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6

      北辰 作者:常相守

    我跟守一到是很镇定也不是第一次见他哭了,只不过他没事怎么又哭了。

    “逸兄啊,你这是怎么了?莫不是被那六公主吓破了胆?”

    萧逸哽咽着:“萧逸只是记起小时候,常被六皇姐带入母后宫中受罚,有些后怕。”

    如此看来,萧逸小时候怕是受了不少欺负,就不能像拓跋晏宁一样争口气嘛,整天像个女人哭哭啼啼的有何用。再加上他母妃死得不明不白,对了萧逸母妃死的时候他也有五岁,不知是否有什么记忆。

    我走到萧逸身侧,小声询问:“萧逸可还记得五岁时的事情?”

    萧逸被一问,眼泪流止不住又往下流:“记得一些,那时候母妃还在,是二月初三的上午,消失一夜的母妃突然回来,命人把萧逸绑起来,说是要与萧逸玩个游戏,不久后就传来母妃辞世的消息。”

    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如何捆儿子,还说跟儿子做游戏?“你可知你母妃是因何而逝?”

    “当时的宫女姐姐告诉萧逸,是因病,可是母妃之前都好好的,怎么会突然病了,萧逸偷偷看了母妃遗体,嘴唇发紫,如今想来定是中了何毒。”

    果真有问题,不如晚上找沈太医查查,当年太医院的医案,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不过萧逸一直哭,实在……“好了萧逸,别哭了,现在你久住宫外,你六皇姐能奈你何?至于你母妃,斯人已逝,她也会在天上保佑你平安顺遂。”真是个可怜人。

    被这么一弄,本来好好的兴致都丢了一大半,还不如带他们去我的玲珑阁坐客,吃顿饭再走。

    “三水,萧逸,守一,去玲珑阁坐会儿。”三个便依着我的话前往玲珑阁。

    三水第一次入皇宫,路上一直絮叨皇宫如何庞大如何壮观……我便做主,让她今夜不用回九皇子府,在皇宫住一晚上,三水到是高兴,不过有些犹豫。

    我知道她在犹豫什么,便寻求了萧逸意见,虽然守一一直在安抚,萧逸情绪依旧很低落,不过对于三水在宫中留宿并没有阻拦。

    到了玲珑阁,带着她们楼上楼下参观了一圈,便坐下喝茶吃点心聊天,三水觉得新鲜,跑去看我房内的首饰什么的,看就算了,还直接拿到楼下,摆在桌上捣鼓,只是除了头上这个腊球簪子,基本上全是拓跋楦萧平阳赏赐之物。

    “三水要是喜欢选几样带走便是。”

    “真的啊,谢谢诺姐姐。”三水一脸喜悦,只是她忽然在匣子里拿出一块玉佩,我看着有些眼熟,“诺姐姐,这不是殿下身上佩戴之物嘛?怎么在你这?”

    “你不说我都忘了,原来是萧逸的,”我从三水手里拿过来,“这是上次在马车上拾到的,还给你。”

    萧逸接过,“本以为丢了,没想到是被诺儿拾得,不如就送给诺儿吧。”又转送到我面前。

    “此物定是你心爱之物,万万不可。”磨损严重,肯定是他很重要的东西,我赶紧拒绝。

    “此物是母妃在世时所留,本就是女儿家的物件,送给诺儿正好,诺儿莫不是嫌弃?”

    作者有话要说:

    求求收藏评论分享给朋友,记得投雷么么哒!感恩!比心!停更两日

    第24章 排除萧逸

    我立马接过来,不收就是嫌弃嘛,实在……“怎么会嫌弃呢,不知这上面是何花?”

    “梅花,母妃最爱之物便是梅。”

    原来是此花,我把玉佩装进荷包里,三水继续挑东西,守一早已倒在桌上呼呼大睡,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也不知昨夜干什么去了。

    眼看着晌午已至,便吩咐宫女去准备我们几人的午膳。

    “哇,好丰盛啊。”三水看着满桌子吃食,忍不住惊叹。

    “别客气,快吃,现在大家都不是外人。”我招呼他们动筷子。

    吃完饭,我抓着萧逸到楼上房间,嘱咐他们都不要上来,让阿碧在房门外候着。

    “诺儿,你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

    我关好门,拉着他在屋内坐下,“我是想问你点事。”

    他看着我一脸疑惑。

    奇怪我怎么总觉得那里怪怪的,“是这样的,等我拿笔过来记一下。”

    我所说的笔实际上是碳,实在受不了毛笔,还有这里复杂的文字,麻烦的很。

    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我在桌边坐下,为了屋内能亮堂就没有开窗,而是点了跟蜡烛。

    “你用这个如何写字?”他起身朝我过来。

    我就知道他有此一问,“你别管这些,回去坐好,我怎么写字不重要,一会儿我问你一句你答一句便是。”

    “好。”我放心的点点头,每隔一大段列一个问题,担心纸不够用,又在背面继续列,粗略看来有五个。

    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提问:“你眼里的太子是怎样的?”

    “不瞒诺儿,四岁时因为八皇兄落水,皇兄们都不待见萧逸,五岁后母妃逝世,太子又入住东宫,只知太子待我极好,每回过节都会安排太监送礼物过来。”

    这跟防贼差不多了,“这么多年,当真就都没见过?”

    “母妃死后皇宫里的大小宴会都没人带萧逸去过,上次诺儿从大梁过来,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