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我与李冠英又耐着性子等了三日。这三日不论楚煊说了什么都只作不闻,以免与他吵起来。
期间突厥又来攻城一次。只是他们一路南下到此,难免人困马乏,而檀州城又十分坚固,他们本就攻不下,加上城门口的绊马绳铁蒺藜与城上的滚石热油飞箭流矢,没有正面交手便让他们退了。
但有一点让我十分疑惑,我也在突厥来袭那一日登了城,本想一箭射死主帅让他们自乱阵脚,但始终不曾找到他们的主帅。出征前先帝已经把详细的情报给我看过,这次领兵南下的乃是突厥的一个王爷,而我也认得突厥王室的标识,是狼头样的,出征的时候也会镶在帽子上。但我在城头看了许久,也没在突厥军中找到帽子上有狼图腾之人。
我私下也与李冠英说起过,但他猜测是因为我们从不开城迎战,他们也无法突破城门,主帅便在他们的营中休息,懒得出来奔波。
第三日晚,无星无月,夜色深沉。趁两次巡营的间隙,我悄悄去了李冠英的大帐——白日里他给我塞了一张纸条,说是万事俱备,可以立刻行动。
“李都督,粮草如何了?”我摸进帐后压低声音问他。
李冠英把我带到里间,指着那里许多码得整整齐齐的竹篓道:“时间仓促,李信软硬兼施,弄来将近四百石。我们此次出去带两万人,四百石可以撑个三四日左右。我已经发信让就近的驻军送粮草来了,应该可以接应上。”
“这么多粮草,要怎么偷偷拿出去呢?”我很是惊讶这位李信将军的效率,却更犯愁改如何把它们运出去而不闹出太大动静。
“这不必担心。”李冠英将竹篓上蒙着的麻布一掀,露出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金黄色炊饼2,“亏得冀北人爱吃面不爱吃米,征来的都是麦粉粟米,李信便叫他们找人做成粟面炊饼,经得放也好带。一会一人发上二十个,带着就出去了。”
这倒真是个好法子,我喜道:“好!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咱们赶紧出城吧!半个时辰之后城门换防,是我的人守城,咱们那个时候走。”
“甚好。”
在这几日我们都确定了出城人选,挑的是战力较强行军较快又带熟了的几营人。我从李冠英处出来后,就通知了这几营的校尉,让他们负责集合,务必在换防之之集合完毕。而李冠英也早就找好了人,自集合开始,便去找楚煊,不管说什么事,只要能将他拖住半个时辰也就是了。
好在平时训练都是有素的,两万人集合,只花了一炷香的时间。只是到底在檀州城里,没有多少开阔的地方,校场也容不下这么多人,只好分散在空旷的地方待命,以旗语联络。
那四百石粟面炊饼,便就趁着这个间隙发放完毕了。
我再次点了点出战所需之物,抱着许久不曾出鞘的长剑倚在墙边,就等着守城的军士换防。幸而这些人自大得很,认为正面迎战突厥绝不会输,正门口也就没有安置绊马绳铁蒺藜之类的障碍,否则,我们想偷着出城还要狠狠抓破脑袋想一想从哪里走才是。
约莫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城墙上忽地探出一面红色的小旗,有规律地摇动起来,打着“换防完毕”的信号示意我。我只觉得精神一振,忙叫身边的旗手挥了个“知道”的信号。
城门无声地打开,李冠英一骑当先,领着威武军率先出城。黑压压的一队人马行进,除了压低的整齐马蹄声与脚步声,莫说是四下低语的声音,竟连一丝咳嗽也不闻,想想我自己带出来的兵也不过如此了。
我命旗手换了大旗,一遍又一遍地挥舞着“前进”的旗号,各营之间也有自己的旗手与指定的队伍打着旗语交流。分散各处的队伍竟这样连缀着往城外行进着,丝毫没有间断。
待最后一队人出城,我与旗手才翻身上马,驱马出城,而后旗手又朝着城上打出一连串旗语,告诉他们关门。
厚重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合上,断去了退路。
只是我也不想退。我打马前行,越过一边行进一边变换阵型的队伍,追上了领头的李冠英。
突厥,来战吧!
第22章 粟面炊饼(下)
据我们所探知的情报,突厥人就驻扎在离檀州六十里的一个背风山谷。
与李冠英商议的便是要夜袭突厥大营,故而一路行军不敢点火把照明,也不敢策马疾驰,赶过去的时候,已经快到后半夜了。不过后半夜也好,突厥人睡得正熟,定然不会料到我们多日闭城不出的大郦军队竟会摸到他们跟前来袭营。
突厥人出发之时号称是十万人,算上一路上的一些折损,大约还有□□万。不过他们每次攻城时,我怎么看也只有三万人左右。莫不是其他的人都走的另外几门没被我遇到?
离他们大营还有不到五里时,李冠英勒马站定,同时举手做了个停的手势,边上的旗手连忙举旗,打出“停”的旗号。
“从哪里下手?”李冠英问我。
突厥人的习惯和我们大郦不一样,他们的几乎是不会储备粮