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12

      “曾奶奶,他还小,有朝一日长大,总有他的未来在等他,不可能永远留在池家的。何况……如果他随我叫您,族中的其他人,总该有话要说了。”

    秦浅转过身,摸了摸小家伙的小脑袋,“我们小初呀,知道在我心里是最重要的就好了。这些称呼,为了避免招惹麻烦,还是一切从正的好。”

    老太太浑浊的眼眸里,闪过欣慰,连连点头。

    也像是在宽慰秦浅的心,“你放心,娃娃的身份大家都知道,既没有你的血脉,就尚且不会有人把矛头对准他的。”

    “我知道。”

    她就是知道,秦初的存在,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所以才敢带他回来的。

    池家与别家不一样,继承人是从族中女孩挑选。

    池家的女孩招的都是上门女婿。被选为继承人的那一个,等到成婚之后,以池家之姓冠在夫家,女子则以夫姓。

    就像老太太,原名池秀莲,曾爷爷原名华庆然。他们成婚以后,老太太就改名华秀莲。

    而她外婆秦舒语,原名池舒语;因为和她外公秦玉国成婚,所以才改名为秦舒语的。

    看起来女子作为继承人,家业会落入外家。

    而其实,池家是有两套系统的,决策权在家主手里;实权是在本姓池家的人手里。

    而家主的存在,相当于一个家族的信仰,没有人胆敢妄图动摇这百年来间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大家都服之,从之罢了。

    刚好也可以制掣,不至于掌权者为偏颇自己一脉,所以给与自己一脉的便利,从而使家族乱套。

    在其他家族都是亲缘继承的时候,池家一直秉承着选而坐之的制度。而且两任家主,不可出于一家,这也是为什么族中规定,如果不是她,就是她女儿做家主,内中择其一的缘故。

    原本实际上,她外婆是上一任家主,她就不应该的。

    只是老太太打破了这个惯例,也因为他外公为池家的一再牺牲,大家有目共睹,无人有任何异议。

    秦初是个男孩,也合池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所以不会有人把他列入敌对对象。

    和老太太在屋里寒暄了一阵之后,秦浅才和秦初从东厢出来。

    秦浅带着秦初回了自己的院子。

    原本他的院子在秦浅院子的隔壁,不过想着他刚到池家,陌生的环境许是会让他不安,就留了他在自己的院里头住。

    ……

    东厢。

    “阿桂啊,你看着小浅怎么样?”

    等秦浅和秦初离开东厢后,老太太和桂妈如同闲聊一般。

    “回家主的话,依老奴看,少主这脾性改变了不少。”

    若是从前,这丫头,早就闹翻了天去。

    哪能这般心平气和地说这么多呢!

    何况他们想了那么多法子,软硬兼施都没能叫她回得了池家来,这回倒是心甘情愿的回来了。

    闻言,老太太点了点头,笑道,“是啊,我们小浅又长大了不少了。”

    看着好久不曾露出喜色的老太太一脸愉悦,桂妈迟疑了片刻,“老太太,有一句不知道老奴当讲不当讲。”

    老太太白了她一眼,“当讲就讲,不当讲就不讲。”

    “老奴一直有一事不明白……”桂妈皱着眉头,皱得那额头的皱纹都多了几道儿了,“老太太为何下一任家主非要从少主一脉取不可?”

    秦浅是优秀,可分明比她优秀的人也还有啊。

    老太太浑浊的眼眸闪了闪,沉默了一会儿,一声叹息,“说起来池家欠她们一脉的实在是太多了。”

    可偏生,像是上天不放过她们,在所有的孩子里面,她们一脉的孩子,最为适合做这个家主。

    偏生,一个二个的,却都没落得个好下场。

    总归虽不是老太太一脉的,但多多少少总有血缘关系,还是看着长大的,又懂得这个位置的苦,于情她总该放过这个孩子的。

    可她既为家主,便要从家族出发。

    “既然已经欠了,那就再多欠一点罢!”

    ……

    第二天一大早。

    秦浅和秦初就被桂妈带过来的一行人给折腾,然后道起了床。

    “少主。”

    桂妈先是同她和秦初行了个礼,然后才说:“也不知道少主和小少爷的尺码现在是多少。老奴带了一些礼服来,您和小少爷先试试,合心意的,老奴立马差人去办好。”

    “这是今天晚上家宴的礼服吧?”秦浅没有动,看了一眼那一排的礼服。

    “是的。”桂妈恭敬地回答,“关于明日家族各个支脉前来拜年的礼服,老太太说稍后再选。”

    桂妈从中挑选了两件正红色的旗袍,拎在手里,让秦浅挑选。

    “老太太说,想等正月底,刚好老太太寿宴上正式将各房钥匙移交给您。老太太让老奴问问您有没有什么想法?”

    秦浅选了一件蝴蝶盘扣的旗袍,“一切听凭老太太做主。”

    听到秦浅这么回答,桂妈当真觉得这个少主,这一趟回来,脱胎换骨似的。

    “对了桂妈。老太太岁数大了,您照料得最为细心,就多陪着老太太,少过来我这边伺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