。

    谢长晏喃喃道:“筹备和酝酿了整整一年,对付如意门的计划终于开始了……只希望鹤公再见秋姜时,不要心软。只要他能挺住,就一定能成功。”

    彰华走过来,握住她的手,眉目深深:“与子携行。”

    第141章 尾声

    千里之外的程国王宫,年轻的女帝颐殊于睡梦中翻了个身,突然听到清冽的水声,一个激灵醒了过来。

    她睁开眼睛,发现榻旁坐了一个人,正背对着她在倒茶。

    颐殊第一反应就是要叫,那人回头悠然道:“女王陛下,好久不见,可安好?”

    外间的灯笼没熄,淡淡的灯光照上来人的脸。颐殊的表情顿时松了口气,拍了拍心口:“是你啊,秋姜。唔,或者,该叫你——如意夫人?”

    秋姜放下茶,冲她嫣然一笑。

    【全文完】

    第142章 后记

    2010年,写完《图璧》时,就想写颐非的故事,内容都想好了,名字也起好了,叫《归程》,甚至都写了20万字了,然而……某天重读时,觉得不尽如人意,没有表达出我想要表达的东西。于是停更、修改,磕磕绊绊地重写。而与此同时,彰华的故事在《归程》的写作过程中变得丰满起来:啊,他是那样的一个皇帝啊,还有他的宠臣风小雅,归程的男二,竟然是这样的存在……

    慢慢地,《式燕》就构思完成了。

    每当写不动《归程》时,我就写一点《式燕》……当《式燕》把《归程》的缘起全部剧透光了后,《归程》对我竖起的墙终于轰然倒塌,得见墙内的姹紫嫣红、万千风景。

    原来如此。我过于纠结埋伏笔、埋前因,反而成了写《归程》时最大的障碍。《归程》,不应该是“秋姜和风小雅有怎样的过去”,而是“秋姜和颐非如何铲除如意门”的过程。那样才是那个故事所要体现的“归”之真谛。

    所以,我开始认认真真地写《式燕》,写彰华和他有趣的皇后,写他初见薛采时的情形,写他前往程国的经历——当我重写程国三王夜谈的场景时,就会觉得很有趣——原来,在姜沉鱼看来是这般这般的景象,当视角转换成彰华时,每句话的含义就完全不同了。

    真有意思啊……作为作者的我也很意外呢。不知老读者们看到时会是什么感受呢?

    总之,时别八年,身为作者的我带着《祸国》系列又回来了。请多多指教。也希望你们会喜欢彰华和谢长晏这一对。

    十四阙于春光明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