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7

      然看见远处张万山手里拿着族谱,朝族长张弼应家的方向走来。张玉浦只好止步,走到另一侧的路上观察。
    这边,张万山走到了张弼应的大门口,看了手中的族谱一眼,走了进去。
    张玉浦在路的另一边看着他。
    张弼应家,中门门上贴着一幅大方的对联:“五代见一堂,衣绕青蓝昭世德;九龄添六算,名标文武振家声。”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入书堂;书堂光,好栽葱;葱发芽,好泡茶……”歌声传来,寻声看去,厅堂正中的案桌上摆着米粿、褪了毛的公鸡(鸡腿上系红纸)、花生之类张弼应正在教两个小孙子念童谣:“……茶花开,梨花红;七姐妹,七条龙;龙转弯,好去汀州作判官……”。小孙女也在旁边跟学,叽叽喳喳的。
    厅堂一侧,张弼应的儿媳等妇女们正用石磨忙着磨东西,一人在转磨,另一人往石磨中心的洞眼里填着米,当石磨粘滞时,便往洞眼里加一点水。旁边七零八落的摆着木桶、笊篱、米竹筒、米角之类的器具。
    这时,张万山进门来。口中叫了一声“叔”。张弼应抬头看见并没起身,稳坐着回答说:“是万山啊,”却又连忙示意,“坐吧。”
    张万山口中答应着,走上前,一边和另一侧的张弼应妻子点头招呼,叫声“婶子”。张弼应妻子说着“来啦”,一边招呼孙子,“走喽,跟奶奶包汤圆去!”三个小孩欢快地跑去。
    张万山走到张弼应一侧的凳子坐下,低声问:“叔……”慢慢翻开族谱,“我家是不是漏印了一个名字……”
    张弼应没有说话,却站起身来,往门口走去。张万山也跟了出来。
    张弼应边走边看着张万山说:“万山啊,这件事情还没来得及和你说。因为十八年前‘半天崠’凉亭的那桩命案至今还搞不清楚,天强又是当天从那里抱来的,因此族里年长的叔伯,还有墨香堂的张玉浦等几个人都说……现.在把天强写进张家的族谱可能还不太合适。”
    张万山有些着急:“叔,要是现.在都进不了,将来孩子成了亲就更不好办啊!”
    张弼应无奈地回答:“万山,这没办法啊!族谱都发出去了,连台湾来的人都领了。这次我看就算了吧。”
    两人已经走到了门外。张万山也没话了,默然离开。
    张弼应看着张万山离开的背影,自言自语。还叹着气:“嗨,人怕心伤,草怕见霜。当初劝你就是不听,真是自己找难受啊。”
    这时,张玉浦适时走了过来,装作随意的问:“万山来过啊,是族谱的那件事吧。”
    “嗯。”
    “万山说什么了?您怎么办。”
    “族谱都发出去了,还能怎么样。”
    张玉浦松了口气:“对对,这件事情要是变来变去、大张旗鼓反而不好。”
    张弼应却似乎是不经意地看了张玉浦一眼,想起了十八年前的那一幕。
    ——张弼应歇脚,不经意地往回看,正好和张玉浦对视。
    张玉浦冲他挥了一下手,有些慌张地匆匆从凉亭离去……——
    张玉浦正好与张弼应对视了一眼,两人彼此心照不宣,却提高声音说“‘走古事’快开始了,看看去。”
    ……
    张天强已经没有吊着那块围裙。他被黄少芳领着走过装订工房、拓印工房,走过每个工房,张天强都要探头往里认真看看,一路经过码得齐齐整整的雕版书,巨大的墨池、一令令裁好的玉扣纸和码放整齐的雕版。
    两人最后进入雕版工房,黄少芳打开另一个门,里面全部存放的是已经印刷完毕的雕版。
    黄少芳在里面找了起来。张天强在堆放的整齐而又令他惊叹的一列列雕版当中穿行,不时用手触摸,间或还会拿起一块看看。
    在他边上,黄少芳很快就拿了一块雕版出来,“这就是你要借的那块族谱雕版了。
    张天强好像知道结果一样,面无表情地拿起看了看,但还是掩不住,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
    一个彪形大汉准备走出自家家门,这是张天富的朋友刘家梁一眼看见院角一边的石锁,忽然觉得有些手痒。
    门外张天富走来,在门口就听见里面的练武的声音。“嘿!……嗨!”张天富走到大门口,看见刘家梁扎着红绑腿,单手提起石锁,举过头顶,如此几个来回,不由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